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報道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2月3日發表題為《獨立評估小組報告呼籲研究在第七艦隊部署第二艘航母》的報道稱,針對美國太平洋地區再平衡政策的一份獨立評估認為,美國應考慮向西太平洋前沿部署第二艘航母的問題,評估報告的作者之一3日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說。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這一觀點,與該委員會主席約翰·麥凱恩的觀點一致。而去年對海軍的另一份獨立評估報告也提出,應考慮向美國第七艦隊前沿部署第二艘核動力航母。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報告並沒有直接提出建議,只是說值得進一步研究部署所牽涉的各方面數據。
「我們並不是就此提出硬性的建議,因為還有操作、成本和基礎設施的問題,」該中心的麥可·格林在回答參議員瑪齊·廣野的問題時說。
第二艘航母最可能部署到日本橫須賀現有的美軍航母泊位。但是雖然航母有泊位,配套的空軍聯隊要部署到哪裡還是問題。
「假如把新航母部署到橫須賀,就要為空軍聯隊找地方。海軍陸戰隊基地岩國可以進行擴展,但在駐在國支持的問題上對日本政府來說是個政治重任,」格林說。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報告上個月發布時,在西太平洋部署第二艘航母的概念就引起了日本媒體的關注,「有很多的反對之聲。日本很多政府和軍隊高官對其傳達的信號和所帶來的火力感到困惑,」格林說。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報告還指出了華盛頓方面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目標上的不連貫之處,以及如何加強信息才能向中國以及美國盟友傳遞更清晰的信號。
「激勵中國遵守規則的網絡協作,幫助菲律賓和更小的國家進行能力建設以使它們在應對地震海嘯等危機時不會有戰略的薄弱性,而我們也能有貿易協議,這些是我們應該考慮的。」格林說。
「如果我們從這些方面考慮,那麼政府等機構在制定戰略時就會更有規矩……我們不是想遏制中國,我們想要的是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這就是我們應與盟友和其他夥伴保持的關係。」
資料圖:美軍第七艦隊航母編隊。
【延伸閱讀】美軍核航母遭空襲?戰損測試逼真嚇人
美軍核航母遭遇空襲?實際是1987年2月,美海軍「羅斯福」號核航母進行「戰鬥毀傷測試」(BDT),檢驗近失彈爆炸後,水中爆炸衝擊波對艦體有多大影響,以及艦體是否能承受住這種打擊。
圖為另一角度拍攝的,正在進行戰鬥毀傷測試的「羅斯福」號核航母。甲板上還有一架E-2C預警機和一架F-4戰鬥機。
不僅航母要過這關,BDT實際是美海軍大型戰艦服役前的「必過關卡」,圖為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梅薩.維德「號(LPD-19)進行BDT測試。
除了BDT測試外,高速轉向也是美軍大型戰艦交付前的「必過科目」。這一機動在實戰中是必不可少的,在二戰時期,交戰雙方的主力艦都曾依靠該機動躲避過戰機空襲。圖為美軍「布希」號核航母(CVN-77)進行高速轉向測試。
圖為二戰中途島海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B-17轟炸機進行高空水平轟炸時拍攝的,正在進行高速轉彎規避機動的日軍「飛龍」號航母。
美海軍「杜魯門」號(CVN-75)核航母進行高速轉向測試,傾角之大,連紅色艦底都依稀可見。
圖為美軍航母進行高速轉向測試資料圖。
圖為歷史上第一艘核航母「企業」號在進行高速轉向測試的資料圖。
美海軍伯克級「法拉格特號」(DDG-99)飛彈驅逐艦進行高速轉向測試。
圖為2013年,美軍伯克級驅逐艦進行高速轉向測試時,艦員們在前甲板上體驗戰艦大角度傾斜,練膽識。
美海軍提康德羅加級」維拉灣「號(CG-72)飛彈巡洋艦進行高速轉向測試。
圖為美海軍」安提坦「號(CG-54)飛彈巡洋艦進行高速轉向測試。
核心提示:「有很多的反對之聲。日本很多政府和軍隊高官對其傳達的信號和所帶來的火力感到困惑。」格林說。
圖為「庫克」號驅逐艦進行高速轉向測試。
圖為美海軍「獨立」號瀕海戰鬥艦進行高速轉向測試。
1997年9月25日,美海軍佩里級」福特「號飛彈護衛艦進行高速轉向測試。
圖為尼米茲號(CVN-68)核航母進行高速轉向資料圖。
圖為正面拍攝的,正在進行高速轉向測試的「布希」號核航母。
(2016-01-20 08:30:00)
【延伸閱讀】遭雷劈!美軍核航母遭遇恐怖閃電風暴
美軍「杜魯門」號核航母遭"雷擊"。
航母上拍攝連鎖閃電。
4 飛行甲板上拍攝的閃電。
6 閃電映襯下的「杜魯門」號舷號特寫。
航母甲板上的強閃電。
航母甲板上拍攝的雙閃電,十分罕見的景象。
航母艦橋上拍攝的多重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