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不得不愛新加坡的48個理由

@ 2016-01-25

1 Singlish

許優美(官委議員/演員):當我在國外,聽到有人用我熟悉的Singlish在交談時,我馬上知道他們是新加坡人。我很喜歡憑這種方法去辨認出自己的同胞。

2 滑鐵盧街/奎因街

連宗誠(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執行理事長):新加坡多元文化和宗教和諧共存,是我最感自豪的。你根本無法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找到像滑鐵盧街(Waterloo Street)或奎因街(Queen Street)一樣的地方,這裡有佛教和興都教廟宇,也有天主教、基督教和猶太教堂。

3 美麗的ECP夜景

莊米雪(演員/導演):我喜歡中央商業區(CBD)從ECP開往樟宜機場的路段,在濱海灣花園一帶的夜景,美得有時會讓我有想哭的衝動。

4 新加坡護照帶來的便利

陳奐仁(在香港發展的本地著名音樂人):因為工作需要,我時常得飛到不同的國家。持有新加坡護照,讓我到很多地方都無需簽證。

5 快速發展

方國威(新加坡擊劍總會兼現代五項總會會長):我喜歡看我們的國家快速發展、快速蛻變的那種節奏。

6 樟宜機場

許優美:我為我們具世界級水平的樟宜機場感到自豪,近乎無可挑剔。我們的機場或許也是全世界唯一會讓不搭飛機、不接飛機的人,特地前去用餐和溫書的機場。

7 安全

余福金(活躍樂齡理事會主席):在國外許多城市,隨時可以聽到警車發出的警笛聲,讓人感到不安。新加坡就安全得多。晚上走在大街小巷都讓人安心。

8 Bak-chor-mee/Mee-pok-tah

莊米雪:不少人認為海南雞飯和辣椒螃蟹是最能代表新加坡的美食,但我認為,肉脞面(Bak-chor-mee)和魚圓乾麵薄(Mee-pok-tah)最能代表新加坡。

9 政府住屋

葉偉強(本報記者):「公共住屋」在許多國家城市是「貧民窟」的代名詞,但在新加坡,公共住屋卻是大家爭著要買、住得自豪的住屋。

10 四季如夏

陳奐仁:新加坡的氣候沒有很大的變化,我可以天天穿T恤出門,非常輕鬆自在。

11 國民服役

方國威:在軍中與同僚建立起的友誼是非常珍貴的,有機會保護家園其實是一種榮耀,所以,當年我自願延長服役期。

12 美食之都

余福金:不必出國,也能在新加坡找到各個國家的美食,連冷門的尼泊爾餐也有。從便宜的小吃,到世界頂級的料理,都能在新加坡吃得到。

13 組屋區的活力

歐生優麗(Eunice Olsen,womentalktv.asia創辦人):組屋區是非常有活力的地方,無論是咖啡店、濕巴剎,或是雜貨店,都是充滿生活氣息的地方。

14 新加坡人的慷慨

連宗誠:新加坡人看到別人有需要時,都很樂意伸出援手,慷慨解囊,也很願意幫助弱勢群體。

15 魚尾獅

姚懿珊(凱渥演員):我有一些外國朋友瘋狂愛上魚尾獅,和魚尾獅有關的一切他們都喜歡。我也被他們影響。

16 有效率的醫院

余福金:我們在醫院急診部門等上4小時,就會諸多埋怨,但是,外國人卻會對我們的效率感到驚訝,因為就算在最先進的國家(如美國),醫院急診部通常也要等上8小時。

17 舊式店屋

許優美:在如切和加東一帶,有不少五彩繽紛的舊式店屋,懷舊氣息濃厚,每當有外國朋友來新加坡時,我都會帶他們去那裡參觀。

18 紙巾文化

莊米雪:新加坡人實在很有創意,一包紙巾,用途很廣,到小販中心還能成為霸位的工具。

19 小販中心

陳奐仁:在先進的新加坡,還是處處可以找到食物便宜、好吃又衛生的小販中心。不像一些國家的街邊美食,讓人擔心衛生問題。

20 休閒去處多

李騰(新公民/Left Profile藝人):閒來無事要出去走走,可以到濱海灣、聖淘沙或東海岸,晚上如果要和朋友喝酒聊天,可以到克拉碼頭去,一點都不悶。

21 交通便利

陳奐仁:新加坡的公共運輸系統應該是世界上規劃得比較好的,無論是便利度或交通費方面,都做得不錯。

22 本土電影

莊米雪:如果有外國人想要了解新加坡文化,我認為,他們應該觀看本地電影。通過本土電影的主題、語言、幽默元素,很快地就能了解新加坡社會。

23 榴槤

范文芳(凱渥藝人/國際影星):新加坡的熱帶水果多樣化,我最喜歡的就是「水果之王」榴槤。

24 多重面貌

方國威:新加坡雖然小,但是走到不同的地方,都會有不同的面貌。有比較舊的地區,例如牛車水,也有新發展的地方,比如濱海灣,而鄰里組屋區又是不同的景象。

25 到處是花園

余福金:在鋼骨水泥森林中,我們不難找到美麗的花園。我們有鄰里公園,有公園連道,有植物園,有濱海灣花園,到處都有綠意。

26 新加坡人

余福金:關於這點,其實是相當矛盾的。對外國人來說,新加坡人是友善、有愛心的,但是,新加坡人對待彼此又好像不怎麼禮貌。無論如何,新加坡人始終是我熱愛新加坡的原因之一。

27 雙溪布洛

歐生優麗(Eunice Olsen):新加坡在保留自然生態方面是有做出努力的,雙溪布洛(Sungei Buloh)濕地保護區就做得很好。我喜歡這裡的寧靜。

28 有機會觀賞各類演出

葉偉強:無論是國際音樂劇或本地劇團製作的舞台劇、大小演唱會、各種演奏會,什麼形式的表演都好,本地觀眾都有機會觀賞到。

29 環境清潔

葉偉強:無論你到過比我們落後或比我們先進的國家,你都會認同,跟別人相比,新加坡算得上是乾淨的。

30 新加坡的味道

李慧萍(公關):我喜歡新加坡的味道。說起來很抽象,就是下雨天空氣中那股清涼、帶點鹹味,又帶點泥土和青草味的香氣。我也喜歡每天早晨6時打開窗戶嗅到的味道。

31 矛盾

楊君偉(媒體人):無可否認,這個環境允許我大展拳腳,可是,又讓我感覺它的空間狹小,正是這種拉扯著的互相矛盾,讓你產生愛恨不分明的感受。外國人面前捍衛她、本地人之間挑剔她。

32 年輕有爆發力

李高豐(講師兼繪本畫家):我愛新加坡的年輕,還沒到50歲,充滿著各種可能性,蘊含著無限的爆發力。

33 新生水

陳靜寧(學生):新加坡雖然沒有天然資源,卻發明了不少技術來解決自己「先天不足」的問題,例如,讓新加坡人感到自豪的新生水(NEWater)。

34 路標和指示牌

鄺會芬(travelerfolio博客) :在新加坡不必擔心會迷路,因為這裡的路標和指示牌都列得很醒目清楚。

35 能創造奇蹟

雷慧媛(學生):新加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什麼都沒有,卻什麼都做得成,就喜歡新加坡的這份神奇,可以創造奇蹟。

36 喂貓

薛志偉(SUPERADRIANME編輯) :我有一些朋友經常會把貓食帶在身旁,看見有飢餓的流浪貓時,他們就會把貓食拿出來喂貓兒。看了很感動。

37 怕輸精神

歐倩慧(自由撰稿人):怕輸,並不是沒有好處的。因為怕輸,我們才會積極進取,什麼都要求做到最好。或許也因為我們怕輸,今天才這麼繁榮。

38 人人都能成功

林安娜(電台DJ):在新加坡,男女的社會地位平等,無論是窮困人家或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在社會上,只要你有才華,就會成功。

39 幸福感

林國豪(電台記者):每天寫新聞、看新聞,這才發現原來生長在新加坡有多幸福。我們或許對當下有抱怨,但走出國門,又會情不自禁想念這片國土,之後又繼續埋怨。我想,能抱怨其實也是一種幸福。

40 積極推廣藝術創作

張詠中(電影《真相》的導演):新加坡的經濟穩定,政府在追求經濟增長時,也不遺餘力地推廣藝術和創作。

41 沒有天災

鄺會芬:喜歡新加坡的安全,生活在這裡不必擔心發生天災。

42 購物商場多

薛志偉:新加坡幾乎每個地區都有購物商場或鄰里商場,要買東西時,非常方便,選擇又多。

43 回憶

黃溫景(Table Manners餐館的創辦人):這些年來,雖然新加坡的變化很大,但我們還是可以在這裡找到我們熟悉的地方,很多地方還是留有我們的回憶。

44 機會之都

黃有成(濱海藝術中心駐館藝術家):在成為藝術家之前,我遇到了種種阻礙,慶幸的是,這裡是個「機會之地」,濱海藝術中心給了我許多演出的機會,還讓我有機會和澳籍聲樂導師雅曼達歌利菲(Amanda Colliver)學習。

45 充滿希望

白全成(本報編輯主任):能順應各種變幻莫測的局勢,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似乎沒有事情是做不到的。

46 新加坡的夜

李慧玲(本報記者):有很多地方的夜晚雖然比新加坡精彩,但卻不比新加坡安全。新加坡的夜,既精彩又安全,走在街上不必擔心遭遇罪案,肚子餓了,半夜也找得到東西吃。

47 家人

陳家俊(講師):家人與朋友都在新加坡,生於斯,長於斯,怎能不愛新加坡?

48 家

范文芳:我愛新加坡的理由是,新加坡是我的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