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執行署發功,賣掉新竹貴族學校,竟然是為了這件事....學校也太無辜了!│新新聞 新竹分署以三億四五九○萬元的價格,拍賣「矽谷雙語中小學」給同為私校聯盟的康橋集團,拍賣金額史上第二,成就買方、賣方、國庫三贏的局面。
★作者
文◎侯柏青
行政執行署拍賣過的東西不計其數,賣過墓地、房子、股票、畫作及骨董,甚至拍賣過醫院。這次,新竹分署拍賣的物品是新竹市知名的貴族學校「矽谷雙語中小學」,這所學校營運一切正常,卻因積欠土地增值稅及罰鍰五億六三○○萬元,擠入國稅局欠稅排行榜前六名。
執行署屢次拍賣矽谷校地、校舍都流標,這次在過年前傳出捷報,以三億四五九○萬元的價格,出脫給同為私校聯盟的康橋集團,這次的拍賣金額僅次於去年底嘉義分署拍賣華濟醫院的四.七億元,也在執行署的拍賣史上,留下一筆。
土地捐贈拖累,稅務官司纏身
矽谷學校董事長是知名建商葉榮嘉,他也是緊臨竹科的高檔社區「國家藝術園區」創辦人,矽谷學校就蓋在社區隔壁。一個單純的私立學校,為什麼會欠下國稅局五億多元的稅款?追本溯源,原來是捲入校地捐贈案。
二○○三年,鄭姓地主將七十筆價值不斐的土地捐給矽谷,新竹市政府教育局查核發現,有部分土地居然成為「國家藝術園區」社區內的私有道路,一部分土地零散圍繞在尚未完工的其他建案外。
○九年,新竹市稅務機關認定,校方未依捐贈目的使用土地,決定課徵一.七億元的土地增值稅,加上兩倍罰鍰後,金額暴增到五.六億元,校方根本無力負擔,只好走上漫長的訴訟之路。
矽谷的官司一打好幾年,一三年五月十六日,最高行政法院判校方敗訴確定。行政執行署新竹分署為了趕快解決爭議,很快就找上門,並在引起爭議的七十筆土地,以及五筆學校用地和一棟建物上,貼上大大的封條。
執行署官員解釋,要拍賣的標地分為兩部分,棘手的是,五筆學校用地及一棟建物的部分,必須持續做為教學用途,將限縮買主。剩下的七十筆土地,不是位在社區內,就是社區外圍道路,對一般人而言,買來根本起不了作用,種種原因,成為拍賣的燙手山芋。
地主撤銷贈與,補稅仍難逃
「這批土地已經夠難賣了,如果拍賣過程中,引起海蟑螂或黑道覬覦搶標,恐怕會對社區住戶造成相當大的麻煩,因此,我們必須嚴格審核投標資格。」一名官員一針見血的道出問題。
新竹分署的疑慮並非沒有道理,執行署查封「國家藝術園區」出入道路後,立刻引起住戶質疑,也讓執行官接電話接到手軟,另一方面,更有住戶提出申訴希望延緩拍賣,也試圖透過地方民代協調,而擔心子女權益受損的矽谷家長出面關切,甚至有人向監察院陳情。
此外,當初捐地給校方的鄭姓地主,也向新竹地院提出訴訟,分別聲請撤銷贈與四十一筆、二十九筆土地,希望能免除校方的稅務,去年一月下旬和五月下旬,傳來地主勝訴消息,讓校方士氣大振,期待一舉解決稅務沉疴。
這些接踵而來的各式狀況,讓新竹分署承辦官員疲於應付,被迫撤銷查封七十筆土地後,如果法院也認定不用繳稅,執行署等於白忙一場。
不過,矽谷校方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聲請再審,期待註銷稅款。但法院卻認為,○三年起,該批土地的地目使用的確有問題,就算撤銷贈與,也必須補稅,法院的認定,也直接讓學校的土地、建物遭拍賣,成了定局。
在訴訟告一段落後,新竹分署手上的拍賣標的,只剩下五筆校地和一棟建物,而該地段價格昂貴,又只能做為教育用途,首拍開出八億三千多萬元的高價,嚇退許多潛在買家。
連拍兩輪,康橋最後一刻接手
據了解,這個罕見的標售案,不只康橋有興趣,在矽谷後方有相關建案的遠雄集團也曾悄悄投石問路,但終究沒有出手,讓執行署進行第一輪拍賣時,從第一拍到第四拍,全數流標。
根據新竹分署的資料,第二輪的首拍價格,已從原來的八億三千多萬元,直直落到五億三千多萬元,但第二輪的前兩拍仍乏人問津。官員擔心「如果第二輪的四次拍賣都流標,依規定,必須重新鑒價再來,過程十分繁瑣。」
面對新竹分署近年來最大的拍賣案,新任分署長蔡興華親自督軍,緊鑼密鼓商量對策,而第二輪的第三度減價拍賣,開出三億四千多萬元的破盤價,是不是有機會成交?整個新竹分署都瀰漫著緊張氣氛。
拍賣當天,執行官看到康橋團隊人員出現時,心裡出現拍賣成功的一線希望,而康橋在最後一刻見沒有對手,投入標單,讓矽谷的未來總算塵埃落定。「矽谷賣給同為私校集團的康橋,算是最好的結果。」蔡興華談到此事時,臉上難掩興奮之情。
經歷風雨,矽谷重新出發
成立十年以上的矽谷中小學,是新竹市最為知名的貴族學校,接任五年多校長的溫貴琳,開心分享矽谷的成功關鍵。
溫貴琳說,「之前矽谷的味道比較像私塾,近幾年來努力改變,鼓勵老師進修,校風也朝向自由、開放及創意方向發展,五年來,矽谷調整課程,採取雙語教學,把英文課比率拉到全台灣最高,就算沒有英文基礎的學生,我們也有把握讓他一年之內,和其他孩子同步上課。」
據了解,矽谷收費雖然高,但英語教學頗為有名,讓動輒得舉家派駐海外的竹科新貴們趨之若鶩,也有長期派駐台灣、駕駛幻象二○○○戰機的法籍機師,專程送小孩來「學中文」。
近年來,矽谷遭到新竹分署拍賣的消息,傳遍了家長的耳里,但在校方努力革新校務下,雖然面對風暴,仍穩穩地撐了過來,甚至以平均一年增加兩班的速度繼續壯大,成為罕見的現象。
溫貴琳自豪地說,「矽谷不但採取雙語教學,每個班級都各自配置台灣及外籍導師,我們所有英文教材都與美國同步,連上本國地理課,老師都要求學生用英文報告,學生怎麼會不進步?」
這幾年來,溫為了官司奔走,自力救濟到處搜集資料,還得經常往返台北、新竹兩地出庭,肩上壓力頗為沉重,為了穩定軍心,他還得撥出空檔,耐心跟教職員說明情況,他深知,唯有臨危不亂,才能穩定學校。
今年,很可能是溫貴琳留在矽谷的最後一年,國文老師退休的他,還特地做詩填詞,貼在學校的看板上,做為紀念。投入五年心力,這所學校就像溫的孩子,送給別人照顧雖然很不忍心,但必須面對現實。目前兩校的經營團隊,即將正式展開談判,最可能完成交接的時間點,落在八月新學期開始之前。
「發生這件事情,最無辜的就是這所學校。」溫貴琳站在操場上默默看著學生快樂打球,嘴上堅定地說,「康橋接管之後,如果以矽谷的特色加上康橋的風評,兩校優點加乘,結果一定會更好……。」
【原文刊載於《新新聞》1509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新新聞》官方網站;《新新聞》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