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強女副總理!出身以色列英雄世家的她還曾在巴黎與巴勒斯坦人血戰四年!女間諜變身女副總理,她是頭一位!

@ 2017-07-02

世界政壇的女強人很多,但如以色列前副總理利夫尼這樣「強」的,恐怕絕無僅有:一頭金髮的利夫尼,知道怎樣在裙子或者晚禮服上開一個祕密的口,以便迅速拔出藏起來的手槍。像這樣玩槍比玩手機還熟練的女人,是真正惹不起的「帶刺玫瑰」。

她出身「英雄世家」,父母都被寫入了以色列建國史;她智商高達140,天資聰穎,善於交際,一路從女間諜、女律師當上女外長、女副總理。平日裡,她不施粉黛卻氣質優雅,在以色列有很高的民望;在外交談判場合,她會接過巴勒斯坦領導人阿巴斯遞來的香菸,豪放地和男人們一起吞雲吐霧;而在政壇之外,她過著十分低調的生活,把丈夫和兒子很好地「遮蔽」在政壇漩渦之外。57歲的她,活出了旁人幾輩子都活不出的精彩。

小時候,槍是她的玩具

利夫尼的出身很不一般。她的父母都是猶太復國主義祕密軍事組織「伊爾貢」的成員,該組織在以色列建國時期進行了大量特務行動。從小,她就在家裡的農場裡拿槍當玩具,見慣腥風血雨的父母絲毫不以為怪。

利夫尼的父親埃坦青年時代就加入了後來任總理的貝京創建的「伊爾貢」,投身反英活動,併成為總部的一名行動指揮。他曾因劫獄、破壞鐵路、襲擊英國基地而被捕,判了25年刑。越獄後,他到歐洲繼續搞祕密活動。她的母親薩拉也不是一般人。在以色列,至今還流傳著一首歌,描寫了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的一位女英雄,這個女英雄就是薩拉。她是「伊爾貢」著名的女戰士,曾化裝孕婦劫火車、炸專列。

埃坦和薩拉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次日結婚,成為這個新生國家第一對新婚夫婦,隨後就投入了以阿戰爭。他們兩人在以色列、在猶太人心中都有很高的威望。利夫尼也從小生長在政治氣氛濃厚的環境中,幾乎每個週末,父母都會帶她去拜訪貝京。

但在成年後,利夫尼的成長並沒有藉助父母的蔭庇——與之相反,她自願走上了一條充滿危險的道路。

在世界最神祕的特務組織待了四年,她都做過什麼,至今沒有人知道

22歲時,還在讀書的利夫尼被閨蜜加爾帶進了以色列情報組織「摩薩德」——這是世界上最強大、也最具神祕色彩的特務組織之一,以行動詭祕、反應迅速著稱。

至今,關於「摩薩德」的江湖傳說依然驚心動魄:

——一名曾屠殺猶太人的納粹軍官在二戰後潛逃到阿根廷,一名「摩薩德」特務單槍匹馬抓獲了這位戰犯,並將其帶回以色列受審;

——他們曾成功盜取過約旦前國王的尿液樣本,從而成功摸清了他的身體健康狀況;

——他們買通一名巴勒斯坦激進組織頭領的身邊人,持續6個月讓他吃下有毒的巧克力,導致其死亡。由於是慢性下毒,此人死後竟然都沒有查出死因;

——在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眼皮底下,他們將50卷價值連城的猶太教珍本古籍偷運出境;

——柯林頓和萊溫斯基偷情,在全世界都矇在鼓裡時,「摩薩德」就搞到了兩人長達30個小時的電話錄音,並試圖用來要挾柯林頓。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11名以色列運動員被殺害。事後,針對幕後元兇,「摩薩德」開展了大規模的地下追捕、暗殺活動。上了黑名單的恐怖分子一個個相繼橫死,有的死於汽車爆炸,有些只是接了個電話,就被炸彈炸死,還有些乾脆莫名其妙地人間消失…

在「摩薩德」,利夫尼學會了坐在黑壓壓的房間裡,面對螢幕上一閃而過的目標射擊,彈無虛發。據一名前「摩薩德」女特務透露,外人最好奇的「美人計」,也是訓練內容之一。「女特務會為了以色列利益,毫不猶豫地和陌生男子上床。」不過,這還不是最高的技巧。最厲害的美人計,是要讓目標相信,只要他做了她吩咐的事,她就會如此報答他。

從1980年到1984年,利夫尼在巴黎度過了驚心動魄的4年。當時的巴黎是間諜之都、暗戰之城。第三次中東戰爭後,「摩薩德」和阿拉伯世界的對手們在巴黎展開暗戰,竊密、刺殺、綁架,都是家常便飯。起初,她和其他新手一樣,是端茶送水的內勤,但很快她成了在第一線行動的戰將。除了「摩薩德」的上下線,沒有任何人知道她在當特務。父親到巴黎看望她時,還曾十分憂愁:身為高材生的女兒,怎麼能在巴黎晃盪著荒廢時光?父親不知道的是,利夫尼在巴黎的每一刻,身上都帶著子彈上了膛的手槍,隨時警惕是否被人跟蹤。

利夫尼在「摩薩德」時期究竟做了什麼,她本人一直守口如瓶,只有透過旁人的描述才能略窺一二。最大的爆料是法國情報局前特務鄭尼西爆出來的,他說,利夫尼在巴黎執行任務的那4年,正是「摩薩德」和巴勒斯坦人你死我活激烈交鋒的4 年。那時她參加過多次暗殺行動,比如暗殺巴勒斯坦恐怖組織「阿布尼達爾」頭目卡洛斯傑卡爾。此人涉嫌於1982年8月在法國一家餐館槍殺了6名猶太人。一個夜晚,卡洛斯剛踏入公寓電梯,便遭「一神祕女性」襲擊,法國警察局和情報機構都懷疑這是利夫尼的「傑作」。

可以確定的是,「摩薩德」成員的特殊經歷使利夫尼具有雷厲風行、堅決果敢的風格。有評論說:「作為女外交部長,利夫尼舉手投足之間時時都顯露出摩薩德情報人員生涯造就的幹練。」

女間諜變身女副總理,她是頭一位

正當在「摩薩德」的工作順風順水時,利夫尼卻突然辭職了。理由也很任性:我要結婚,不想再過這樣危險的生活。她說,想談戀愛,雙方必須坦承相待,可是當特務就不可能向戀人吐露全部祕密。於是,她選擇離開。

很快,利夫尼結婚生子。她嫁給了廣告公司高管斯皮策,生了兩個兒子,小家庭過得低調和睦。後來,她又到以色列巴伊蘭大學讀了法律系,畢業後成了一名律師,風風火火在商業領域幹了10年。

1995年11月4日,力主推動以巴和平程序的以色列總理拉賓遇刺。利夫尼十分震驚,潛藏多年的政治熱血重新被激起,她希望自己也能為和平而戰。這也意味著,她最終選擇了與父母不同的政治道路。

不同於父輩,利夫尼主張認清現實。她認為,確保以色列作為獨立國家的唯一方法,就是放棄以色列在1967年中東戰爭中佔領的巴勒斯坦部分土地,也就是前總理沙龍主張的「以土地換和平」。「我違背了父親願望。我不想讓母親看到我在電視裡發表演說,我們有著不同政治觀點。」她說。那時,她的父親埃坦已經去世,母親薩拉對利夫尼的主張感到「受傷」,但依然大度地接受了女兒的政治選擇。

1999年,利夫尼當選議員,兩年後出任地區合作部長。此後政治生涯一路綠燈,深得總理沙龍的信賴。但天有不測風雲,2005年籌備大選前,沙龍突發中風。利夫尼和當時的副總理奧爾默特一下被推到風口浪尖。這時,利夫尼顯示出非同一般的政治智慧:她主動「向後退」,支援奧爾默特接替沙龍所有的職務。「我們之間有一人必須要做出犧牲。我們必須明白,沙龍中風後,黨內要更加團結,不能內訌。」她說。

2006年大選後,利夫尼當上了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在中東錯綜複雜的外交局面下,她的政治主張溫和理性,主張和解而非衝突,為她贏得了來自歐洲、美國甚至阿拉伯國家的尊重。2007年,她被美國《時代》雜誌列為年度百位影響世界的人物之一。近十年來,利夫尼一直是以色列政壇舉足輕重的人物。如今身為反對黨領袖,她也仍是總理寶座的強有力競爭者。

生活中,人們往往會想像,當過女間諜、年輕漂亮過的利夫尼會很講究打扮。但實際上,她卻並不喜歡奢華的衣飾和妝容,喜歡牛仔褲而不是西裝,更喜歡運動鞋而不是高跟鞋,喜歡普通市場而不是購物中心,物質生活相當質樸。對於那些熱衷結交政壇人士的富有的精英,她始終保持距離,也不熱衷於社交和名媛派對,在民眾心中有「清廉女士」的稱號。

「我不喜歡拘泥禮節的生活。(做政府高官)只是我做過的事情的一部分。我年輕的時候,還曾在西奈地區做過女服務生呢。」走過如此傳奇人生,在她眼中,彷彿就是這麼簡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