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兄弟!俄方哭訴烏克蘭將鎮國之寶白送給中國 誰也別想制約中國
圖為近日,俄羅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艦載機部隊第279航空團,在陸上訓練基地進行實彈射擊及空戰演練。該團主要裝備蘇-33型艦載戰鬥機。
俄媒體稱近些年來,中烏軍事技術領域一直保持著密切合作。中國曾經從烏克蘭手裡免費獲得2架艦載機原型機。而中國此前也曾試圖從俄羅斯那裡得到類似的裝備,但是最後俄方沒有賣。
俄羅斯媒體報道中國在引進俄羅斯蘇-33艦載機曾經有傳聞出售50架,但是也有傳聞稱只有2架、4架,還有的說只有12架。我們先不看這些單架次數量,俄羅斯海軍接收的蘇-33艦載機恰恰是滿足基本艦載機數量的24架。中國引進50架完全是滿足2個團的完整編制。這樣的編制可以滿足兩個團輪換在中國航母執行任務,可以形成互補。
如果當初中國真的進口了50架蘇-33艦載機,但是從以往中俄軍貿來看,這個數字顯然是不可靠的,也不真實的。蘇-33艦載機的生產線早已經荒廢,恢復生產需要大量的投入,重新啟動生產線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調整。長時間停產狀態和高昂的費用確實會為重新生產製造障礙。中俄之間38架的伊爾-76、78運輸機訂單,就是因為重新開啟生產線費用遠遠超過購買金額,而被擱置。
中國在購買蘇-33艦載機的時候遭到了俄方漫天要價的情況,俄方給出的理由是如果想購買生產線,就得需要訂購蘇-33艦載機生產線的關鍵設備,這是因為和蘇-27生產不太通用。這主要是因為作為近鄰的俄羅斯不可能樂意培養中國自己的艦載機航空實力,而且作為對華售賣艦載機唯一賣家,俄羅斯占有上風。從目前來看,就算俄羅斯方面願意出售中國艦載機,也會捆綁銷售相同數量的成品戰機,這是中國很難接受的。當時購買蘇-33最大問題是中俄各自有自己的打算。
那麼中國是從哪裡搞來的殲-15艦載機的原型機呢?據英國簡氏報道稱中國在2006-2007年期間從烏克蘭購買過2架T-10K,這2架T-10K應該指的是蘇聯解體時遺留在烏克蘭的蘇-27艦載機型原型機,雖然T-10K並不完全算得上是蘇-33艦載機,但是這2架T-10k具備了蘇-33艦載機的一些特點。而這2架數量正好符合中國自行仿製的最低數量,一架拆解,一架作為理論測試。通過拆解提供零件的數據,進行逆向仿製。
殲-15在烏克蘭T-10K原型機基礎上研究製造,並且融合了中國殲-11B戰機的技術,裝配鴨翼、摺疊式機翼,機尾裝有著艦尾鉤等艦載機特徵,起落架強度高。據最新消息稱殲-15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彈射器起飛的問題,將部署未來中國國產核動力航空母艦上。殲15戰鬥機只是中國艦載機發展的開端,培養出中國成熟的航母艦載機部隊。殲20、殲-31隱身戰鬥機也可能會加入到艦載機行列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