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國只認準中國火箭炮,原來他們看上的竟是這個

@ 2016-02-05

根據俄媒的報道,從2015年起,一系列國際防務展覽即將開始,中國的參展商在公開場合反覆強調一代一路戰略對其產品出口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杜拜航展上的殲31戰鬥機的推銷說明會上等等場合都在強調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另外中國針對於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的實際需求,加強了火箭炮、戰鬥機、航空制飛彈藥等拳頭產品的出口速度,並且其中最為核心的就是稱之為戰場火神的多管火箭炮。

根據中國權威的軍工界消息來源透露,中國向孟加拉國陸軍出口了WS-15、WS-22 兩種40公里射程的多用途火箭炮,交付時間是從2014年開始。上述的兩種火箭炮都是中國的外銷產品主力軍,WS-22是WS-15的改進型,前者裝配的GPS制導系統,因此打擊精度大大提升。彈藥射程都在20-45千米,WS-22,WS-15的火箭彈長度分別是3030,2999.25毫米,圓形公算誤差為100米,彈藥的重量分別為73和73.5公斤,口徑都是122毫米。可以由多種平台攜帶,適合在任何地形和時間進行火力壓制任務或者火箭布雷任務。這種火箭炮中國並沒有裝備自己的陸軍只用於出口,孟加拉國需求非常之的兩種火箭炮進口的數量多達兩個營,柬埔寨一度簽署過購買一個連的WS-15的協議,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交付柬埔寨,有極大的可能是在商討使用怎樣的貨物交換來成交。

中國的防務製造商,下一個階段目標是準備把出口給泰國的SR4 122毫米40聯裝火箭炮移植到泰國自己國產的裝甲車上。這種火箭炮在,泰國陸軍占有核心使用地位。SR4是裝備兩種型號的彈藥,一種是非制飛彈藥,另一種精確制導型彈藥,泰國陸軍購置的非制導型,射程50千米,未來不排除採購制導型號。根據中國軍工產業的權威消息來源稱,中國正在向泰國陸軍全力推銷其精確制導的彈藥系統,這種丹藥系統被外界命名為網龍-60火炮系統,配置有至少5種彈藥。

中國的防務製造商,下一個階段目標是準備把出口給泰國的SR4 122毫米40聯裝火箭炮移植到泰國自己國產的裝甲車上。這種火箭炮在,泰國陸軍占有核心使用地位。SR4是裝備兩種型號的彈藥,一種是非制飛彈藥,另一種精確制導型彈藥,泰國陸軍購置的非制導型,射程50千米,未來不排除採購制導型號。根據中國軍工產業的權威消息來源稱,中國正在向泰國陸軍全力推銷其精確制導的彈藥系統,這種丹藥系統被外界命名為網龍-60火炮系統,配置有至少5種彈藥。

同時中國還在向非洲國家出口AR3型遠程多用途火箭炮,這是一種300\370毫米口徑的火箭炮,射程最遠命中最高系統配備有5種彈藥,採用GPS制導精度,圓形公算誤差在50米以內,可以用於地面的火力覆蓋。同時出口的還有其聯合作戰需要的必要裝備:比如炮瞄雷達,毀傷評估用無人機系統的。

為什麼這麼多國家都選擇了中國的火箭炮系統,一方面是中國的火箭炮系統性價比突出,比國際上同類產品要便宜很多。售後服務更好,設有辦事處和幾乎是隨叫隨到的是售後人員,手把手的教你維護保養。甚至還可以購買低廉的售後服務團隊堪稱4S級別的貼身售後,這只是最初階段。中級階段中方會提供各種和本國符合實際的改裝建議和部分維護技術。高級階段則是中國會轉移相應的技術和生產線,使這項裝備成為該國的最為核心的主戰裝備。巴基斯坦那是我們的傳統盟友,自然不用說。柬埔寨,孟加拉,泰國都是按照如上套路逐步晉升,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只認準中國裝備的准盟友級合作夥伴。這不僅是中國軍工的驕傲,也是中國製造,中國理念的驕傲。只要我們繼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軍工產業,同時按照既定的原則來推廣,不愁我們的朋友不會遍及天下。

簡氏防務周刊》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正準備採購該公司的A300火箭炮。他們認為,如此眾多型號的火箭炮出現意味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可能正在評估自己的新火箭炮系統,因此中國主要軍工廠商正在展開「殊死廝殺」,欲爭奪解放軍新一代火力支援系統的巨大訂單。據悉,新型火箭炮的射程超過300千米,已經可以在福建火力覆蓋整個台灣,其意義之大堪稱中國的新型火力革命。

圖片為珠海航展上展示的A300火箭炮。航天科技集團的A-300火箭炮射程為290公里,是從其射程200公里的A200火箭炮基礎上發展起來的,A300是一種革命性的兩級炮兵火箭。其第一級是一個大型助推器,第二級火箭則與其前身相似,但動力有提高。第二級火箭上裝有提供升力的彈翼和控制翼面,採用慣性衛星制導系統提供製導。

它的彈頭重量可能是150公斤,據中國消息源,解放軍自用型的射程可能超過了300公里。據公司提供的促銷材料,這種火箭彈的圓機率誤差為30-45米,並可同時與220公里範圍內的8個目標同時交戰。按照這個數據測算,採用子母殺傷彈藥,三至五個遠程火箭炮營可以控制整個台北市市區大小的面積。

外國媒體認為,解放軍採購A300火箭炮可能表明第二炮兵部隊(註:或者中國陸軍)可能也將接收射程280公里的單級M20短程彈道飛彈。一張航天科技集團展示的概念圖中,一輛88泰安越野車上同時安裝了一枚M20飛彈和4枚A300火箭。而只用型號的M-20飛彈射程可能達到350-400千米。

《簡氏防務周刊》記者克里斯多福·福斯在該網站視頻節目中介紹以實物參展的AR-3火箭炮時難以抑制激動之情,稱之為:「這件不合邏輯的武器」。原因很簡單,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第二個國家研製類似中國的這種遠程精確制導火箭炮。

對於西方國家的軍事觀察家而言,自然覺得這種武器令人「難以置信」,甚至「不合邏輯」。然而對於我軍戰爭理論而言,研製遠程精確制導火箭炮並不奇怪,我軍傳統上就非常重視炮兵火力的作用,因為其廉價性是其他武器系統無法相提並論的。這種武器實際上從一角度上改變了台海之間的軍力對比,如果說,過去數千枚東風系列飛彈只能威脅到台灣的重點設施和機場的話,廉價的精確制導火箭彈在理論上,是無限使用的,數萬或者數十萬枚火箭彈足以消滅中國周邊300千米範圍內的任何威脅。

中國曾模仿蘇軍做法,在陸軍集團軍中編制「東風11」飛彈承擔火力支援任務,但後來發現這種飛彈操作複雜,且需要增加一支相當龐大的部隊來保障這種武器。最後,解放軍將這些飛彈全部轉入二炮部隊。

而且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集團軍的指揮控制和偵察能力也不足以對300公里距離上的敵方目標進行精確定位和迅速打擊的需要。

但這種情況近年來逐漸轉變,在PHL-03遠程火箭炮加入解放軍服役後,它逐漸獲得多種型號的新型彈藥,射程從100公里左右增加到160公里以上。這也顯示了解放軍陸軍部隊對遠程炮兵打擊火力的要求逐漸提高。

美國在21世紀初提出的「拉姆斯菲爾德陸軍轉型」計劃中,也曾打算為陸軍研製包括巡飛彈等在內的遠程打擊武器,而在「網火」飛彈項目取消後,又計劃研製射程150公里左右的新型精確制導火箭炮取代它的地位。

但最後因為成本原因,美軍不得不轉為發展GLSDB (Ground-Launched Small Diameter Bomb 地面發射的小直徑炸彈)、制導155毫米炮彈等射程遠不如專門研製的新型武器的廉價精確打擊武器。而其遠程炮兵火力主要依賴炮兵戰術飛彈,這種飛彈射程150公里。

美軍之所以對炮兵武器的火力「不上心」主要是因為認為自己能夠在未來的軍事對抗中取得絕對的制空權,空軍投擲的制導炸彈的打擊效率足以取代遠程炮兵系統。但在2014年開始,美軍也開始重新審視遠程戰術飛彈武器的價值,提出研製射程300公里的新型炮兵戰術飛彈。

射程300公里的遠程火箭炮除了具備相對廉價,威力巨大等優點。在現代條件下還有一個重要優勢,就是其對「愛國者3」之類短程反導武器具備天然的「突防」能力——顯然,密集來襲的幾十發火箭彈遠比一枚一枚的彈道飛彈更容易突破反導系統的攔截。

目前世界上只有以色列「鐵穹」飛彈理論上具備攔截這種武器的能力,但「鐵穹」在實戰中僅僅對付過技術水平相當於「喀秋莎」火箭彈的「卡桑」土火箭,它能否對速度遠高於前者的遠程火箭彈實施攔截,還很值得懷疑。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稱,中國在今年的阿布達比防務展上擴大了其遠程火箭炮的選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方工業公司展示的AR-3火箭炮,該火箭炮發射車可配300毫米和370毫米兩種火箭,一輛車可以攜帶12枚300毫米或10枚370毫米火箭。

射程分別為140公里和280公里,均具有GPS和慣性復合制導能力,命中精度3米之內。可攜帶反裝甲子彈藥和高爆戰鬥部。中國展示的300毫米非制飛彈藥可攜帶190公斤的高爆戰鬥部或攜帶414-623枚反裝甲反人員子彈藥,由此推測制導型火箭彈的戰鬥部情況。

此外,中國航天長征國際集團也帶來了他們的A系列火箭和衛士系列火箭彈,以及M20飛彈。此外,曾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WS-32、WS-33、WS-35、WS-2、A100、A300、WS-22、WS-1B、WS-1等熟悉的老面孔也都在展會上出場。

航天集團隔壁的中國國際精密機械進出口公司則帶來了SY300、SY400制導火箭彈這些火箭採用垂直發射技術,命中精度50米-30米。可以說,中國在這次展會上推出的一系列火箭炮都處於當今世界的一流水平。

美俄目前在火箭炮和短程戰術飛彈的新型彈藥領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俄羅斯最新的「颶風-1M」火箭炮實際上是用雙聯模塊化發射裝置兼容其220毫米「颶風」和300毫米「龍捲風」火箭彈,此外還有一個「旋風」或者「卡瑪」火箭炮則是把發射管數量減少到6管的「龍捲風」。

最新的300毫米火箭彈射程也不超過100公里。而美國M270火箭炮所配用的277毫米火箭彈也沒有什麼新的變化,射程70公里。美國把陸軍遠程炮兵打擊任務交給了其ATCAMS炮兵戰術飛彈,射程150公里。

通過這些簡單的數據比較就可以看出,AR-3火箭炮在射程、精度、威力方面甚至比許多國家的短程戰術飛彈還要強大。單位時間內投擲彈藥重量更是大幅度勝出——370毫米火箭彈的戰鬥部重量估計兩倍於300毫米火箭彈。

除了射程大,精度高之外,中國火箭炮還有三大法寶,首先是精確制飛彈藥和巡飛戰鬥部,PHL03式火箭炮的彈藥已經有偵察彈和巡飛彈,這是世界少有的先進武器。

第二,中國的大口徑火箭炮都可以裝備自尋的的智能化子母彈藥,圖片為中國一種末敏彈。它可以被安裝在300和370毫米的火箭彈中,一枚火箭彈可攜帶5-10個改型末敏彈,殺傷5-10輛坦克。

除了智能彈藥和巡飛彈藥之外,中國還發展了模塊化火箭炮技術,簡單講,就是在一個火箭炮平台上,可以根據需要使用不同口徑的彈藥和定向器,目前,我軍已經列裝部隊的某型模塊化火箭炮,多口徑彈藥轉換是他的絕活。

中國製造的火箭炮不僅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火箭炮,而且還遠銷海外,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出口火箭炮排名第二的國家,僅次於美國。圖片為土耳其引進的我國WS-1B遠程火箭炮。

1998-1999年,中國向亞美尼亞出口了4套WM-80大口徑火箭炮系統。之後,坦尚尼亞和約旦採購了該型火箭炮。

2008年,中國向巴基斯坦出口2個團的A-100E火箭炮,共36台戰車。

2011年,泰國仿製中國WS-1B火箭炮的本土生產型號DTI-1組裝完成。

2014年,即將開始交付委內瑞拉的SR-5多功能模塊化火箭炮。

中國向緬甸、秘魯和孟加拉國出口大量的122毫米輪式火箭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