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踩上「青衣大橋」,是危險?還是爭取路權的體現?
近日,有網民在facebook上載文章,訴說參與踩單車到青衣的活動後感。該網民指經葵青路和青衣大橋(合稱「南橋 」)踩至青衣,「感覺新鮮」、「引證單車版圖是『活』的」。不過,很多網民批評他們的行為危險,又指「合法唔代表咁就係啱」、「有人出事,你真係於心何忍呢!」、「遲早累死人」等等。
發文的網民指參加了「單車臨界量騎行」的每月活動,他們會在城市不同地方穿梭,展現單車路權,「今次路線設計有新突破」,就是經「南橋 」直接騎車至青衣。該網民稱,活動前,主辦組織已向警方新界南交通部詢問,確定「南橋」不是單車限制區域,可以騎單車往來。
該網民描述單車經過「南橋」的狀況稱,「南橋的格局如高速公路,汽車不適應有單車在身旁出沒,有司機驚訝得手指指我們」。他又說,青衣頗多重型車輛往來,為單車客帶來壓迫感,行駛前宜先了解路線,避免「邊行邊搵」而增加風險。他總括說,「青衣島可以利用單車接駁,絕對是一件好事,代表青衣是城市單車版圖的一部分」,不過是否屬單車客日常通道就要視乎其他因素,如汽車司機對單車的認知。
雖然發文的網民表示騎車至青衣感覺新鮮,但不少網民皆不認同其行為,更指他累人累己,「呢條路踩車堅危險」、「人地要死唔通唔比佢死咩!」、「你地想死係你地嘅事,唔好累到其他人」,亦有人質疑他們沒有戴頭盔,又指單車駛上公路理應跟隨汽車的要求,如購買第三者保險、牌費等。
翻查資料,「南橋」最高車速為每小時70公里。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會長蒙海強接受《明報》稱,法律上沒有禁止在「南橋」騎單車,但問題是單車使用者是否熟悉公路交通守則。他說,在此路段踩單車是「絕對危險」,單車速度慢,被碰撞亦完全無保護,即使戴了單車頭盔都只是「做樣」,只可承受由單車座椅墮地的衝力,若要承受與汽車的撞擊力,連機車頭盔都只能勉強應付。
《明報》就此事向運輸署查詢,暫未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