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終於承認中國五代機世界領先,北約給中國戰機命名令國人憤慨

@ 2016-01-31

中國人民解放軍正處在改革的最前沿,各種新式裝備逐漸被亮出來,這是中國在向國際社會表示,中國愛好和平的步伐從來沒有停止,美國一直獨大,並不怎麼看好中國的武器研製速度,上世紀90年代末,美國專家估計中國永遠不可能在軍事上趕上美國,而且相對於經濟其他部門而言,也不會把國防工業放在優先地位。然而中國近幾年的表現讓美國大吃一驚,以殲-20為代表的中國武器裝備走上了國際水平。

中國是世界上及美國之後第二個研製第五代戰機(北約劃分為第四代)的國家,俄羅斯都遜於中國,殲-20也成為了及F-22和F-35之後的第三種隱身五代戰機,美國媒體指出,中國像已開發國家一樣成立有專門研究「未來先進戰機」的項目,就像十年前美國的「未來戰機計劃」研製出F-22相似,並指出,中國似乎是在模仿美國的做法,但是中國走的比美國要快得多。這讓美國感到壓力十分巨大。

其實中國沒有所謂的未來戰機計劃,中國的任何航空工業的立項都是立足於當下的需要,殲-20也是一樣將擔負中國對空、對海的主權維護任務。這是中國在隱身戰機方面做出的第一次嘗試,而西方似乎也看到了中國的決心,從北約對殲-20的命名就可以看出:

殲-20中國代號「威龍」(亦有「猛龍」),北約對其命名為:「火焰牙」,有專家指出,北約對其他國家的戰機命名其實都不放在心上,並且只對原產戰機進行命名,這一方式其實帶有歧視色彩。而這次破天荒地為中國殲-20命名為類似猛獸的名字,代表中國戰機越來越受到西方的重視。

不僅是殲-20,殲-31北約命名為「矛隼」(是隼科的一種,嘴、腳強健並具利鉤,適應於抓捕及撕食獵物)殲-31的重量與美國的F-35戰機差不多,二者的隱形能力也不相上下,綜合作戰能力比較接近,殲-31的機翼和起落架等方面改進之後,完全可以成為中國未來具有隱形性能的航母艦載戰鬥機,屆時殲-31將成為世界上第二款中型隱形航母艦載機,中國軍隊整體的戰鬥力也將大大提升。

而縱觀中國航空工業發展歷史,不拿發現中國戰機其實是中國航空工業的縮影:

殲-7是中國研發的第一種兩倍音速噴氣戰鬥機,北約代號「魚窩」。大量裝備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主要用於國土防空和奪取戰場前線制空權,也可以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屬於典型的第二代戰鬥機。

殲-8北約代號:長鬚鯨。是中國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設計研製的雙發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殲擊機),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主力戰鬥機種之一,現正逐步退役,被殲-10和殲-11所取代。

殲-10戰鬥機北約代號:火鳥。是中國中航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自主研製的單座單發第四代戰鬥機。該機採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和鴨式氣動布局,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優勢戰鬥機。

這是中國空中力量的發展的開始,可以說中國空軍的輝煌時代才剛剛開始。中國也不會真的非常在乎美國(北約)的命名方式,未來戰爭不是誰代號好聽誰就可以贏得勝利的,靠的還是實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