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肺,兩片「葉」,它的「氣」性最大,被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形象地比喻為「氣」出來的癌症,而且還榮登「癌王」寶座;癌症家後院住著八 大金剛,一個護院……今天是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題是「我們能,我能戰勝癌症(WE CAN, I CAN)」,下面就來說說癌症朋友圈的那些事兒。
先來看看,癌症「朋友圈」
「根 據Globocan2012估計,全球每年的癌症新發病例約1409萬,死亡約820萬。」在今天舉行的「2016年中國肺癌篩查與早期診斷專家論壇」 上,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主任陳萬青表示,根據中國2015年腫瘤登記數據顯示,病例數已達到了358.62萬。
惡性腫瘤發病構成top10
註:數據來源於中國2015年腫瘤登記數據
而且你造嗎?60歲以下男性中,肝癌是最常見和死亡率最高的癌,其次是肺癌和胃癌;60~74歲男性肺癌和胃癌是最高發的癌;75歲以上男性肺癌是最高發癌。
30歲以下女性甲狀腺癌是最常診斷的癌;30~59歲女性最常診斷乳腺癌;60歲以上女性最常診斷肺癌;乳腺癌是45歲以下女性最常見癌症死因,其次是肺癌。
陳萬青主任表示,雖然現在年輕人也有被癌症「盯」上的,但是,肺癌等腫瘤的平均發病年齡還是趨於老齡化的,接近70歲。
此外,陳萬青主任表示,中美兩國在癌症的篩查和治療水平方面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以肺癌為例,中國的肺癌生存率是16.1%,美國是17%。之所以從整體看存在差異,是因為兩國癌症譜不同,美國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高發,而胃癌、肝癌這類預後較差的癌症則是在中國高發。
再來說說,「氣」性最大的小夥伴
「在 北美,肺癌是男性與女性死亡率最高癌症;在歐洲,肺癌成為男性死亡率最高,女性死亡率第三的癌症;在亞洲,肺癌是男性、女性死亡率最高癌症;全世界每年超 過51%的肺癌病例發生在亞洲。」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醫院院長王辰表示,85%肺癌病人在晚期被發現,IV期肺癌5年生存率只有4%。
據統計,近30年我國肺癌發病率上升了46.5%,已經超越肝癌成為癌症中的「超級殺手」,最新「癌王」就是它!
惡性腫瘤死亡構成 top10
註:數據來源於中國2015年腫瘤登記數據
為什麼肺癌在癌症朋友圈表現這麼「突出」呢?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說,肺癌可以說是被煙氣、大氣、油氣、生氣等「氣」出來的病。吸煙、環境污染、職業接觸、肺部慢性病以及遺傳基因易感性等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吸煙一直被認為是導致肺癌的第一誘因。
而 且你知道中國有多少煙民麼?據新探控煙機構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5歲以上的吸煙者已經達到了3.16億。這也就意味著,平均4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煙 鬼」。而且據一項針對12個發展中國家的調查,中國煙民的戒煙願望僅為26%,在12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一,且中國戒煙率低,復吸率高。
快要過節了,小夥伴們最好不要在飯桌上遞煙了,因為送煙=送危害。此外,各路大咖都共同呼籲,早期篩查與診斷是非常重要的預防手段。不過,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影像診斷科吳寧教授提醒,低劑量螺旋CT篩查雖然能20%降低肺癌死亡率,但隨之帶來的高假陽性、過度診斷、輻射暴露等問題需要引起關注。
接著數數,癌症後院的八大金剛
據北大腫瘤醫院季加孚院長介紹,在癌症家的後院裡,確實住著八大金剛,它們分別叫吸煙、過量飲酒、病毒和細菌感染、不合理膳食、缺乏鍛鍊、輻射、接觸有毒有害化學品,還有遺傳因素。另外還有一位負責看家護院的叫:心理因素。
它們哥幾個當中,與我們生活最息息相關的是吸煙、過量飲酒、不合理膳食和缺乏鍛鍊這四個兄弟,如果您要是能把這幾位都治得服服帖帖的,那癌症的影子,恐怕您也是很難再見到了。
其實,不光我們國內的大咖這麼說,美國癌症研究協會2014年度公報顯示:33%腫瘤是與吸煙有關,20%的腫瘤與肥胖或者超重有關,5%的腫瘤與缺乏鍛鍊有關,5%的腫瘤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
也就是說有將近三分之二的腫瘤是可以通過我們改變生活習慣來預防的。
面對癌症,如何自查?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4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40%的癌症是可以治癒的;20%的癌症是可以長期帶瘤生存的。
現在,跟著我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要幹什麼呢?開始自查早期徵兆:
身體任何部位,如乳腺、皮膚、唇舌或其他部位有可觸及的硬結或不消的腫塊;
疣或黑痣有顏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癢脫髮、潰爛或出血等改變;
持續性消化不良;
吞咽粗硬物有哽噎感,胸骨後不適,灼痛或食道有異物感;
耳鳴、重聽、鼻塞、頭痛、咽部分泌物帶血,頸部腫塊;
持續性聲啞,乾咳或痰中帶血;
原因不明的大便帶血,無痛性血尿、外耳道出血;
月經不正常,大出血,月經期外或絕經後不規則陰道出血;
久治不愈潰瘍;
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或低熱。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在不明原因的不適持續較長時間後,就應該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必須指出,出現以上症狀不一定是惡性腫瘤,但應及早就醫。
快過年了,腫瘤病人該咋吃?
一是細,食物精細加工製作後營養物質更有利於消化吸收,比如同樣是雞肉,炸雞排和雞茸丸子哪個更好?
二是軟,腫瘤病人胃腸道功能往往較差,特別是手術後,食物過硬會導致消化不良,甚至便秘等問題。因此雞蛋羹,麵條、餛飩非常適合。
三是高,腫瘤病人需要大量從食物攝取能量,因此單位體積的食物應能提供較高的熱量,這時候供能效率低的雜糧就不適合,相反肉、蛋、奶就比較好。
四是均,也就是說攝入的營養要均衡,蛋白質、脂肪攝入的同時還要注意維生素,纖維素,電解質等的攝取,因此果汁,蔬菜汁非常應景。
最後,任何營養食品口味都很重要,不過分強調清淡啊,避免辛辣等,吃著舒服是很重要的目標。
此外,還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同時規律作息,過一個快快樂樂的春節。
本文綜合自健康時報、全球腫瘤快訊、北大腫瘤醫院、人民網、家庭醫生在線、健康報、抗癌健康網、北京世紀壇醫院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