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不出再見,但終究還是要別離。
記憶中的那個Kobe,永遠是一副與世界為敵的桀驁模樣,像個不諳世事、一意孤行的少年,執拗無比,毫無妥協的餘地。
他和對手鬥、和隊友鬥、和教練鬥、和老闆鬥、和媒體鬥,甚至和球迷鬥。無論是剛從義大利返美艱難融入的少年時代,還是一步步從球隊替補進化成聯盟至尊的傳奇之路,從未改變。
他做這一切,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是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籃球手。20多年來的堅持,使得即便他步履蹣跚時也沒有人相信他會低頭向時間妥協:「好吧,你贏了,我投降……Fuck!」
但現在,這個看起來永不服輸的傢伙放下驕傲,和曾經對抗不休的世界和解了:「我的心還能夠承受磨難,但我的身體明白,是時候說再見了。」
決定略顯突然,但並非毫無徵兆。支撐37歲的Kobe堅持下去的,無非是奪冠的希望、可以一戰的狀態,還有他對籃球刻骨銘心的熱愛。但經歷了這麼多,這三個信念都漸次崩塌了。
湖人自二連霸後加速沉淪,如今已是萬劫不復,既無贏在當下的可能,也失去重建重生的時機,更打著和時代背道而馳的落伍籃球。
Kobe的數據前所未有的難看,他已經做不出連續變向過人的動作,急停跳投的高度可以忽略不計,背打後的翻身跳投也威脅盡失。他不再享受雙人包夾的待遇,每一次吃力的單打看起來都像是殘忍的凌遲。
曾經引以為傲的,有別於其他純得分手的防守威懾力,也早已魔力盡失。我們看到更多的,是Kobe防守時的虛張聲勢,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可以輕而易舉地一步過掉他了。
更令人絕望的是,他已經不能像年輕時那樣,通過瘋狂自虐的加碼訓練來提升自我。訓練館的揮汗如雨換不來比賽場上的絲毫起色,只會加速他身軀的老邁。
當他曾經反覆虐過的晚輩一個個站出來無情打爆他時(Kobe三年前曾說過,一想到現在打爆的人將來會反過來打爆自己,就讓他很不舒服)。
當曾經和他並肩作戰或是針鋒相對的球員一個個退役轉身,他卻像個前朝遺老一樣苦苦支撐一個時代的驕傲卻又吃力不討好時。
就真的是時候說再見了。愚公終究只是愚公,沒有人可以一直在球場上戰鬥,直到打殘甚至死去,那樣做毫無意義。
事實上,那個無所不能的Kobe,從2013年跟腱斷裂後就拉開了退役的序幕。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支撐他堅持到現在,但也到此為止了。
你很難找出比Kobe更癡愛籃球的人,甚至喬丹也不行。但當Kobe都說「我已經決定一段時間了,我必須接受現實,就是我不想再打下去了。我覺得這沒什麼,這是我發自內心的決定」時,就真的是時候說再見了。
三年的時間足夠漫長,漫長到球迷對Kobe決定離開這一天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儘管他們不可免俗地遺憾Kobe不能像1998年的喬丹一樣功成身退。
Kobe嘗試過,為了達成第六冠的每一場勝利竭盡全力;也有過機會,但和魔獸不歡而散後便再無機會。更致命的是,他的每一次嘗試最終都被傷病的現實擊碎了。
三年的時間也足夠殘酷,Kobe沒有被一劍封喉、轟然倒下,而是被時間一片片撕裂,直到傷痕累累,淒涼遲暮。
但也沒有什麼可遺憾的,他留下了說也說不完的榮譽和故事。20年5冠,4年1冠的高頻率,多少偉大球員無法企及的奇蹟,只是恰巧生涯最後5年是在無冠中度過的。
他完成了幾乎所有年少時設定的目標,成為喬丹之後又一個劃時代的NBA符號。他為了所愛傾其所有——從身體到內心到靈魂,概不如此。
這個世界上,多數人為了生活都在或多或少做著自己厭惡的事情,又有多少人能夠財務無憂地堅持自己深愛的事業20年呢?
所以真的沒有什麼好遺憾的,因此當Kobe決定離開時,我們看到了前所未有溫情脈脈的黑曼巴,儘管難免悲從中來。Kobe向人們傳達的更多的,是對籃球的感恩,以及終於不用再假裝堅強的如釋重負。
至於Kobe的球迷,同樣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你們已經享受了Kobe十幾年好時光,現在是時候坐下來,盡情享受Kobe職業生涯剩餘的每一刻了。
萬一你再也無法如此癡戀一名球員呢……畢竟你的青春小鳥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