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 深度解析適合自己的騎乘姿勢!

@ 2016-01-24

(BicycleClub提供)

Topic 1什麼是運動動作特性?以脊椎的使用方式分成4種!

騎乘姿勢有4種類型,大致上分為彎曲背部時較能施力的人,和背部挺直時較能施力的人,而依據騎士不同的身體特性,會有相對適合的動作。依照平澤秀司老師以「SPEC」(運動動作特性)為基礎的肢體療法,動作特性有數種,以自行車來說分成「S」、「直」、「曲」、「反」4種,這是透過脊椎的使用方式來分類,也是為何會有各種不同後背使用法的緣故。不同的動作特性會有合適的身體使用法,藉由採取適合自己的方法,就能更容易發揮肌力,擴展可動域;相反地,如果採取不適合的方法,就會難以施力、變得僵硬,若勉強還可能造成疼痛。

(BicycleClub提供)

Topic 2了解自己的「動作特性」

要學習適合自己的騎姿,第一步就是診斷動作特性。先躺在地板,請同伴幫忙抬腳來做診斷。

(BicycleClub提供)

Check 1以肩胛骨的前‧後姿勢來確認

在這個測試中,要調查「肩胛骨在前」或是「肩胛骨在後」哪裡個比較好活動。比較在不同的肩胛骨位置時,腳的上抬容易度。先以肩胛骨在前的姿勢上抬腳,再以肩胛骨在後的姿勢上抬。

肩胛骨在前,腳比較容易上抬就是「S」或「曲」型;肩胛骨在後,腳容易上抬就是「直」或「反」型。如圖,手臂呈現「向前對齊」的狀態仰躺,就是肩胛骨在前的姿勢。為了使肩胛骨移到前方,要特別注意肩膀有沒有離開地板。而以「打開手臂」的狀態仰躺,這是肩胛骨在後的姿勢。為了讓肩胛骨移動到後方,要特別注意肩膀有沒有確實貼平地板。

Check 2以股關節的內旋‧外旋來評估這個測試是使股關節向內側(內旋)與外側(外旋)旋轉,再將膝蓋恢復成朝上狀態,藉由腳上抬的容易度,檢視腳迴轉的方向。另外,同伴要在腳沒有抬得太高、膝蓋彎曲前來進行評估。如果是內旋,腳抬高角度較大,就是「S」或「直」;反之就是「曲」或「反」。

注意事項:

1.不出力,隻請同伴幫忙抬腳,受測者絕不可施力。

2.膝蓋上抬時,確認膝蓋骨是否朝上。3.要在膝蓋彎曲前評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