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突然強硬讓美國驚惶的真相:原來是這兩款裝備已大功告成了

@ 2016-02-07

中國突然強硬讓美國驚惶的真相:原來是這兩款裝備已大功告成了

中國有一個非常龐大的岸基對海對面的防禦力量,可以說中國的岸基防衛力量稱之為亞洲第一也不足為過。而這種對海防禦戰略其實從中國建國開始就已經開始構建了,經過6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經形成了非常龐大的體系。其中核心的兩款裝備就是鷹擊-62岸對艦飛彈和東風-10岸基巡航飛彈。

鷹擊-62岸對艦飛彈是中國從上個世紀80年以後研製裝備的一款遠程反艦型巡航飛彈。該飛彈比之前的鷹擊-6系列飛彈家族射程有了較大程度提高,解決了遠程反艦巡航飛彈的有無問題。與西方飛彈相比,該飛彈在射程,命中精度,戰鬥部打擊力上已經並駕齊驅。鷹擊-62是我們針對於上個世紀80年代的西方主流水平奮起直追的之做,稱之為反艦巡航飛彈,主要是他的研發是針對中國周邊的大型艦艇越來越多的情況準備的。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中國海軍經歷從絕對內海防禦到中遠海大刷經驗值的時代。雖然期間打了幾場漂亮的打仗,但是我們自己清醒的認識了,小船打大艦不能僥倖。而且隨著周邊航空母艦戰鬥群越來與多,我們需要考慮飽和打擊這一新課題。所以在空中有了新的鷹擊-6以後,我們大力研製的岸基的鷹擊-6,但是由於我們岸基反艦飛彈部隊以前一直都是使用的老實上游系列倒翻,射程太近,不能起到威懾作用,我們把最新的鷹擊-62系列改進出來裝備岸基部隊。不過隨著中國的遠海戰略的進步,鷹擊-62的500公里最遠射程已經不夠,對於現代航母戰鬥群要拒敵戰鬥機作戰半徑以外,我們除了研製的東風-21D,還有就是研發了長劍-10巡航飛彈,其陸基版本就是東風-10岸基巡航飛彈。

東風-10岸基飛彈,其實應該是長劍-10的最初版本。長劍-10最初立項的時候就是一款立足岸基的巡航飛彈,主要目的就是針對未來美軍可能干涉中國周邊事物專門準備的。最初項目代號DH-10,2004年開始進行試驗,2009年定型,在配合中國自產導航系統的幫助下,可以實現10米內高精度常規打擊。連外軍挑剔的專家都認為長劍-10的打擊精度也已經在20-50米了。並且長劍-10的陸基版本東風-10的確切名稱是在2015年9月3日的閱兵式上得以確認,也讓外界認識到了,中國這次是來真的了。發展一款海,空,路三用的通用巡航飛彈,這不僅對彈體設計提出了較高要求-可摺疊,方便保存調試,性能也要出眾。而且要能使用自身的地形匹配系統來進行定位輔助,可靠性要極高。這些都是我們自己需要攻堅的難題。好在中國的科學家們進行了持續的攻堅,最終得以研製出這一型利器。而自從中國研製成功了東風-10和東風-21D的反航母體系後,讓美國的航空母艦非常驚惶,也是讓中國強硬的底氣所在。

不過有很多人對於中國如此大量的發展岸艦飛彈武器非常不理解,認為這些防禦性武器是以前要塞防禦的延續,並不符合中國海軍走向遠海的建設思路。不過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附近的核心水道,其實都在長劍-10的打擊範圍內。並且如果你想徹底的封鎖中國周邊,擁有這類技術能力的也就只有美軍。不過跟中國有摩擦的可不只是美軍,其他的國家想要對中國構成威脅,就得冒險前進到500公里左右的半徑,甚至更近,這樣我們的鷹擊-62就有發揮餘地。同時我們的鷹擊-62還是東風-10都可以執行對岸對面的殺傷任務。必要時可以前出島嶼上,直接執行對岸基目標的打擊任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