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聲明:本文為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不過歡迎大家轉發到朋友圈~麼麼噠~
他長著一張全香港最敢言的嘴巴、一雙全香港最犀利的眼睛、一副全香港表情最突出的面孔;他容易全心緊張地陷入角色,也善於從容灑脫地從中跳出;他喜歡看似無心地大放厥詞,卻能讓你在其中品到一點真理的味道;他亦正亦邪,亦熱情亦冷酷,亦強悍亦內斂。他就是黃秋生——一個拍過無數部爛片的好演員,一位錯綜複雜的結合體。
曾經只演四個角色:警察、黑社會、色情狂和變態
都知道三級女星青春易逝、命途多舛,三級男星也很少有人是自願淌這趟渾水,若不是初出道身不由己,便是為了賺錢。除去部分日後成功「洗白」,更多人和大部分艷星境遇相似。
儘管男星比女星較易洗去「污底」,穿上衣服、換個角色,還能做女粉絲心中的「好男人」,很多轉型成功的男星對於入行之初的往事仍然「不堪回首」。
港台拍過三級片的男星不少,包括張國榮、鄭浩南、吳鎮宇、方中信、吳啟華、任達華、陶大宇等等都有拍過三級片的歷史。而其中拍三級片拍到金像獎影帝的,只有黃秋生。
1993年他在電影《人肉叉燒包》中精彩絕倫、神形兼備的變態演出讓人至今心驚膽寒,憑著這他在這部戲中的精彩表演,他被稱為華人世界的霍普金斯。
與現在混血帥哥受追捧的情形不同,80年代的香港影壇,混血面孔並不受青睞。當不了主角,黃秋生最初很長一段時間裡他演過的角色只有四類:警察、黑社會、色情狂和變態。有段時間,黃秋生很為自己的懷才不遇自憐自艾。「
黃秋生本名是Anthony Perry,父親是香港的英裔公務員。但四歲起完全與母親相依為命,改名為黃秋生。
四歲被父遺棄,拍三級片治童年陰影
出生於1962年的黃秋生是位私生子,父親是當年駐港的英國官員,在他六歲時,就不辭而別,為了生活,母親靠變賣家中雜物為生,四處打工,拉扯兒子長大。見慣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童年時的黃秋生,早早就明白這個世界裡沒有神話。
後來他媽媽想盡辦法把連中學都沒上成的黃秋生塞進了電視台的藝員訓練班,這個「開後門」之舉把他從悽慘的現實生活中拯救了出來。「走進訓練班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自己就應該干這行,因為它滿足了我從小以來的所有想像——我可以當警察,還可以當超人。」
這位如今的實力派老戲骨,剛出道時不僅是專攻文藝的英俊小生,更表演科班畢業的高材生。與現在混血帥哥受追捧的情形不同,80年代的香港影壇,混血面孔並不受青睞。有段時間,黃秋生很為自己的懷才不遇自怨自艾。
1985年,20歲剛出頭的黃秋生拍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影片《花街時代》。這是他初登銀幕之作,片中他扮演一位叛逆不羈、不明身世的混血兒,正如他自己的經歷。
和大多數三級男星一樣,沒有好電影拍,又要養家餬口,黃秋生選擇「下海」。但他自己也能想得開,覺得電影是有分級制度的,三級片也很正常。並且還找到一個積極的理由:克服童年陰影。
原來小學時候,黃秋生被老師體罰,讓他脫光衣服站在廣場中間,被一個年紀比他大的女同學看到,從此之後他就不停地做夢,為了克服這個陰影,他決定拍三級片。他認定擺脫陰影,就要超越自己最害怕的事情。
多年後黃秋生回憶道:「父親是英國人,那個年代在香港做高官。我經常想如果他在,我的命運會不會不是這樣?我應該會受很高的教育,但會變成一個很討厭的人。但他走了,在這樣的環境里我必須逼著自己改變自己。我真的是仙人掌,沒有辦法,一定要在沙漠裡成長。」
拍三級片不敬業,下半身工作上半身睡著
初拍三級片,黃秋生不覺得尷尬,因為他是近視,根本看不到別人在看自己,再加上拍到半夜,很多人都去睡覺了。雖然也會想到「以後別人看到我演這種片子怎麼辦」之類的問題,但黃秋生決定先把顧慮放一邊。「反正我就拍了,我只要過我自己的關口。」
看開了,過了關,拍三級也是份工作。
出演《聊齋艷譚續集:五通神》時,女主演恨恨嚮導演投訴,她穿上性感內衣挑逗黃秋生,他竟然睡著了。黃秋生一臉歉意的說:「早上十點多開工,拍到半夜好累,加上鏡頭只是見到我下半身,那張沙發又太舒服,就不知不覺睡著!」
踏進了這個圈子,黃秋生也偶爾嘗過黑幫人士「駐場」的滋味。一時間所有的片約都是三級片,都是一種角色。據說有時候會有一些「大哥」到現場去看他拍戲,還有一次有人送了個花籃到黃秋生家,寫著:「祝你身體健康」似像恐嚇。
他不能不拍,不僅是因為黑社會的壓力,還有行業的壓力——不拍,就會被人忘掉。於是他拍了「數不清的爛片」。
爛片王轉拍三級片,卻意外拿到影帝
1992年,導演邱禮濤找到黃秋生,邀請他擔任一部恐怖片的男主角。這部電影就是《人肉叉燒包》。黃秋生說,剛開始他根本不想接,「那麼恐怖,那麼賣弄血腥跟色情」。他根本就沒想到這部戲會受歡迎。
1993年《人肉叉燒包》上映以後,銅鑼灣的街頭掛起了一幅巨大的廣告,上面是面目猙獰的黃秋生和一籠熱騰騰的叉燒包。那年香港的叉燒包幾乎賣不出去。黃秋生走在街上,會有女孩子尖叫著逃走。
他更沒想到的是,憑這部戲他竟然當上了金像獎影帝。
那天我去頒獎現場,幾乎沒有人跟我打招呼,可能因為沒有人想到我會拿獎。我也沒有準備,我以為是劉青雲拿獎。
後來突然念了我的名字,我就上台,講完以後又到後台接受訪問,然後迷迷糊糊被推上車,去了一個派對……
我一個人拿著獎,出門口,在尖沙咀街頭走。打了個電話給導演,他說他也沒吃飯,正好也想看看那個獎的樣子,我們就去了一家小館子。
拿了人生第一個影帝頭銜的他,過了一個非常落寞的金像獎之夜。
一當影帝衰三年,無間道迎來人生巨變
成了影帝,黃秋生對劇本開始有要求,但香港一年能有多少個好劇本?第一年無片可拍,等到第二年,黃秋生開始反省,告訴人家「我還是拍爛片」,到了第三年開始慢慢有點戲,還是演變態。
有一天黃秋生坐在客廳里,看著那個獎盃。
「這個獎呢肯定是攔住我前路的一個標誌,因為它每天都提醒我,你是影帝。」
他把獎盃丟了出去,覺得把它丟掉了,就不是影帝了,就可以去尋找另外一個影帝。結果獎盃被媽偷偷地撿回來。
此後更傳出他被台灣大佬楊登魁「封殺」。不過,在運氣最壞的時刻,黃秋生也能安身立命,最終成就「爛片之王」。
他甚至還自己導過一部戲,可是環境、條件的配合不太好,拍出來就變成「爛片中的爛片」。
直到1999年,黃秋生憑《野獸刑警》第二次奪得金像影帝後,還立刻接拍了兩部三級片,一部是《勾魂噩夢》,另一部是《山狗1999》。
狄更斯在《雙城記》里的兩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從普通的三級片演員到「爛片」影帝,在香港演藝圈浸淫多年的黃秋生,與不計其數的優秀電影人合作過。多年的摸爬滾打,使他對這個圈子有著清醒的認識,他知道誰是好導演,清楚誰的片子有幾斤重,更明白自己下一步要怎麼走。
2002年,黃秋生迎來了他真正的轉型之作《無間道》。在這部作品中,他嘗試飾演正面警察角色。他在整部影片中的表演四平八穩、收放自如。因而,他獲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影帝稱號。
而在《頭文字D》里,他飾演周杰倫的父親,是一個經常叼著煙、喝醉酒、暴躁的父親,一個他此前從未演過的形象。黃秋生把這部戲看做他事業的另一個起點,因為「我可以挑選我想拍的電影」。
結婚15年仍獨居,婚姻就是兩個人的廝殺
黃秋生在節目裡說:
有一天在家看書,跟我媽聊天,突然看到對面窗戶有個女孩子在洗碗。我在笑,然後她也對著我笑。我覺得蠻可愛的,就叫我媽拿那個洗碗的手套,有顏色的,寫上電話號碼,叫她打過來。她真的打過來,後來一個星期我們都在講電話。再後來,我就約她去吃早餐,跑步,就拍拖了。
他沒有求過婚。
結婚是因為一次兩人去旅行,回來後對方的媽媽對女兒說:「你都跟人家去旅行了,還不結婚啊!」女孩子就來跟黃秋生說,不結婚就分手。於是就結婚了。
黃秋生說:「婚姻真是一件悲壯的事情,根本上就是兩個人在廝殺。」
三級片出身的演員在感情與婚姻是似乎顯得格外蒼白,也許是看透了男與女、情與欲。女星們,沒幾個找到「好歸宿」,男星的情況與片中的艷遇截然相反,甚至顯得諷刺。
黃秋生結婚15年仍然保持獨居狀態,三個兒子則跟太太一起住。我們吵架,然後分開,但只是分開一段時間,租了個房子……分開、住在一起,分開、住在一起,不停地這樣……
罵周杰倫沒演技,他有全香港最敢說的嘴
黃秋生似乎對很多事情都不吝,一副標準「老憤青」的樣子。這與他拍片和生活的態度一致。他長著一張全香港最敢言的嘴巴,喜歡看似無心地大放厥詞,卻能讓你在其中品到一點真理的味道。對於大導演的爛片,他直腸子毫不修飾;對於娛樂圈的不良風氣,總能以一種旁觀者的方式進行思辨和批判。
他曾激動地罵靚模,說她們賣的沒有「青」,只有「春」。
他罵張藝謀《十面埋伏》「爛到我都忘了」,但《無極》「真是爛到讓我有記憶」。
他說周杰倫「沒有演技」,但又不是不會演戲。
黃秋生似乎對很多事情都不吝,一副標準「老憤青」的樣子。
通常我們覺得坦白是一種美德,可是通常情況下,大家要求別人坦白和老實,但又不知道怎樣去接受。人都會說『你就老實跟我說吧!』其實他的意思就是千萬不要跟我說。
我是個蠻坦白的人,小時候有段時間我不說謊,可是每個人都覺得我經常說謊,因為我講的話太老實。比如說真善美,人類壓根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求什麼真,『真』也不是誰都接受的,是神才可以接受,人不可能。
他的人生,是一部上映不了的電影
曾有記者問:如果把你的人生經歷拍成一部電影,會是什麼樣?他回答:
肯定是一部上不了的電影。被父親遺棄、心理陰影、拍三級片還能拿影帝、喜歡年輕靚女……
(就差同性戀了)同性戀也有,被別人追(笑)。
這個角色又有悲劇,又有喜劇,又有色情,很亂,可是不是太壞。我的運氣不錯,每一次碰到壞的事情我都會閃開,我覺得這個很幸運。
黃秋生這樣自嘲,卻無比精準勾勒出他的形象。
無線高層對男藝員接三級片網開一面,但嚴禁女藝員在三級片中有裸露演出,一旦發現便予嚴懲。主要原因是男星比女星較易洗去「污底」,穿上衣服、換個角色,他們還是師奶心目中的「好男人」。
而黃秋生無論何時都可以坦然的說:「我,是一個演員。」
失意也好,走運也好,甚至是多年來的打拚讓身體病況百出,他依然能自嘲得說「拍戲就是件累人的事情,但人的一生不就是在演戲嗎?」把人生當做一部戲,就算是三級的,或是永遠無法上映的,都演下去。
香港三級片風光的時刻已過,那些演員的內心苦楚,也被選擇性遺忘。幸運的如黃秋生、舒淇們,還可以把脫掉的衣服一件件穿回來,更多的參與者,猶如塵埃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