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蘇聯118萬軍隊威脅中國,中國有什麼應對之策?

@ 2016-02-09

1969年3月,中蘇兩國軍隊在烏蘇里江上發了邊境衝突,最終中國軍隊擊退了蘇聯軍隊的進攻,還 繳獲了一輛屬於世界先進水平的T62坦克。對此蘇聯方面的反應十分敏感,大量的蘇軍開始在中蘇邊境上集結。總兵力達到了118萬之多,而中國方面的宣傳 是:蘇聯屯兵百萬,亡我賊心不死。

一、118萬蘇軍厲兵秣馬,隨時可能進攻中國

蘇 聯的前身是沙俄,這個國家本來和中國並不接壤。到了明朝後期,沙俄開始瘋狂的擴張,到了清朝康熙時期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國。帶了清朝後期,沙俄趁火打劫從 中國割走了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列寧領導十月革命以後,曾經表示會將那些土地還給中國。但是史達林上台以後拒不承認這一事實,南京國民政府的談判無 果而終。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和蘇聯的關係曾經一度親如兄弟。但是到了勃列日涅夫當政時期,中蘇關係從惡化走向了對抗。蘇聯方面一直在中國邊境上挑釁,先 是在新疆地區,後是在黑龍江地區。在中蘇衝突爆發之前,中蘇兩國軍隊已經進行了兩年的武術大決戰。

1969 年,中蘇雙方發生了珍寶島衝突以後,蘇聯方面從歐洲地區調來了大量的軍隊。在此之前,蘇聯在中蘇邊境上的駐軍只有12個師,而中國也只有14個師。但是在 中蘇發生衝突以後,蘇聯在中蘇邊境上的駐軍猛增到了43個師。除了中蘇邊境,中蒙邊境上也集結了大量的蘇軍。本來蘇聯為了顧及中國的感受,在蒙古地區的駐 軍只有2000多人,但是在中蘇發生衝突以後,這個數字增加到了12個師。這還僅僅是蘇聯陸軍的部署,總數達到了55個師。再加上24個航空師和防空師以 及2個空降師,蘇軍在中國北部邊境上的總兵力達到了118萬人。蘇聯軍方更是狂妄的叫囂:「對中國進行核打擊,將中國炸回青銅時代。」

二、中國方面全面備戰,上演了八億人民八億兵的時代

鑒 於蘇聯大軍壓境的情況,中國方面也做出了反應。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十年動亂時期,全國都瀰漫著極左的思想和狂熱的個人崇拜。軍隊建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軍隊 的戰鬥力出現了下滑。當時中國的常備軍接近500萬,為了應對蘇聯的威脅,其中的300萬都集中在中國北部。中國的北部的地形非常適合機械化軍團快速推 進,無論是新疆的戈壁灘、蒙古大草原還是東北平原都是無險可守,蘇聯軍隊有兵臨北京城下的可能。鑒於這種危急的情況,中國發出了「蘇聯屯兵百萬,亡我賊心 不死」的通告。號召全國居民積極備戰,當時的口號是:八億人民八億兵,萬里江山萬里營。

1969 年下半年,蘇聯方面又乾了一件蠢事,使已經劍拔弩張的中蘇兩國險些爆發戰爭。蘇聯方面認為蘇軍在中蘇邊境東線吃了虧,就必須在西線上把面子找回來。幾百名 蘇軍襲擊了一支42人的中國邊防巡邏隊,42名中國軍人全部陣亡。此事傳到了北京,中國認為蘇聯的大規模進攻即將開始。中國的主要領導人開始分散指揮,周 恩來進入了中國西山戰略指揮中心。而負責中央軍委發出了一號命令,命令全軍進入緊急戰備狀態,各級指揮員進入指揮位置,軍隊隨時準備打仗。南方的軍隊迅速 集結,一旦情況惡化,隨時準備開拔北上增援。此時只要再出現那麼一點火花,中蘇大戰就將無法避免。

三、兩國總理一起努力,最終穩定了局勢

在 兩個國家即將爆發戰爭的手,兩國國內都有清醒的人,他們是蘇聯總理柯西金和中國總理周恩來。柯西金明白中蘇爆發戰爭對誰也沒有好處的道理,而周恩來也不希 望兩國爆發戰爭,畢竟當時中國處於劣勢。中國北部一些地區的幹部已經開始在接受游擊戰的教育,可見中國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柯西金為了與中國達成和解, 曾經專門飛到了越南的河內準備與周恩來會面。只可惜兩人的時間上正好岔開,周恩來剛離開河內,柯西金就到了。不過他們都聽到了越南最高領導人胡志明的臨終 遺言:「老大哥,老大姐,不要再打了。」

柯 西金為了能夠與周恩來會面,冒險到了群情激憤的北京。當時北京人民的口號是:「砸爛勃列日涅夫的狗頭,油炸柯西金,火燒尼克森。」周恩來為了避開那些過度 激進的人群,在機場和柯西金進行了會談,這就是著名的機場談判。兩國總理見面以後,沒有說那些沒有用的客套話,雙方直奔主題,如何解決現在的問題。最後雙 方達成了一致意見,柯西金負責勸說勃列日涅夫和國內主戰派。周恩來負責安撫那些狂熱激進的群眾和其他各方面的聲音,中蘇之間的局勢暫時平穩下來。柯西金在 立刻北京時,向周恩來表示:「只有他還活著,蘇聯就不會進攻中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