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春節剛過,從各地集結的30多萬軍隊開始從雲南和廣西兩個方向對越南發起進攻。這場戰 爭在中國被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在越南則被稱為中越戰爭,不過世界各國更多的稱呼這場戰爭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法越戰爭為第一次,美越戰爭為第二次。現 在各方對這次戰爭的表現褒貶不一,那麼這次戰爭中,中國軍隊的表現究竟如何呢?
一、中國軍隊此次的表現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
關 於此次中國的軍事行動一直有兩個不同的聲音,第一種是說中國軍隊取得了完勝,似乎沒有出現失敗。另一種聲音就畢竟刺耳了,一些人說這次戰爭是用60年代的 武器採用二戰時期的戰術打了一場一戰時期的戰爭。這樣的話就有些過分歹毒了,就像陣亡的將士白白犧牲了一樣。針對這場戰爭,中國方面確實付出了很大的犧 牲,但是確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由於越南軍隊對中國軍隊的戰術指揮方式非常的了解,這就在戰爭的初期,給中國軍隊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因為在越南抗法、抗美 時期,越南軍官絕大部分都在中國的軍校學習過。中低級軍官在雲南地區學習,高級軍官進入北京的國防大學學習。在中越戰爭爆發的初期,越南軍隊的確對中國方 面的作戰風格一清二楚。
首 先是中國軍隊自身的問題,由於十年動亂的影響,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出現了下降。當然這還要長期缺乏戰爭磨鍊的原因,中國上一次進行大規模戰爭已經是在20多 年前的朝鮮戰場。雖然中間也發生了中印戰爭和中蘇邊境衝突,但是規模都不是很大。在那10年里,全軍的政治學習時間甚至超過了訓練的時間,1965年,一 直打靶命中率95%以上的炮兵部隊,到了1975年,命中率已經不足60%。還有就是中國軍隊的一些習慣問題,為了彰顯革命精神,在反擊戰開始之初,解放 軍部隊在行軍時都是扛著紅旗前進。在碧綠的叢林裡,紅旗會有多顯眼可想而知。所以一些穿插部隊在還未到達預定地點時,就已經遭到了越軍的阻擊。
二、越南軍隊熟悉中國的戰法,中國軍隊隨機應變
在 中國開進的坦克部隊中,在戰爭初期也是損失很大。因為當年越軍軍官在中國學習時,幾乎學到了中國軍隊的一切。他們知道在中國坦克部隊中,哪一輛是指揮車, 哪一輛是通訊車,哪一輛是支援車。他們甚至可以推測出哪輛坦克里坐著軍官,這些戰術習慣中國只教過越南。除了這些,越南軍隊還根據中國軍隊的一些基本情況 涉及克制的辦法。其中削尖的的竹籤就是最好的辦法,當時的中國軍隊還沒有西方國家那樣的專用軍靴,大部分將士穿的都是軟底子的解放鞋。竹籤扎不透軍靴,但 是可以扎透解放鞋。在初期的行動中,這些小把戲確實阻礙了中國軍隊前進的速度。
還 有就是中國軍隊自身條件的限制。在去年的大閱兵中,中國展示了自己的第二代步兵戰車。而中國的第一代步兵戰車是86式步兵戰車,顧名思義這是1986年才 定型的。在此之前,中國陸軍部隊一直沒有步兵戰車。在對越戰爭中,有一些地形軍用卡車根本上不去,只有坦克能夠上去。為了贏得時間,步兵們只能坐在坦克的 外部邊緣一起前進。這時步兵們沒有任何的防護,在交戰的初期,一些越軍特工經常躲在樹林裡打黑槍。使用這種方式襲擊了很多中國將士,造成了一定的傷亡。
三、中國軍隊改變戰術以後,越軍開始無所適從
由 于海空軍很不給力,中國軍隊在遠程打擊方面只能依靠炮兵。中國炮兵部隊在這次戰爭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首先就是壓制越軍的火力。中國為了這次戰爭,集結 了整整48個炮兵團,而對面的越軍只有6個。在交戰過程中,能夠使用炮兵解決問題的戰鬥,步兵們就不用去了。在戰後,越南方面做出了一個統計,在越軍傷亡 的人員中,有60%以上都是倒在了中國軍隊的炮火之下。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越南軍隊是經過30年戰爭經驗的軍隊。而中國的這一代士兵幾乎沒有見過 血,在短兵相接的叢林作戰中,中國步兵這不一定是越南步兵的對手。所以除了那些必須出動步兵的戰鬥以外,其他戰鬥基本上都是用火炮解決。
在 執行穿插作戰任務時,中國軍隊也不在那麼張揚。紅旗全部捲起來,摘去帽子上的紅五星和上衣的紅領章,這些東西在從來之中過於明顯。中國軍隊在完成了第一階 段的戰略任務以後,開始回頭清理那些躲在山裡打黑槍的越南特工和散兵游勇。對於躲在叢林裡的越軍,中國軍隊用火焰噴射器清理,無論他們躲在什麼地方,一樣 會被燒得外焦里嫩。對於躲在山洞裡頑抗的越軍,中國軍隊請來了當年修建這些山洞的工人。工人告訴解放軍,什麼地方是備用洞口,可以使用手榴彈。什麼地方是 通風口,堵上以后里邊的人就會全部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