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國坐立不安"壓軸重器"還有它! 竟可覆蓋美全境

@ 2016-02-04

讓美國坐立不安"壓軸重器"還有它! 竟可覆蓋美全境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海軍已經裝備了三代核潛艇,並且通過經常性的戰備巡航具備了可靠的戰略反擊能力。如今,我國第四代核潛艇及艇載高新武器系統正在北方戰區研發之中,未來一旦製造量產,必將引發包括美國及其盟國在內的各方關注。

軍事專業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第四代核潛艇的特性突出表現在「四高三低」上。「四高」指的是巡航能力高、打擊精度高、生存能力高、作戰效費比高。一是中國第四代核潛艇艇體外形為水滴形,長寬比約13:1,流體動力性能很好,水下航速較高,巡航時無噪聲最大航速在每小時10公里以上,潛艇能在海上巡邏70天左右,在航率高達65%~70%,續航力達200萬公里左右。

二是中國第四代核潛艇艇體分為四大艙:指揮艙、飛彈艙、反應堆艙和主輔機艙,飛彈艙可能安裝24個飛彈發射筒,如果使用「多發飛彈綜合發射系統」打擊能力還能成倍提高。飛彈是最新型「巨浪-3」,這是中國目前研製中的第3代洲際潛射彈道飛彈,最大射程12000公里,包括美國及歐洲全境都將納入射程範圍,而且圓偏差機率在80米之內,具有超強的打擊精度,打擊精度高之外還可攜帶多個核彈頭,是中國三位一體核反擊力量的關鍵一環。

三是中國第四代核潛艇隱身性、先敵發現目標的能力和自衛攻擊能力保證了其具備生存能力高的特點。採用了最先進的聲隱身措施,比如自然循環壓水堆,在中低速航行時可以不使用主循環泵,在機艙內採用浮筏減振,在艇體外表面裝設消聲瓦,因此輻射噪聲很低。此外,由於「巨浪-3」等飛彈射程遠,戰鬥巡邏海域廣大,可以靠近中國海域活動,或在避開敵方太平洋司令部反潛兵力的區域活動,因此十分安全。

四是中國第四代核潛艇能夠搭載魚雷、反艦飛彈、洲際潛射彈道飛彈等多種武器系統,一次出航可打擊敵方的大城市、政治經濟中心、兵力集結地、港口、飛機場、人口稠密區及大片國土的軟目標,也可以打擊敵方空軍下轄的陸基飛彈發射井等重要戰略硬目標,還能對敵方航母戰鬥群的主力艦艇進行反艦打擊,因此具有較高的作戰效費比。

「三低」是指水下噪音低、綜合能耗低、維護強度低。一是採用了許多降噪新技術、吸聲材料、機械噪聲的隔聲減振措施,比如浮筏減振和低噪聲輔機等,因而輻射噪聲低,使得這一衡量現代核潛艇水下生存能力、隱蔽性和攻擊能力的重要指標在美俄同級潛艇面前走在了前面。另外,中國第四代核潛艇在中低速航行時不使用主循環泵,冷卻劑在一迴路系統中自然循環,因而減去了一大噪聲源。

二是採用第四代核反應堆進行,額定熱功率200MW以上,輸出功率高達幾萬馬力,能夠實現50公里以上的最高時速,而且反應堆堆芯壽命和換料周期相當長,在世界各國軍隊普遍推出全新能源戰略的背景下,綜合能耗降低無疑為中國第四代核潛艇提高綜合戰鬥能力奠定了基礎。

三是中國第四代核潛艇在海上巡邏70~90天之後才需要進行維修保養,而且維護時間縮短到30天以下,維護強度較低。大家不要小看維修間隔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問題,其實它對先進武器系統至關重要。比如,美軍就在使用「試驗測量診斷設備」(TMDE),對各型武器、零備件和維修裝備進行標準化檢測鑑定,合理確定維修間隔時間,從而提高裝備運營的成本效益,提高武器系統的綜合作戰效能。

關於第四代核潛艇何時能列裝部隊,軍事專業分析人士認為,研製完成和建造完成是非常接近的時間節點,遼寧省副省長譚作鈞指出中國第四代核潛艇目前已經研製完成,到製造再到服役列裝只需要較短的一個轉化周期,可能在短短數年之後,我們就能看到新型核潛艇在中國海軍或者是中國火箭軍服役的消息。

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irenjunshi 支持軍事原創,你功不可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