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之死與時代的孤獨症:明星為什麼要輕生

@ 2016-02-02

如果不是他自己選擇離開,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台灣有一個這麼帥的澳韓混血主持人:傑克。

全世界每年約有100萬人死於自殺。20日凌晨5點,他被發現在自家陽台上吊自殺,在這個悲傷的名單中加上了自己的名字。他才25歲。

傑克主持的台灣綜藝節目叫《就愛台灣味》,在節目中,他和同為混血的搭檔安妮永遠以樂觀示人,為大眾帶來美食推薦與笑聲,沒有人知道,這個陽光男生背後有著怎樣的孤獨與絕望。

這個娛樂圈是如此繁星閃耀,值得關注的明星這麼多,所以常常一個明星突然選擇離開這個世界,我們才知道他這麼不開心;一個明星就這麼逝去,我們才略微了解他曾經的絕望。

為什麼璀璨的明星們似乎比普通人更容易選擇輕生?這到底是一種大眾的錯覺,還是閃耀星光萬眾矚目背後真的有著更多的孤獨。傑克離去了,我們又該如何繼續活在這個「不開心」的世界?

當一個陽光大男孩的離開,成了謎

傑克今年1月3日才在臉書貼出一張生病的發燒打針照,感嘆「2016年不是個好開始」,還不忘叮嚀粉絲要注意身體健康,誰能猜到,這個公眾眼中的陽光大男孩,會以這種方式離開他的粉絲們和這個世界。

1月20日,就在他輕生前,在臉書貼出一段影片,是他在布拉格拍的廣告,亦是他最喜愛的一支廣告。

傑克說道,「大家如果你有3分鐘,想要給你們看我在布拉格拍的廣告。這是我最喜歡拍的廣告,好好玩然後奇妙的經歷。」

影片和照片上的他,陽光、俊朗、挺拔,生病中的他依然那麼有青春活力。事業剛剛起步的他,在台灣並不景氣的綜藝環境下其實已經做得很好,漸漸以混血樣貌創出個人主持風格特色,也成為許多女孩的夢中情人。人們喜愛他的顏,也愛他的開朗,愛一個年輕男生面對這個世界的無畏——或許,這也是他的自殺最令大家意外的地方。

在台灣媒體的猜測中,愛情和事業的不順利,是他輕生的可能原因。警方在他手機內找到懷念逝世女友的文章,也傳他因痛失愛人而心情鬱悶,不排除因感情事而走上絕路。

可是猜測也只是猜測而已。

消息傳來,他的經紀人跟拍檔安妮忍不住痛哭,但只能強起精神,幫著家屬處理傑克的後事,稍早,傑克的親哥哥Sam藉由弟弟的臉書發文,表示最親愛的弟弟選擇離開人間,讓他感到全然心碎,同時懇請外界所有關心弟弟的朋友,在哀痛之餘,也能留給傑克的家人一點空間。

包括家人在內,終究沒有人能夠確切知道,傑克為什麼說走就走。這個陽光男孩的離去,就這樣成了謎。

傑克留下的問題:明星為什麼要輕生?

自殺,可能是一種最容易被「浪漫化」的離去。網友們留言說,「一路好走……希望你能在天堂里過得快樂」。

「天堂快樂」,成為每一次明星逝去後大眾的浪漫化祝福,可是,對於明星們逝去的浪漫化表述,卻無法掩蓋明星自殺背後的集體心理危機。

在大眾的目光里,娛樂圈一直是自殺高發的地帶。由於明星自殺引發的聚光燈效應,他們的突然離去也更容易引起大眾的關注。可是對於明星自殺背後的心理症狀,大眾卻缺乏基本的認知。

明星們真的更容易自殺嗎?是的。

心理專家們早就指出,藝術氣質濃厚的人在人格上也有自己的特點,內心世界更豐富、細膩、敏感和有激情,同時,這樣的人也更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因而明星和普通人一樣也會出現心理問題,甚至他們的心理問題比普通人更嚴重。

同時,明星們頭上籠罩著光環被關注、被崇拜,相比普通公眾,很難活得像普通人那樣輕鬆,個人隱私也經常淪為大眾談資,這也加重了明星們的情感危機和心理壓力。

不過與大眾想像不同的是,明星們自殺往往並不容易被察覺。因為明星們的表演人格,即使患有抑鬱症或想要尋短見,也會刻意演出一副沒事人的樣子,所以每次明星自殺事件之後,周圍的人都表示幾乎沒有什麼覺察。

這次也是如此。傑克在去世之前的晚上,還在討論節目腳本,毫無異樣,且他凌晨還在臉書分享先前到布拉格拍廣告的影片,因此消息一出,讓大眾更加震驚,可這或許才是明星自殺的常態。

其實,不論是娛樂圈還是其它工作圈,人們承受的精神和物質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自殺,早已是不容迴避的社會現象。對於自殺,社會早該建立基本的認知——自殺,不是不能幹預的。

心理專家認為,在自殺徵兆出現早期給予干預,其實完全有可能阻斷自殺的念頭,反之,一旦錯過了早期干預的最佳時機,就可能永遠地失去那個試圖輕生的人。

可惜的是,由於整個華人文化對自殺話題的有意避諱和有限的知識存量,當試圖輕生的傑克貼出他最愛的影片,或者在生活中可能已經流露出輕生的徵兆,卻根本沒有人意識到,這個陽光大男孩會在台灣北市南京東路4段住處,結束自己的人生。

孤獨症:明星之死與一個時代的自殺症候群

無論是不是明星,每一個生命的自我終結都值得嘆息。而從某種意義上說,每一個自殺者,都死於孤獨。

自殺,意味著生命個體要面對極為艱難的情感抉擇和無比巨大的心理壓力,只有與整個世界的心理聯繫全部切斷之後,一個人才會毅然地選擇死亡。也就是說,拯救孤獨,就是拯救死亡。

最後一次拯救傑克的機會,出現在20日零時4點42分到4點50分。

在那8分鐘里,他向曾和他傳出緋聞的「BY2」姐姐Miko(白緯芬)發出最後四條簡訊:「Areyou here?(你在嗎?)Miko,白緯芬,你睡覺嗎?」凌晨4點50分他寫下人生中最後一句話:「Forget it.Everything. Take care。(忘了吧,所有的事情,請保重)。」

Takecare——成為他一生中說的最後一句話。那一刻,他一定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很孤獨吧。

美國心理學家布思和埃克特蘭德認為,人們在危機中得到援助的來源愈少,自殺的危險性愈大。這種援助,所指的不只是物資,更多是心理上的救助。

Miko後來哀傷表示:「在今天早上收到你的訊息……我看到的時候已經太晚……我還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親愛的傑克,如果我在你需要的時候,能夠在你身邊的話……。」

正像Miko所說,如果Miko接收到了這則信息並且回復與安慰了傑克,傑克或許就不會死——因為對於輕生者來說,無人理解與關注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一旦失去了與世界的最後聯繫,尋死就成為下一步他會去做的事情——在輕生前的最後一刻,Miko就是傑克與世界的最後聯繫,可惜,Miko沒有收到這幾則凌晨的簡訊。

在明星們光彩綻放的時刻,所有的悲傷都被隱藏,所有的心理都被掩飾,所有的鏡頭都如明信片一樣美,可是一旦生命戛然而止,他們光彩背後的人生真相才裸露出來,那些孤獨、悲傷、精神挫折、事業失意,才成為真實的生命底色。而圍觀者除了唏噓,並不能做更多的事情。

對於大陸網民來說,這個男孩在我們生命中的出現和離開,都在一天以內,我們認識他,知道這個大男孩是這麼好的時候,他已經離去了。也許,我們在八卦兩句他和「BY2」姐姐Miko(白緯芬)的戀情之後,就會轉身忘記他,如同淡忘了許多用自殺這種方式消失於星空的明星們一樣。但也許,我們會想要記住他。

現代醫學尚無法解釋自殺完整的心理原因和機制,所以我們也許永遠也不知道,傑克為什麼會選擇去死。但對於戰勝自殺,醫學界已有一些關鍵的已知與共識:這種生命的絕望沒有藥物能夠徹底治療,他人的干預是一條基本的原則,戰勝生命的孤獨,往往能夠獲得最大效果。

那個叫傑克的帥男孩走了,紀念他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他離開以後,繼續勇敢地活在這個「不開心」的世界裡。還有,更加關心我們身邊那些不開心的人,去打敗那些被隱藏起來的該死的孤獨和絕望。

Take care,傑克,你走以後,我們終將打敗這個世界的孤獨症。

爆料娛樂公社粉絲團:

歡迎案讚跟追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