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掏空所有家底將技術交給中國:但最氣憤的居然不是美國?

@ 2016-01-24

圖片為1998年,在西方國家和俄羅斯聯合監督下,進行拆解的烏克蘭空軍圖-160戰略超音速轟炸機,據了解,上世紀90年代初期,烏克蘭從蘇聯各加盟共和國體系中獨立出來,但大量蘇聯核武器、常規武器裝備和大量軍事設施遺留在烏克蘭,包括數千枚核彈頭、200多枚巡航飛彈、17架圖-160和36架圖-22M3戰略轟炸機。這對烏克蘭來說既是新生國家的禮物,也是一個「甜蜜的煩惱」,因為烏克蘭不需要大量的戰略轟炸機和洲際核飛彈,而且在美國和俄羅斯的壓力下,烏克蘭也不敢保留自己的核力量。

【鷹眼圖說軍事 鷹眼快評欄目第252期】1994年,迫切需要戰略遠程轟炸機的中國派出一個秘密代表團與基輔方面接觸,希望從烏克蘭引進技術。關於技術引進的談判非常順利,不過就在中烏雙方達成協議的前夕,西方與俄羅斯從一個東方國家大使館得到了消息,當時的俄羅斯媒體形容:「將前蘇聯的戰略遺產轉移到獨立國協以外的國家,簡直就是對獨立國協和俄羅斯的犯罪」,為了阻止中國獲取烏克蘭的戰略轟炸機,這個東方國家敦促美俄拿出效率來及時扼殺中國的武器引進計劃。當時,俄羅斯和美國本來對如何處置烏克蘭境內核武器,和其他常規武器長期討價,還價扯皮了很久,誰也不願意讓步,但此事一出美俄迅速達成協議,加速推進烏克蘭無核化進程,而那個神秘的「告密者」就是日本。

美俄要求,烏克蘭立即無條件銷毀一切可以運輸和搭載核武器的運載具,這其中也包括數十架轟炸機,怎麼辦?眼看引進計劃要被美俄雙方聯合扼殺,中方代表團和工作組開始新一輪行動。據當時參與引進烏克蘭人才和兵器技術的工作人員回憶,此時,經過中方工作組討論,決定退而求其次,避開美俄緊盯的戰略轟炸機、洲際核飛彈等敏感武器,避其鋒芒,將烏克蘭遺留下來的遠程巡航飛彈、艦載戰鬥機、綜合電子戰系統、大型運輸機、航空母艦、大型破冰船和綜合補給船以及各類型發動機作為主要引進對象,不謀求必須引進實物。

可以以設計資料、設計人員和工程師入手,進行人才和技術的「雙引工程」。按照這個既定目標,中方工作組分為6個項目組分頭行動,在基輔、雅爾達和哈爾科夫等城市進行同步公關,一舉拿下中方規劃的90%的技術引進項目。據美國《航天航空報道》撰文稱,由於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大量的軍工企業失去訂單,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生活受到巨大打擊,而中國從1992年至2002年這十年間,通過烏克蘭「雙引工程」從該國引進了大約8700名技術人員,包括從烏克蘭引進了整套巡航飛彈生產工廠的全部技術資料和主要技術人員,通過10多年的技術「淘寶」,烏克蘭的高級軍事技術幾乎被中國吸干。

可以說,沒有從烏克蘭引進的燃氣輪機,就沒有052C和052D飛彈驅逐艦,沒有烏克蘭的T-10K艦載原型機,就沒有中國海軍的殲-15,沒有烏克蘭的瓦良格號航母,就沒有今天的遼寧號。不過,烏克蘭對中國的慷慨讓一些國家很不開心,俄羅斯不高興是因為同為武器出口的競爭對手,俄方當然不願意讓烏克蘭低價傾銷壞了他人好事,日本和美國不高興,大家就心知肚明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