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武器為何造不好?世界上最痛恨印度軍工落後的竟是是這個人

@ 2016-01-22

印度武器為何造不好?世界上最痛恨印度軍工落後的竟是是這個人

長久以來,有關印度軍工的話題被許多人當成笑話來看待,原因無它,印度在發展本國軍工產業方面一直表現欠佳,特別是與中國對比之時,顯得非常的無能!往往一個項目,趕上十幾年沒什麼成果,好不容易弄出點什麼,很快又發現問題太多。比如:LCA戰鬥機,代號「敏捷」,1983年時,該項目正式上馬,2001年1月4日,其第一架原型機才實現首飛,到目前為止,也只是可以「入役」,至今尚有一堆技術問題沒有解決。

如今提起印度製造,人們的印象變得很簡單,一是,推遲;二是,不合格!也正因此,印度軍方不得不一次以一次地揮舞著手中的票子對外求購,刷新了一項又一項價格記錄,也就是近幾年來,中東的富油國橫掃國際軍火市場,讓印度大採購失色!

印度怎麼說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當今金磚國家之一,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號稱:「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怎麼可能接受「國防現代化靠買」的現象那?尤其是它擁有一個世界強國夢想。

很早以前印度人就有了「印度製造」之夢,自從莫迪出任印度總理之後,更有實現此夢之意圖。他也明白印度武器造不好的原因,他是心知肚明的。如果世界上最痛恨印度軍工落後的人,那麼他莫連絕對少不了,甚至可能稱第一人。

不久之前,傳出他強制要求印度空軍訂購120架LCA戰鬥機,顯得要大力支持國貨,否則按印度空軍的想法,一定會先砍了這個項目,然後要更多的錢買國外的飛機去!

最近,印度總理莫迪更準備採取更大的舉措,那就是向效率低下的印度軍工產業下手,這回不是換領導,也不是企業改制,而是給它製造一個強大的對手,支持私營企業進入軍工產業。

長期以來,印度的主要軍工企業都屬於國營性質,基本壟斷了印度國內的軍工生產,所以形成了許多弊端,比如:官僚主義之風盛風,效率低下。這幾乎是所有國有企業的通病,相較之下,私營企業由完全沒有這類問題,以高效率著稱。

不久之前,一家名為「瑞萊恩斯」的防務公司成立了,如果資料沒有錯的話,它屬於印度瑞萊恩斯集團--印度名氣不小的工業集團,屬於有「印度的洛克菲勒」之稱的阿姆巴尼家族。據說,其創造人迪魯拜不僅是一個商業奇才,更有政治頭腦,不管哪一黨派執政,他都與當選的政府高層都來往密切,而任何一屆政府的決策又總能照顧到其利益。據說,2002年7月,德魯拜逝世時,瑞萊恩斯集團已成為印度名副其實的「商業帝國」,總資產達160億美元,相當於印度GDP的3.5%,擁有印度年出口額的5%,印度所有私營企業年度總利潤的30%。注意,那是2002年的統計,如今該集團實力如何可以想像一下了!

如此一家企業,投家于軍工產業也不算什麼意外,政府更會自然樂見其成,當然要大力支持,據說它剛剛從政府手中獲取了12份工業許可證,從而獲准生產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全地形戰鬥車、夜視設備、傳感器、導航監視設備、推進系統和模擬器。

這還不算,不久之前,印度總理莫迪訪問莫斯科期間,瑞萊恩斯防務公司與俄羅斯的安泰-鑽石設計局簽署了一個合作協議,雙方將為印度軍隊聯合開發各類防空和雷達系統,並提供維修保障服務。據瑞萊恩斯防務公司公布的消息,已確認的合作項目包括道爾-1M飛彈系統、雷達和自動控制系統,可惜沒有提及是否包括S-400防空飛彈系統,要知道,印度剛剛決定以45億美元的價格採購4套該系統。

筆者並不關心有關協議到底內容如何,只知道此事的意義重大。此類協議的簽署本身,僅有印度政府的支持不行,更需要政府的全方位參與。再加上,瑞萊恩斯防務公司深厚的背景,自然可以將此舉視為推進「印度製造」的一個重要進展。

印度已經向世人展示了決心,那麼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千萬不要如以前一般,再讓「印度製造」成為大家的笑料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