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毛主席是情侶,可她家人嫌貧愛富,強迫他們分手

@ 2017-07-30

偉大領袖毛主席一生中共有四段婚姻,最出名的是後三個,

與楊開慧結婚,然後娶賀子珍,最後與江青結合。毛主席的第一個妻子叫羅大秀,是毛主席的表姐,嫁給了當時只有14歲的毛澤東。毛澤東追求新世界,不喜歡這段由父母包辦的封建婚姻,很快就結束,併到城裡讀書去了。

如果不算羅大秀,很多人都認為毛主席第一次甜蜜的愛情是與楊開慧那轟轟烈烈的感情。實際上,在認識楊開慧之前,毛主席還曾和一位不遜於楊開慧的才女發生過甜蜜愛情。毛主席與這位才女是真愛,可她的家人卻瞧不起毛澤東,硬生生把一對情侶給拆散了。

這位才女名叫陶斯詠。

陶斯詠比毛澤東小三歲,生於1896年,也是湖南湘潭人,後遷居長沙。毛澤東出身一個富農家庭,其父毛順生本是個農民,靠自己的聰明智慧,置辦了二十多畝地,買賣牛隻豬羊,甚至還發行過股票。毛家的小日子在當地算是不錯的,但和長沙陶家是完全沒法比的。陶家是長沙有名的大戶人家,家裡有花不完的錢,陶斯如是陶家的千金寶貝。

像陶斯如這樣的大小姐出身,在民風相對比較開放的民國初年是有條件接受良好的教育的,而且陶家本就是大富香書之家。這一點從陶斯詠的名字可以看出,陶斯詠的名字出自《禮記·檀弓下》: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猶斯舞,舞斯慍,慍斯戚,戚斯嘆,嘆斯辟。

而這家恰好姓陶,所以陶家直接從《禮記》中的「陶斯詠」給女兒命名,可見這一家人的文化底子是非常紮實的。

陶斯詠在20歲時進入著名的女校——周南女中讀書,能考進這所學校的,都是當時一流的女精英,將來註定要做一番不遜於男兒的大事業的。看看陶斯詠三個著名同學就知道了,一個叫向警予,一個叫蔡暢,一個叫楊開慧。

畢業後,陶斯詠加入了代表年輕人進步思想的新民學會,同行的還有向警予,而推薦陶斯詠入會的,則是毛主席未來的岳父楊昌濟。在新民學會,陶斯詠認識了毛澤東。

一個是巾幗豪傑,一個是當時已被很多人認定將是不世出之英雄的毛澤東。

因為陶斯詠太美麗了,又學通古今,思想解放,是當時著名的才女,追求者甚眾。毛澤東英雄蓋世,又兒女情長,在二人共辦文化書店的時候,對陶斯詠自然就產生了美好的感覺。不過在當時,毛澤東是不太顯眼的,因為他的經濟條件不好。

毛澤東家裡雖然是富農,但毛主席看不慣家裡的封建作派,早就與父親鬧翻了,獨自出來生活。沒有了家裡的經濟支持,毛澤東在外面過的非常艱苦。再加上毛澤東胸懷天下,志吞八荒,於個人穿著是不太講究的,有時袍子很久也沒有洗,一看這人就沒錢。而當時追求陶斯詠有很多追求進步的富家少爺,但陶斯詠又豈是貪圖虛榮的人?她看中的不是人的外在,吃什麼穿什麼,而是他想什麼做什麼。

毛澤東這樣的人物,站在人群中就是鶴立雞群,氣質太突出了。所以陶斯詠對毛澤東也越來越有好感。毛澤東開辦書店遇到經濟上的困難,陶斯詠二話不說,立刻拿出來十塊大洋資助毛澤東。

在當時追求陶斯詠的人中,陶斯詠左挑右選,只剩下兩個競爭者,一個是彭璜,一個是毛澤東。毛澤東在離開長沙到外地時,曾經至少五次給陶斯詠寫信,表達自己對她的愛慕之情。陶斯詠對毛澤東越來越欣賞,1921年,陶斯詠來到南京金陵女子大學學習,當時的毛主席正好在上海參加開天闢地的黨的一大會議。會議結束後,毛主席帶著五十銀元的返鄉費來到南京來看望陶斯詠。在這期間,陶斯詠最終下定決心,選擇了三湘才子毛潤之,她相信毛澤東能給她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

毛澤東和陶斯詠天作之合,本來可以成為風雲大時代的革命伴侶,可陶斯詠是大富之家,她的父親看不上當時窮困潦倒的毛澤東。陶斯詠是陶家的千金大小姐,要嫁,也應該嫁給巨宦名將,怎麼能跟窮小子毛澤東受苦呢。

同樣看不上毛澤東的,還有陶斯詠的哥哥。陶家父兄對陶斯詠選擇毛澤東表示強烈反對,具體反對意見,無非是毛澤東太窮了,配不上你,再看毛澤東像個文弱書生,將來怎麼能成大事呢。在家人的極力反對下,陶斯詠拗不過他們,只好忍著感情上的痛,與毛澤東分了手。從此,她與毛澤東天各一方,在為自己的人生奮鬥著。

陶斯詠沒有像她的同學向警予、蔡暢一樣走上革命道路,而是選擇同樣為革命有貢獻的教育。陶斯詠著重在江南各地辦學,而且只辦女子學校,喚醒廣大婦女掙開封建思想的枷鎖,為要自己而活。也許是陶斯詠看破了人生,她與毛澤東分手後,沒有再談戀愛,直到1931年,35歲的陶斯詠在上海孤獨地的離開人世。

陶家人在強迫女兒與毛澤東分手時,無論如何想不到,他們所瞧不上的窮小子毛澤東在二十年間做了怎樣驚天地動的偉大事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