對於本田車迷來說,2010年推出的CBR250R(後續車型CBR300R)就是一個笑話。
不要誤解鱷魚的意思,CBR250R/CBR300R當然是一輛很好的摩托車,操控輕巧,騎行姿勢舒適,省油。這是一輛完美的「新手車」和「代步車」,但其代表的「經濟實惠」,「入門級」形象卻和初代CBR250R所代表的「輕量級超級運動型摩托車」完全不同。
估計很多朋友都沒有經歷過初代CBR250R繁榮的那個時代,鱷魚在此簡略的聊一聊:初代CBR250R發布於1986年,1996年停止生產,曾推出過CBR250RR的高性能版本。在其10年的生產周期中,融入了當時本田的各種「黑科技」,使用一台四沖水冷四缸249cc引擎,最高轉速19000轉,最大動力輸出45馬力(生產周期的後幾年被限制到了40馬力)。
要知道,那可是30年以前,現今最強勁的入門級運動型摩托車KTM RC390最大動力輸出也才43馬力。
儘管我們都能理解「時代的需要」,但讓一輛純粹以成本入手製造的單缸入門級「套殼」街車去承載傳奇「CBR250R」的名字確實讓真的本田迷不能夠接受。
辛運的是,本田將會在2017年推出全新CBR250RR,讓該系列回歸其「輕量級超級運動型摩托車」的本源。
關於該系列新車型的消息於2015年4月份開始傳出,除了會用直列雙缸引擎之外,我們什麼都不知道;直到同年11月份,本田在東京車展上發布了CBR250RR概念車,該車系的雛形才開始展露在世人面前。
和現行CBR250R/CBR300R的動力系統不同,CBR250RR將會使用250cc直列雙缸引擎,並且進行性能為導向的引擎調教。
從東京車展的CBR250RR概念車型上我們可以看到,這輛車會使用以性能為主導的各種硬體配置:管式編制車架,鋁合金後搖臂,全可調倒置前叉,全可調Pro link後懸掛,分體式車把等等。天蠍排氣和碳纖維車身應該是概念車上的展示件,量產車型上不可能會標配。
在電子系統上,CBR250RR也會有一個升級。符合歐洲最新法規要求的標配ABS防抱死系統,可調騎行模式,甚至可能會配有牽引力控制系統,畢竟250cc在雨天也是有可能打滑的。
儘管是輕量級,CBR250RR在外形設計上還是很好的秉承了「超級運動型摩托車」的核心設計元素:流線,纖細,像杜卡迪Panigale。這是鱷魚近幾年來看到本田最出彩的外形設計,如果新的CBR1000RR,CBR600RR都能夠融入這個設計中的精華,將會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東京車展後,鱷魚並沒有因CBR250RR概念車型的推出而太過興奮,我們都知道從概念車走到真正量產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不過CBR250RR是一個例外,本田以常人難以理解的速度宣布了該車型將會於2016年8月分量產,首供亞洲市場。另外,日本權威摩托車媒體《Young machine》也在最近的兩期雜誌里濃墨重彩的描述了這個消息。
《Young machine》2016年2月號,封面除了機械增壓版鈴木隼之外,日本四大廠將會在2017年推出的250cc運動型摩托車都有出境,大戰即將開始。
《Young machine》2016年3月號新春特輯(國外雜誌郵寄方式遞送一般都比書報亭正式販賣早一個月),CBR250RR和全新CBR1000RR一起出境,同時出現的還有本田的ADV踏板和可能的全新金翼。
隨著人們越來越能認識到輕量化高性能摩托車的好處,這個市場更加火爆。火爆的市場帶來更加火爆的廠家競爭,從而帶來更多讓人驚喜的新車,最終進一步刺激市場增長。這是多麼好的良性循環,這也是車迷們最樂意看到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