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添加的時機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所有的寶寶都應完全哺餵母乳六個月,之後逐漸添加適當的固體食物,當寶寶手眼協調很好,且頸部的支持發展很好,大人吃東西時寶寶專注的盯著看或有想搶食物的意思或嘴巴有咀嚼的動作,就代表他已準備好要吃副食品了,並且有研究指出:六個月以上寶寶逐漸添加副食品,有助於未來的語言發展。
二、添加副食品原則
@持續哺乳
持續在寶寶需求時就哺餵母乳,在餵副食品前先餵母乳,以確保媽媽的奶水供應。避免因為過多的副食品取代母乳所提供的營養素及免疫方面的好處。
@漸進添加
一開始先讓寶寶吃一兩湯匙以母奶或是開水泡成糊狀的米粉,如果寶寶吃得不錯,幾天後可以另外再餵一餐。通常約在開始進食兩個月後左右,可以一天吃到三餐的副食品。一旦寶寶熟悉適應不同的進食方式時,可以慢慢改變食物的性狀,增加食物的黏稠度,並且添加其他的食物。
一般建議先是水果泥、及青菜泥,最後是肉類。一次只給予一種新的食物,並一星期後再嘗試另一種新的食物。讓寶寶坐在媽媽的大腿上,給予適當支撐坐在餐椅上,一次的量從一茶匙開始再慢慢增加。例如:
1.熟香蕉,甘藷,馬鈴薯:可由媽媽乾淨手指給餵食,茶匙餵食或寶寶自行抓取(可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
2.肉類:因含較高鐵質與蛋白質建議六個月後可開始給予的副食品之一。絞肉或燉碎肉,若剛開始,寶寶不喜歡肉類,可藉著加入少許碎肉至寶寶喜歡的香蕉泥或其他寶寶喜歡的食物。
3.麵包及榖類:撕小塊的全麥麵包,或榖類加入母乳中,混合榖類須待寶寶對其中任何成分都不致產生過敏後再給予。
4.新鮮水果:可從以湯匙刮取的梨子蘋果泥給予,較大寶寶可自行拿取一片蘋果,梨子啃咬,瓜類也不錯(但須注意安全)。八個月大以後的寶寶就可以根據四季盛產的水果給予。柑橘及草莓較易引起過敏,建議一歲後再給予,注意種子需取出避免嗆到。葡萄乾及乾果雖然營養豐富,但因過甜同時粘牙,並不建議一歲前給予,同時建議限制給予。
5.新鮮蔬菜:蕃薯、馬鈴薯都是不錯的選擇,熟的紅蘿蔔及可以自行抓取。冷凍蔬菜包裡的豆子,即使已經煮爛的蔬菜,在寶寶的便便裡以未消化方式排出並不意外。奶油、鮮奶油建議一歲後再給予。
6.乳製品:寶寶八九個月以後可以開始給予含鈣及營養的起司、優格、優酪乳,因較牛奶不含乳蛋白,較不易引起過敏。
@多樣化內容
每天提供多樣化的食物,母奶、米麥粉、水果、蔬菜及動物性食物。添加含鐵的穀類米麥粉及肉可以提供適當的鐵。豆類、小魚、起司、優格等可以提供鈣。(一歲之前不建議喝鮮奶。)
避免給太多的果汁,(一歲前不要超過每天120cc,之後不要超過每天240cc),因為它們只有提供少量的能量,但是卻取代了更營養的食物。為避免寶寶習慣高膽固醇的食物,有人建議蛋黃一週不要超過三個。
@準備一些可以用手抓的食物
當寶寶的咀嚼吞嚥功能越來越熟練時,約在八個月大左右,可以嘗試讓他以手抓東西吃,例如:撕碎的土司、小塊雞肉、熟的香蕉切片、煮熟的紅蘿蔔、地瓜或是麵條。不同的味道和質感,會讓他有興趣抓來吃。要注意不要讓他嗆到。不宜給他花生、爆米花、翠果子、瓜子、果凍、硬糖果或其他硬而圓的食物,以免造成異物吸入。
@天然為主
製作副食品時,以天然食品為主,無需添加調味品。製作之前,除了用具要乾淨外也記得要洗手。
@避免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牛奶、蛋白、花生、帶殼的海鮮類、酸性的水果,如:草莓、柑橘、蕃茄,都是比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一歲之前不要食用。不要給一歲以下的寶寶食用蜂蜜,以免引起肉毒桿菌中毒(可能會影響腦部發展)。
一歲之前不要給寶寶一般成人吃的牛奶,兩歲之前不要給寶寶脫脂或低脂牛奶,以免缺乏必需脂肪酸,並造成不必要的腎臟負荷。
@注意反應
一次從少量開始添加一種食物,注意是否有不良反應-如氣喘、皮膚紅疹、腹瀉等。如果適應不錯,可逐漸增加量,一週之後再添加另外一種新的食物。
三、愉快的用餐氣氛
選擇大人最輕鬆的時間開始嘗試餵寶寶副食品,可以是中午或是晚上。一開始寶寶可能不太習慣不同的進食方式及食物,需要有耐心。可以一邊餵食,一邊鼓勵他:「好好吃喔!」
用餐時讓寶寶坐在固定的椅子上,培養他良好的進食習慣。可以在餵食前讓寶寶先喝些母奶,以避免他太餓。維持用餐時的氣氛。每個人的胃口及對食物的偏好不同,不要勉強寶寶,當他不想吃時,就抱離椅子。儘量給他多種食物去選擇。
四、不要怕髒
當他習慣於吞嚥食物後,可試著讓他自己拿湯匙。當他湯匙拿得不錯時,讓他穿圍兜,地上舖報紙或塑膠布,會讓您比較容易清理。通常在一歲以後,他可以做得較好。
五、不需要使用奶瓶
副食品不要放在奶瓶中,以免過度餵食,或是讓寶寶嗆到。試著讓他用杯子喝飲料,而不需使用奶瓶。市面上很多寶寶用的杯子,有兩個把手,杯子有蓋子使裡面的液體不易溢出。可先放一些開水在裡面,讓寶寶知道怎麼使用它。
剛開始他可能會拿來當玩具玩,不要著急,他慢慢會學會使用杯子,等他使用得順手時,可以放些果汁或奶水讓他飲用。
注意:
當寶寶開始進食副食品時,寶寶大便的形狀、顏色、或味道有可能會改變。有時會看到食物原封不動的排出來,例如:紅蘿蔔絲、蔬菜葉,這是很常見而正常的。有時米粉、米飯、蘋果泥、或是香蕉會讓寶寶的大便較硬不好排出,可以嘗試換別種食物看看。
接下來再跟大家分享,副食品做法
一、果汁
(一)加餵年齡:嬰兒四 ~五個月即可餵食。
(二)營養量:
1.柳丁一個 (中)約150公克含維生素C 58毫克。
2.蕃茄一個 (中)150公克,含維生素C 43毫克。
(三)功 用:可以補充母奶、牛奶內維生素 C之不足,增力抵抗力,促進生長發育,預防壞 血病。
(四)材 料:柳丁、蕃茄或橘子,水份多的水果等。.
(五)做 法:
1.將水果外皮洗淨。
2.柳丁或橘子橫切成兩半,取乾淨之容器,將汁擠於容器內再加入等量之冷(溫)開水。
土蕃茄選擇外皮完整熟透的,用熱開水浸兩分鐘去皮,再用乾淨紗布包起,用湯匙壓擠蕃茄而成汁
(六)餵法:
第一次餵量的一小茶匙(用茶匙或奶瓶餵均可)以後漸增多。
二 、麥精片
(一)加餵年齡:視嬰兒是否肥胖,再決定出四個月或六個月開始餵食。
(二)營養素:麥粉100公克,含維生素B,0.4毫克,熱量340卡。
(三)功 用:可促進生長,供給熱量。
(四)材 料:麥精片。
(五)做 法:
1.用開水加適量的糖及麥精片調沖成糊狀餵之。
2.可加牛奶沖調,但盡量不要用奶瓶餵。
(六)餵 法:先由一茶匙開始而漸次增加。六個月時增加3/4 ~ 一碗。
(七)注意事項:麥精片一次量增至一湯匙時,奶粉量不需減少。
三、果泥
(一)加餵年齡:嬰兒七個月可開始餵食。
(二)功 用:可預防壞血病,保護皮膚粘膜 促進生長。
(三)材 料:熟軟而纖維少的水果,如木瓜、蘋果、香瓜或,他肉質水果。
(四)做 法:
1.將水果洗淨丟皮。
2.用湯匙刮取果肉,輾碎成泥或用擦板磨成 水果泥
(五)餵法:第一次只給一茶匙,慢慢增加一 ~ 二湯匙。
四、菜泥:
(一)加餵年齡:嬰兒七個月可開始餵食。
(二)功 用:有助於身體的生長、造血,通便並保護皮膚粘膜。
(三)材 料:綠色蔬菜、胡蘿蔔、馬鈴薯、碗豆等。
(四)做 法:
1.綠色蔬菜洗淨切碎加蓋煮熟待涼或加在蛋內蒸熱或放在粥裏煮熟均可。
2.胡蘿蔔、馬鈴薯、碗豆等洗淨後用少量的水煮熟。用匙刮取或壓碎成泥,也可切碎煮在粥裏餵食。
(五)餵 法:
1.第一次只給一種蔬菜泥。
2.從一茶匙量開始漸漸增加到一 ~ 二湯匙。
(六)注意事項: 每次均應以新鮮菜泥餵之以保持食物之營養價值。
五、蛋黃泥
(一)加餵年齡:嬰兒七個月後即可開始餵食。
(二)營養量:雞蛋一個(中)50公克,含蛋白質5.6公克,鐵1.4毫克。
(三)功 用 :含蛋白質、鐵質,有利於身體各部之生長發育。
(四)材 料:各種蛋類、鴨蛋、鵠蛋。
(五)做 法:
將蛋煮老(蛋在冷水中煮開後再煮十分鐘) 2.將蛋黃取出放在碗中。 冷開水或菜湯或米湯或牛奶少許,調化成漿即可
(六)餵 法:
1.先由少量開始(八分之一個蛋黃)
2.以後漸增加,至七~九個月後可吃2/3個蛋黃。
(七)注意事項:
1.調化之漿不可太乾以防噎到嬰兒。
2.慢慢餵食,勿操之過急。
3.吃後再餵幾口開水,以洗淨日內殘留之蛋黃漿。
4.將蛋黃加入粥或麥糊中餵食亦可。
六、麵包乾
(一)加餵年齡:嬰兒七個月大即可開始餵食。
(二)營養量:
1.土司麵包一片30公克,含80卡熱量。
2.饅頭一個(小)50公克,含113卡熱量。
(三)功 用:供給體內熱量,強健嬰兒之牙床。
(四)材 料:土司麵包、鰻頭。
(五)做 法:
1.將土司麵包、鰻頭切成薄片。
2.用烤箱烤至黃色硬酥狀。
(六)餵 法:
1.將餵食者之手或嬰兒之手洗淨,嬰兒圍上圍兜。
2.將烤好之薄片讓嬰兒自己啃食。
(七)注意事項:
1.薄片要烤至硬度適當,太軟嬰兒咬大塊時易噎住,人硬嬰兒吃得無味沒有興趣。
2.量亦應適當,吃後應將嬰兒手臉洗淨。
七、肝泥、肉泥
(一)加餵年齡:嬰兒七、八個月大即可開始餵食。
(二)營養量:
1.瘦豬肉100公克,含蛋白質14.6公克,維生素B,0.7毫克,B,0.12毫克。
2.豬肝100公克,含蛋白質20公克,鐵10.2毫克,維生素A15000國際單位。
(三)功 用:促進生長發育,補充鐵質。
(四)材 料:豬、牛、雞等之肝,瘦豬肉。
(五)做 法:
1.將選購之肝臟或瘦肉洗淨去筋。
2.將肝臟或瘦肉置於菜板或艦上,用不銹鋼湯匙取同一方向以均衡的力量刮。
3.將刮出之肝泥或肉泥置於碗內加少許冷水、鹽攪勻(鹽越少越好)蒸熱或加入粥內煮熟。
(六)餵 法:
1.以1兩開始漸增加之,最多每天勿超過二湯匙1﹒5兩。
2.一次一種,習慣後可再加另外一種。
八、細麵、營養稀飯
(一)加餵年齡:嬰兒七個月至九個月大即可開始餵食。
(二)功用 :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
(三)材料 :綠色蔬菜葉或馬鈴薯或紅蘿蔔、瘦肉、粥、細麵。
(四)做 法:
1.將米煮熟至粥,細麵水開後煮熟。
2.瘦肉去筋剌碎,如水少許。
3.青菜洗淨切碎。
4.將碎菜、碎肉加入粥或細麵內煮熟加少許鹽份調味即可。
(五)餵 法:剛開始由一~ 二 匙漸增加至一 ~ 二碗。
(六)注意事項:視嬰兒個別食量情形而增加,勿勉強餵食。
九、蒸蛋
(一)加餵年齡:嬰兒十個月後可開始餵食。
(二)營養量:雞蛋一個(中>50公克,含蛋白質6.2公克,鐵1.6毫克。
(三)功 用:促進身體各部之生長發育。
(四)材 料:雞蛋、鴨蛋。
(五)做 法:
1.將一整個蛋打開置於飯碗內,用筷子打散,加少許食鹽。
2.加溫水於碗中至八分滿。
3.置鍋內或電鍋內蒸熱即可。
(六)餵法:
1.先由少量一湯匙開始。
2.漸漸增加至十二個月一天~二個。
(七)注意事項:蛋打散加水後再用筷子攪之,以免蛋白沉於碗底結硬塊。
十 、其他注意事項
(一)副食品添加之目的:
1.供給牛奶、母奶以外之其他食物,使適應新食物。
2.供為斷奶之準備。
3.供給除母奶、牛奶以外之營養。
(二)副食品添加之原則:
1.新食物每次只添加一種,適應後再加另一種。
2.新食物添加量由少漸增。
3.新食物添加後注意皮膚與大便情形。
4.最好讓寶寶養成先吃固體食物再喝奶水的習慣。
5.口味以清淡(鹽盡量少)不油膩為原則。
為寶寶添加副食品: 常見的問題
在小兒科門診及健兒門診中,發現很多父母面臨添加副食品的問題;很多因營養及腸胃的問題而來求診的父母,常常不知道問題出在副食品的添加。到底副食品何時該添加,要添加什麼,要注意些什麼事情呢?
1.添加副食品的年齡:
副食品添加的年紀一般以四到六個月為原則。最小不要小於四個月,因為腸胃道吸收功能、及免疫功能都未成熟,並不建議添加任何食品。最晚也不要超過六個月以上。因為一歲以上的飲食習慣就要進展到以一般食物為主食,牛奶為副食的階段(一日二至三次),如此才能符合日漸增加的營養需求,利用6-12個月這段至少半年的時間來訓練食物的轉換,才有辦法達到這個目標。
2.副食品添加原則:
1.一次添加一種新食品,且應從少量開始。濃度由稀變濃,適應後(一般是一星期後)再添加新的食物。
2.每吃一種新的食物時,應注意嬰兒大便及皮膚症狀;如有腹瀉及皮膚出疹等情形,最好暫停這種副食品,改由其他副食品開始添加
3.一開始的可先將米粉或麥粉加在牛奶中,但漸漸的要調成糊狀以湯匙餵食。
3.添加副食品的順序:
添加副食品有一定的順序,六個月前可添加蔬菜汁及果汁,以及米粉、麥粉;漸進到糊狀(果泥、菜泥、米糊、麥糊、蛋黃等等),這些食品適應後,在約七至十個月大後,包括各種肉類,肉鬆豆腐等都可以吃 。量以漸漸增加為原則。慢慢的可以將一餐、兩餐完全以副食品代替。
4.添加副食品的好處:
1.為寶寶將來轉換成固體飲食做準備。一歲以後的營養需求,光靠牛奶是不足夠也不均衡的。
2.訓練咀嚼與吞嚥的功能,進一步可強化臉部肌肉,有利於語言的學習。
3.對於便秘、及胃食道逆流引起的嘔吐都有改善的效果。
4.避免營養不良或肥胖。
5.副食品添加的常見問題:
(1)大便的性狀改變:
由於便便的次數及性狀會依飲食成份,及寶寶腸胃成熟的速度有所不同,因此在添加副食品時常會有些許的便便性狀改變,這是不需擔心的,從一天多次到兩天一次都屬正常範圍。
(2)便秘
以下情況表示寶寶有便秘的現象 : 1) 大便很粗,解便時很用力很困難;2)大便成為一粒一粒羊大便;3)很多天才解一次大便;4)大便時肛門有血絲出現。便秘的成因是纖維及水份攝取不足,另外個人體質也影響到便秘的發生。由於牛奶不含纖維素,因此很喝奶的孩子容易便秘,開始吃副食品之後,大多數便秘會改善,尤其吃了果菜類食品後會改善;
治療便秘的原則依序如下:
1).飲食調整
2).肛門刺激 (可用肛溫計配合凡士林輕輕刺激肛門內外)
3).軟便藥物
4).甘油灌腸
便秘會引起食慾不佳,也會使體重生長較慢,因此應儘早解決便秘的問題。
(3)過敏疾病
很多父母因為擔心過敏的問題,而不敢添加副食品,其實依據研究報告,如果因父母或兄姐有過敏症狀,要降低寶寶過敏的機會,將副食品添加的年紀,從四個月延到六個月開始就可以了,太晚添加副食品,除了延後正常營養的攝取時機外,寶寶也較不容易接受新的食品,如果到了一歲以上才開始添加副食品,孩子常常抗拒得很厲害,就需要花很常的時間才能進入正常的飲食習慣了。
(4)喝母乳的孩子如何添加副食品?
餵食母乳的寶寶,添加副食品時,直接以湯匙、杯子餵食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別訓練用奶瓶餵食。
(5)大便中出現菜葉
青菜、蘿蔔等食品常常會」原封不動」出現在大便中,這是正常的現象,並非消化不良,可以放心繼續餵食。
(6)不願吃副食品
寶寶有時會不願吃某樣副食品,這時可暫時以其他食品替換,過一段時間後再試,不需強迫,也避免將焦慮的情緒感染給寶寶,讓寶寶吃東西輕鬆愉快為原則。
(7)可否添加鹽等調味料
一開始添加副食品時,為避免寶寶吸收過多的鹽份,無法排泄,因此不特別加調味料;但當寶寶已經漸漸進入正常飲食,則少許的調味料是可以的。原則上給寶寶的食物以不要過鹹或過甜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