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嘲笑中國大批老舊飛機成拖累,中國人只使出一招就讓他們閉嘴
殲-6(英文:Shenyang J-6或F-6,北約代號:Farmer,中文:農夫)戰鬥機,是中國瀋陽飛機製造工業公司製造的單座雙發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1960年投入批生產,1964年首批殲-6戰鬥機交付中國空軍使用,到1983年停產,共生產了5205架。這款曾是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戰果最輝煌的中國產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在各次實戰中,殲-6共擊落20多架各型戰機,而自己沒有一架被擊落。但是引以為傲的數量優勢隨著科技革命的到來瞬間變成沉重的包袱。
但是中國空軍機智的將數千架老式殲六安裝無人駕駛系統,變廢為寶改成殲六型無人攻擊機。無人機具有價格低、隱蔽性好、航程高、無人員傷亡的特點,往往能出奇不意地對敵實施偵察、攻擊和干擾。 圖為展示的殲六無人機模型。
戰時解放軍可以運用轟炸機或殲擊轟炸機與多架無人戰鬥機組成編隊,隱蔽飛行到距航母戰鬥群一定距離的空域,模擬真實的機群編隊,可使敵判斷失誤,分兵予以抗擊,而由戰鬥機改裝而來的無人機使用效果非常明顯,因為該機無論是在體積、速度、各項探測指標上都十分接近真實戰鬥機的水平,更能誘導航母戰鬥群判斷失誤。圖為外國衛星拍攝到的我國福建某機場封存的大量殲六無人機。
無人機不能對航母造成重大損傷,但可以大量消耗航母的彈藥基數,減少己方反艦飛彈被攔截的機率,增強飛彈打擊效果。殲六無人機的改裝數量據信應該有1200架,還有接近3000架完好的退役殲六可供改造,而今日隨著河南馬頭崗空軍基地殲七團的殲七戰機開始整建制退役,可供改造的殲七數量可達1000架之多。
在2010年早些時候,網絡上就流傳出一些空軍殲七超音速無人機改裝與試飛的照片,從照片中的科研人員身著87式軍服來判斷,殲7無人機首飛時間至少在2007年之前,可見我軍早就給3000架殲六和1000多架殲七安排好了「轉業」崗位。如有需要,改裝好的1200架無人殲六將起開路先鋒的作用,消耗對方的防空能力和飛彈儲備,而昂貴精密的飛彈消耗可以很快,但是生產起來可就慢的多,待對方無彈可用之時,再出動殲11,殲16,飛豹和轟6K來個點穴大戰。那時候不知道西方國家和日本越南還能不能笑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