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20大頂級神功絕技,排名不分先後(圖)
斗轉星移VS禽龍功:斗轉星移出自《天龍八部》。金庸武俠中一門神奇武功,由慕容龍城所創,慕容博、慕容復皆擅,借力打力之技,不論對方施出何種功夫來都能將之轉移力道反擊到對方自身。出手的人武功越高則死法越是巧妙。真正的功夫所在,將對手兵刃拳腳轉換方向令其自作自受,道理全在「反彈」兩字。擒龍功乃丐幫失傳百年的神功,直到蕭峰練成。乃世上少有的隔空取物且攻擊威力巨大的神功,可無視所取之物重量,隨意取來攻擊敵人,使敵人防不勝防。
九陰真經:出自《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金庸小說中虛構的武學秘籍,威力極強大也最富盛名的武學秘笈,武林中人無不想爭奪的至寶。書中所載內功、輕功、拳、掌、腿、刀法、劍法、杖法、鞭法、指爪、點穴密技、療傷法門、閉氣神功、移魂大法等無所不包。只要練成其中任何一門即可獨步武林。除創始人黃裳,練得最全的是郭靖和周伯通;此外洪七公、歐陽鋒、一燈、梅超風、黃蓉、楊過、小龍女、周芷若等皆修練過。
小無相功:出自《天龍八部》。逍遙派的一門內功,威力強大。其主要特點是不著形相,無跡可尋;只要身具此功,再知道其他武功的招式,倚仗其威力無比,可以模仿別人的絕學甚至勝於原版,沒有學過此功的人很難分辨。道家的武學之精華。逍遙子、李秋水、鳩摩智、虛竹都會此功。
九陽神功:出自《倚天屠龍記》。在《神鵰俠侶》結尾處由覺遠大師說明,這是夾在《楞伽經》由達摩祖師親手書寫的一部經書;在新版中作者變成斗酒僧。九陽真經上的武功。尤其練到最後大關,須熬過全身燥熱自焚之苦,打通所有幾百個穴道。練成後內力自生速度奇快,普通拳腳也能使出絕大攻擊力;防禦極強,自動護體功能反彈外力攻擊;療傷聖典,專門克破所有寒性和陰性內力。練成的有覺遠、張無忌;未成的有張三丰、郭襄、無色禪師。
降龍十八掌:出自《天龍八部》與射鵰三部曲。招式名稱取自《周易》。在金庸小說中它無愧巔峰外功;新版更被稱為天下第一掌;三聯版號稱天下第一陽剛掌法。世紀新修版中,降龍十八掌原名降龍廿八掌,由丐幫幫主蕭峰將28掌刪減修訂為18掌,去繁就簡,更顯精要,威力非但不弱,反而有所勝出,成為武林中威震天下的高明武學;後由義弟虛竹代傳,由此世代傳承。乃丐幫鎮幫神功,與打狗棒法齊名。蕭峰、洪七公、郭靖都以其聞名江湖。
北冥神功:出自《天龍八部》。逍遙派頂級武功,逍遙子創立,無崖子繼承,虛竹、段譽都練過,類似吸星大法、化功大法,但與其邪力有本質不同。段譽的北冥神功專吸敵人內力為己所用,兩條大漢的內力一盡,天生膂力也即無用,兩人委頓在地,形如虛脫;他內力愈強,北冥神功吸力也就愈大,這時再吸嚴媽媽的內力,那隻片刻之功。北冥真氣特性防禦力超強。
乾坤大挪移:出自《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在中原明教總壇崑崙山光明頂禁地習得,後陽頂天、楊逍也會,是金庸吸取道家哲學思想創出的一門武學。功法源自波斯明教,乃鎮教之寶。分7層境界,悟性高者修習,第一層需7年,第二層加倍,如此愈發困難,秘笈作者本人只練至第六層,習至第七層者實古往今來第一人。包括9功能,激發人體極限、集武功道理大成、製造對手破綻、積蓄勁力、粘住掌力、牽引挪移敵勁、轉換陰陽二氣、借力打力等。
六脈神劍:出自《天龍八部》。乃大理段氏最高武學,由開國皇帝段思平所創,練至最高是段譽,枯榮大師、段正明、本參、本觀等也練過。含於指尖的內力隔空激發出去,使其以極高速在空中運動(區別於隔空點穴)。其做架簡單,功效卓著,感應強烈,均為首屈一指。久習可得奇效,達到指劍的境界。即指力所能及的地方,有如有一柄無形的劍,無論橫掃或虛指均可傷敵。運用人體自然採收氣能力,可迅速開發人體潛能,亦為內功打下深厚基礎。
天山折梅手:出自《天龍八部》。逍遙派高手天山童佬的絕學,虛竹曾賴以成名。一共包括3路掌法、3路擒拿法,即6路武功,天下任何招數武功都能自行化在其中。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包含了逍遙派武學的精義。掌法和擒拿手之中含蘊有劍法、刀法、鞭法、槍法、抓法、斧法等諸般兵刃的絕招,變法繁複。必須內力深厚人士才可練習。如果武功低級人士誤練此功,會經脈氣息大亂,嚴重可癱瘓。
獨孤九劍:出自《神鵰俠侶》《笑傲江湖》。為獨孤求敗所創,其傳人有楊過、風清揚、令狐沖等。以無招勝有招,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打遍天下無敵手。獨孤求敗生平欲求一對手讓自己回守一招而不可得,最後埋劍空谷,煢煢了此一生。種種變化,用以體演總訣,共有360種。可破刀、破劍、破槍、破鞭、破索、破掌、破箭、破氣。
黯然銷魂掌:出自《神鵰俠侶》。楊過自創掌法,共有17招。楊過自與小龍女在絕情谷分手,武功日長,數年之後,除了內功循序漸進外,別的無可再練,心中思念小龍女,漸漸形銷骨立。一日在海邊悄立良久,百無聊賴之中隨意拳打腳踢,輕輕一掌便將岩石打得粉碎。他由此深思,創出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與尋常武功大異,厲害之處,全在內力。他將這套掌法定為此名,取的是江淹別賦中那一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之意。
天山六陽掌:出自《天龍八部》,逍遙派武功。舉重若輕,瀟洒如意。共分多少招式並不清楚。天山童姥只教了虛竹9種,故至少有9招。而從原文「石壁上天山六陽掌之後的武功招數虛竹就沒學過」來看,顯得遠不止9招。其中的「六」字其實代表易經中的陰數,故也可稱「天山陰陽掌」。此掌法威力極大,與白虹掌力俱是逍遙派最高深掌法,且出掌之時左右雙掌可各運陰陽不同的內勁,且與「生死符」相生克,可用此功化解體內的「生死符」。
易筋經:出自《天龍八部》,游坦之因習得易筋經自我療傷排除體內冰寒劇毒。傳說天竺和尚達摩為傳真經,隻身東來,一路揚經頌法,後落跡於少林寺。達摩內功深厚,在少林寺面壁禪坐9年,以致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達摩會意後,留下兩卷秘經,一為《洗髓經》,二是《易筋經》。《洗髓經》為內修之典,歸慧可,未傳於世;《易筋經》為外修之書,留於少林,流傳至今。其實是本按摩教程,氣功中的一種。一說創始人是天台紫凝道人。
先天氣功(蛤蟆功):出自《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歐陽鋒一門極厲害的功夫,歐陽克、楊過也會。歐陽鋒兄弟困於天山白駝山谷,於絕望之際得五毒真人姜太虛所留五毒奇經,一陣狂風吹走其中5頁羊皮紙僅得7頁,據此練成一身絕技。發功時蹲在地下,雙手彎與肩齊,嘴裡發出咯咯叫聲,宛似一隻大青蛙作勢相撲。此功純系以靜制動,全身蓄勁涵勢,蘊力不吐,只要敵人一施攻擊,立時便有猛烈無比的勁道反擊出來。此功唯一陽指可破。
太極拳:出自《倚天屠龍記》。武當派祖師張三丰百年參悟的上乘武學,融合了道家哲學,無論從招式和內涵都幾乎完美了。而且太極拳可能是所有武功里唯一一個練不成的武功,就連張三丰都不敢說窮盡其奧秘。所謂練不成就是說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唯有中庸和諧陰陽調和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七傷拳:出自《倚天屠龍記》。崆峒派傳世絕頂武功,後來明教金毛獅王謝遜奪得《七傷拳譜》古抄本,終於練成。此拳法出拳時聲勢煊赫,一拳中有7股不同的勁力,或剛猛或陰柔,或剛中有柔或柔中有剛,或橫出或直送或內縮,敵人抵擋不住這源源而來的勁力便會深受內傷。謝遜曾以此拳擊斃少林神僧空見大師。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所謂「七傷」,便是這7種傷害。須內功達到很高深的境界,練了才會對身體有好處。
少林七十二絕技:出自《天龍八部》。玄悲、慕容博會大韋陀杵,黃眉僧、慕容博會金剛指,玄渡、鳩摩智會拈花指,鳩摩智會多羅葉指,鳩摩智會無相劫指,玄慈會大金剛掌等。據《少林拳譜》記載,少林寺原有36硬功36柔功,又稱36外功36內功,均在少林門中秘傳,但無詳細文字記載。現在所說的「少林七十二藝」通常被認為是少林功夫的總稱,與「擂台」、「機關木人」等常在傳說和近代的武俠小說中被稱作神功。
生死符:出自《天龍八部》。逍遙派靈鷲宮天山童姥所用的一種暗器,中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受制於他人,故名生死符。暗器手法以水酒倒用內力凝結成冰,是利用酒、水等液體,逆運真氣,將剛陽之氣轉為陰柔,使掌心中發出來的真氣冷於寒冰數倍,手中液體自然凝結成冰。「但覺傷口處陣陣麻癢,又是針刺般的疼痛,直如萬蟻咬齧」。
凌波微步:出自《天龍八部》,是逍遙派的獨門輕功步法,無崖子、段譽、慕容博皆會。以易經八八六十四卦為基礎,使用者按特定順序踏著卦象方位行進,從第一步到最後一步正好行走一個大圈。此步法精妙異常,習者可以用來躲避眾多敵人的進攻。此外凌波微步每踏出一步,都與內力息息相關,決非單是邁步行走而已。若無內功根基之人,將凌波微步強行走將起來,會造成自絕經脈的危境。
少林大力金剛指:出自《倚天屠龍記》。少林武功絕技之一,從七十二藝中單獨列出來,可見非比一般。連金子都能捏碎,捏骨頭就像捏齏粉一樣,想必不必一指禪、二指禪、九陰白骨抓什麼的遜色。屬於南少林之6大功夫,大力金剛功之大力金剛掌、大力金剛指。阿三的大力金剛指不但指破空性,更打得張無忌四處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