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對決即將來臨 中國一招便可打垮美國 ?

@ 2016-01-21

金融大對決即將來臨 中國一招便可打垮美國 ?

高層第一次談到金融攻擊

11月25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中國官方媒體撰寫署名文章。文章主要談金融體制改革。一共談了6條,前面5條,主要是怎樣讓金融改革有效率、推動創新、促進普惠,這都是改革的題中之義。不過,第6條中,卻非常罕見地指出要「有效應對極端情況下境外對我實施金融攻擊或制裁」。

雖然只有短短一句話,但極其不同尋常。因為它反應的是高層對金融戰爭存在的認可,這並不容易。長期以來,在絕大部分市場派人士眼裡,金融戰略是不存在的,金融戰爭更是子虛烏有,談金融戰略或者金融戰爭,就是陰謀論。

這是中國貨幣當局最高層,第一次如此明確地指出,要防範"境外對我實施金融攻擊"。 懂的人都知道,在中國官方媒體上撰寫的政策性文章,針對性都是非常強的,金融改革自然不必說,它是當下中國整個改革的一個中樞,金融改革活了,整個改革就順了。而防範外部對中國實施金融攻擊,這句話也必然不是輕易說的。

史無前例的大對決臨近開啟

在當前世界政治經濟動盪,美聯儲加息戰略即將啟動的前夜,中國貨幣政策掌門人的這句話,絕不是空穴來風。實際上,在巴黎恐怖襲擊,俄羅斯戰機被土耳其擊落,吸引全世界眼光,都以為黑天鵝來自中東、歐洲的時候,真正的黑天鵝正在從美國飛來。

那就是美聯儲非常有可能,在美國經濟復甦緩慢,復甦泡沫破滅之前,強行啟動加息,從而來一場為期5年的強勢美元大反轉。這將是一場將決定未來世界金融秩序的金融大對決,其最重要的對象,就是中國。

美國對中國布局好多年

首先來看看,為什麼美國金融大對決的對象鎖定中國。

地緣政治方面,首先是戰略東移。從伊拉克與阿富汗撤軍後,美國省出了1200億美元的軍費,但美國實際軍費2012年與2013年都沒減少,實際上等於增加了近千億美元軍費,這些資源都拿到了西太平洋地區,主要是針對中國。

其次,是重返東南亞。2009年美國當時的國務卿希拉蕊提出的,這個政策的主要目標,是要打掉人民幣國際化的後院。

第三,美國搞跨太平洋合作夥伴關係(TPP),卻惟獨排除中國,這是試圖阻止中國與周邊國家經濟的進一步融合。

第四,從2005年以來,美國一直採取各種手段壓迫人民幣升值,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已經達到20%左右,升值引導熱錢進入,助推中國資產泡沫。而對其他貨幣,美國則默許之貶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只有中國享受了美國這樣的全面深入的布局。歐元區、日本,包括俄羅斯,都沒有享受到美國這樣的待遇,所以可以下結論,美國這場金融戰爭,就是針對中國而來,這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對決。

其實,從美聯儲在2013年的沙盤推演來看,它也知道,在美國經濟虛假復甦的情況下,強行加息可能會給美國首先帶來金融風暴。美聯儲曾為此做過最壞的假設:美國經濟負增長3%,失業率上升到13%,美股腰斬,房價下跌20-30%。但是,美聯儲依然要冒險一試。因為,美國沒有別的辦法。

這確實有可能,也是美日等國所期待的。不過,實際上,今天還有另外一個國家,更可能成為日本,那就是美國。美國很有可能重演日本失去的10年。目前,美國的貨幣寬鬆政策,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效用已經接近於零。這個和日本當初經過近6年的貨幣寬鬆之後,效用為零的過程,是大致差不多的。不過,美國時間稍微長一點。

美國需要在世界看清這個現實之前,啟動加息進程,從而繼續維持美國經濟向好的神話。在這個神話的光環下,來一場金融大對決,引導全球資本向美國逆向大流動,最終為美國資本洗劫全球完成鋪墊。

2013年時候,筆者預測美聯儲可能在2015年12月啟動加息,現在來看。這一切正很快要成為現實。

歐洲與中東局勢給美國帶來短期機會

雖然中長期來看,巴黎恐怖襲擊、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會引起歐洲大國格局的重大變化,會讓美國中長期將不得不調整其重亞輕歐的戰略

但是,短期來看,歐洲之亂以及中東之亂,則又有利於資金選擇美國避險,而這則為美聯儲加息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對美聯儲來說,是溫和利好。因為,加息戰略只有在成功引導外資承接美國資產的情況下,才能取得成功,否則必然會引起美國股市與房地產大跌。

受新能源領域帶來的衝擊,OPEC產量還在增加,伊朗原油解禁,都可謂給大跌之中的油價是雪上加霜,而在此背景下的上漲也只能視為反彈,底部仍未見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