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接地氣釣技大全!(果斷收藏)
眾所周知,釣魚是一門「技術活」,釣魚技術的提高與實戰經驗的積累密切相關。釣友們在釣魚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怎麼綁魚鉤,如何自己製作不傷魚的魚護,玉米粒釣魚怎麼保鮮,冬天釣鯽魚如何調漂,釣大魚如何選釣點,小魚鬧窩怎麼辦,大魚打樁怎麼辦……
釣魚生活中,隨著經驗的積累,形成了自己許多獨特的技法,有網友總結整理特獻與釣友,以期共享。沒有釣魚視頻,沒有釣魚技巧圖解,有的只是直白的文字總結,希望大家能耐心的看完。
1、水質不同餌善變
針對不同水質用餌應不同。肥水宜用腥餌,瘦水多用葷餌,水庫宜用谷香餌和麥香餌,養魚塘要常用濃香餌,天然水域素餌好,污染水域投食所好(平時喂啥就用啥)。
2、魚不咬鉤餌要動
魚喜活餌。當窩中有魚但魚咬鉤頻率低,怎麼辦呢?簡單,一個字——"逗"。手提竿不時緩慢移動,可在窩點前後左右挪動,常常在移動中魚會快速搶鉤。
3、魚喜三種顏色的餌
實踐中得知,魚在水中喜食三種顏色的餌:紅、黃、白。配搭餌料時,應儘量注意顏色的搭配。因魚在水中視覺較差,此三色更易於被魚發現。
4、看標要把功夫練題
看標是釣友較難掌握的釣魚技巧之一,要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需要長時間的錘鍊。其精要之處在於讀懂浮標上的魚訊信息。
一般來說,魚吃底餌時浮標會呈現三種標準魚訊語言:
一是「下頓」,靜止中的浮標突然間有力下頓,不是下沉,是一種「頓」感,有停頓的意思,下頓量較小,但很有力,一般在1-2目左右;
二是先上浮後下頓,靜止中的浮標突然緩慢上升,但浮起1--2目時卻又突然掉頭轉為下頓,這種下頓的力度比純下頓動作力度還有力;
三是送標,靜止中的浮標突然間平緩而持續地上浮,上浮量較大,有是會把標送倒。只有出現上述三種魚訊語言,提竿方能中魚,也才能享受中魚那妙不可言的幸福。
5、釣線配製有公式
釣線和人一樣,也有生老病死。搭配釣線要講科學,正品的竿。線配搭標準,是竿。主線。子線的強度依次遞減;同品牌的釣線,子線號數是主線號數的一半,子線直徑是主線直徑的0。7倍。這一配搭公式是:「雙子線強力之和不大於主線強力,主線與子線強力之和不大於釣竿承受力」。
6、野釣要念安全經
回歸自然 挑戰性強 神秘感濃是野釣的三大特色,深受釣魚人青睞,但隱蔽其間的危險往往使人忽視。野釣要注意的安全應有:
一是、出行安全,防交通事故;
二是、選點安全,防落水,防高壓線,防高坡石頭砸壓;
三是、夜宿安全,搭帳篷選位防滑坡,防垮塌,防蚊叮蛇咬,防雷電,防山洪;
四是、防疾病發生,要帶常備藥品;
五是、防盜搶,最好三五人結伴而行。
7、釣魚人要有五項修煉
(1)益智健體是為先。要具備"一鉤牽動滄浪月,釣出千秋萬古心"之志;
(2)愛護資源莫怠慢。魚水資源是瑰寶,該放生時需放生,要有"生成猶拾卵,盡取義何如"的釣魚觀;
(3)保護環境是常識。垂綸不得有污染行為,要保持釣界那份凈土樂園;
(4):處好關係是關鍵。釣友之間要和諧,要有釣德,要文明施釣,要互助友愛;
(5):樂而忘業最可悲。要有「釣而不忘憂,漁而不忘志」的博大胸懷。
8、魚竿退節要得法
遇大魚或天氣潮濕,亦或長時間水中浸泡,致使釣竿拉得過緊或膨脹退不了節,解決辦法有四:
(1)存放一段時間,讓它自然乾燥後退節;
(2)用電吹風熱吹或用開水燙,讓粗的那一節膨脹後用手退節;
(3)用潤滑油或機油滲透,再退節;
(4)強行退節,在細節接口處,用膠帶或濕軟布條纏裹,再用鉗子嵌住纏繞部位,使小錘敲擊鉗子,用瞬間的衝擊力退節。
9、魚刺卡喉驅除法
用涼水一碗,冰凍水為最佳,大口喝下,魚刺脫落。原因十分簡單,涼水刺激喉部,肌肉瞬間緊縮,魚刺被擠脫落。
10、做窩不忘做「餌路」
把大量窩食集中打在釣點後,布窩並沒完成,一定要在主窩的前方和左右兩邊分撒餌料,要做到揚手漫撒的餌料呈散碎狀星星點點地連接主窩,這就是誘魚進窩的"導向窩",此時真正意義上的窩才算作成。
11、選購線輪四要素
(1)外表美觀
外表光潔平整,手感平滑,色澤光亮。
(2)動感流暢
搖動手柄,輕快似流水,無磨擦聲,無阻滯感。
(3)排線平滑
收放線順暢,負重收線輕鬆。
(4)線列均勻。
收線時釣線排列整齊,系統工作舒適。
12、拴鉤打結有講究
大家對栓鉤很熟悉,但對拴後打結卻各說不一。從實踐來看,正確的打結法是把結打在鉤柄內側,這種打結法,魚咬鉤提竿時,鉤尖與子線的夾角小,魚易中鉤;若將結打在鉤柄外側,鉤尖與子線的夾角相對較大,提竿時,魚脫鉤的機率也相對增加。
13、不傷魚的魚護易製作
市場上所售魚護大多傷魚,釣魚人深感苦悶。我有一法,既簡便易作,又經濟實用。到市場上化0。5元人民幣,買一條編織袋,再掏5元錢買一根5-10米的繩子,拿到鞋匠鋪,把繩子沿編織袋口象挽褲腳那樣套在裡面,再用補鞋線把袋口紮緊,繩子能自由抽動,把繩子一頭用活結套在袋口的另一段繩子上,做到一拉繩子袋口就封緊,一拉封緊的袋口就張開;回家後,點上一支香菸,把編織袋平整放到地面,用菸頭把袋的下半部燒成幾行有規則的小洞,一條便於攜帶又非常實用還不傷魚的精美魚護就作成了。
14、嫩玉米粒保鮮法
嫩玉米粒釣鯉草等大型魚是特效餌。逢季節容易買到,但不產玉米的季節咋辦?採集保鮮有辦法。盛產期,選粒大飽滿含漿多的玉米,用手小心剝離玉米棒,不要破皮,把它放入洗干靜了的玻璃瓶(不能用塑料瓶,易變味),玉米粒裝滿瓶後,加一小湯勺蜂蜜,倒入曲酒(注意;不是白酒,曲酒香味濃),酒剛好把玉米粒淹沒即可,擰緊瓶蓋後存放陰涼處,隨時可以取用。這樣保存的玉米,具有鮮香嫩特色,可謂真特效餌。
15、冬天釣鯽巧調標
寒冷的冬天,鯽魚開口小,吃口也緩慢,浮標語言微弱,頓感不明顯,稍一不縝就抓不住吃口,所以調標十分關鍵。那麼關鍵節點在那?我的經驗是「帶餌調標」。具體調法是:一鉤帶餌一鉤空鉤半水調1目,釣平水或半目。在無風的情況下,只要有半目升降的標像,幾乎竿竿中魚,很少有空竿。
16、逮大魚選點很關鍵
野釣中,釣大魚選點是決定釣獲量的首要環節,魚諺說「三分釣技七分選點」一點也不假。在日常垂釣生活中,我摸索出下列點位易上魚:「一緩二凸三尖角,底田上口石頭窩」。緩為緩坡,凸為岸邊突出部位,尖為地型呈鏵尖的點位,點位下面有較大的梯田,釣位有進水口,水下是石頭窩,這些地方是上乘釣位。上述點位符合"三趨"原則,即魚有三性:趨食性趨氧性趨溫性。
17、小魚鬧窩有解法
解法有四:一是在釣點左右5米遠的地方,各用腥餌打一個窩,把小雜魚引誘開。記住,這種窩要重味不重食;二是加重鉛墜或用比重大的餌料讓釣餌快速沉底,不給小雜魚搶食的時間;三是果斷棄窩,另布新窩;四是採用「包食釣法」。
18、魚鉤掛底莫慌張
一旦魚鉤掛底,不要急於解脫,若用勁牽扯魚線,往往線斷鉤失,懊惱不已,遇有這種情況,可棄竿休息,只要窩中有魚,那怕是小雜魚,它們可不管你掛不掛底,都要搶食或啄食鉤上釣餌,大多鉤會自動脫落;有時即便無魚問鉤,風浪撞擊魚標,魚鉤也常常會脫落。
19、大魚去鱗有門道
魚大鱗難去。幾千克或一二十千克的大魚,去鱗不得法,會讓人很傷神。有一巧妙辦法,使你對此難題迎刃而解。首先把魚用水沖乾淨,再用濕毛巾把魚身上的水抹乾,然後把魚平整地放好,用手把食用醋抹遍魚的全身,5分鐘後,雙手箍住魚尾,稍用力往魚頭方向一推,魚鱗象脫皮一樣輕易剝落。你可一試,成就感不亞於上魚。
20、大魚打樁巧施法
大魚打樁是魚智慧的體現。在垂釣生活中,打樁魚讓許多釣魚人竿折線斷留下眾多遺憾。實際上解法非常簡單,一旦有幸相遇,一手持竿,另一手用手指不斷敲擊魚竿,或用手指彈打魚線,讓震動感通過魚線不斷傳遞到魚嘴,把魚刺痛,使魚疼痛難忍負痛遊動。打樁自然而解。
21、獨竿釣法優多竿
傳統釣中是一竿多窩好還是多竿一窩好,釣界有分歧。我個人的體驗是獨竿釣法優於多竿。當然,不是用同一根竿釣遍春夏秋冬,而是針對不同釣位不同對象魚施用不同的一根竿。一窩多竿不靈活,既不利於快速找到魚活動的水層,又不易於上魚後遛魚,有時還相互纏繞,一旦驚魚,魚再聚窩相隔時間較長,直接影響魚獲量。一竿多窩優勢突出,此窩不出魚,彼窩上魚,一窩魚受驚,垂釣另一窩,往往忙個不亦樂乎。一心不可二用,多竿太累,看標都成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