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三年重振航母工業,最感謝的國家居然不是中國
俄羅斯聯合造船公司總裁阿列克謝•拉赫馬諾夫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指出,對船廠進行現代化改造之後,俄準備用3年時間重振航母工業,在2019年以前將擁有製造航母等大型船舶所需要的一切設施。10萬噸級別的Project 23000E 型航母欲上馬,沒有這些設施是萬萬不行的。阿列克謝•拉赫馬諾夫總裁敢於放出在3年內重振航母工業的豪言壯語,原因在於俄羅斯造船工業20年的積累。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經濟殘破,來自軍方的訂單極為稀少。失去了軍方的訂單,俄羅斯的各個船廠只能緊衣縮食,設計師們拿不到錢,工人們只能餓肚皮。俄羅斯造船廠的負責人們眼巴巴地望著世界上那些訂單充裕的同行們,多麼希望本國的海軍老爺們能夠賞給他們一碗飯吃,不要說航母了,就是條驅逐艦或護衛艦,再不濟給條巡邏艦的訂單也行。那個時候,俄羅斯海軍同船廠也面臨著窘困,維護如此大規模的艦隊都養不起,怎麼有錢造新艦?
俄羅斯的船廠在苦苦等待國內訂單的時候,有兩個新興的海軍國家正準備大幅度地實現艦艇的現代化。其中一個國家是中國,另一個國家是印度。中國從俄羅斯大量購買的有2型船,即「基洛」級潛艇和「現代」級驅逐艦,它們對於我國海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過,俄羅斯在和中國同行就訂單進行談判的時候,發現這些人很不好對付,他們已經儘量收集好了希望購買的艦艇的資料,問的問題都直擊要害。而且據參與談判的當事人回憶說,中國人的胃口特別大,不僅僅想要船,而且想要訓練資料,還想要技術。
最開始的時候,俄羅斯談判人員還希望玩一點小花樣,但後來發現這種做法根本行不通。甚至還有人向上級建議,千萬不要全部答應中國人的要求,這是蘇聯花了幾十年時間才積累起來的技術,就這麼輕鬆地給中國人,我們不能絕對便宜他們。不過,俄羅斯高層更關心的是外匯和能夠給船廠工人發工資,給吧,給吧,反正又不是給美國人,給了中國人以後,我們的國防壓力興許還會小一點。的確,「現代」級驅逐艦到中國之後,上面的技術通通被吃透,用到了新一代艦艇之上。以至於後來,俄羅斯艦艇工業的專家常常牙咬得咯咯響:我說吧,當初老混蛋們就是不信,這終究還是一錘子買賣!
和精明的中國人不同,印度人比較好糊弄。這些印度人來到莫斯科之後,首先詢問的就是你們的船性能怎麼樣,夠不夠先進。在俄羅斯的談判人員漫無邊際地吹噓一番之後,兩隻眼睛瞪大得像高爾夫球的印度人展現出帶有吃驚的佩服。而且印度人聽完俄羅斯方面的解釋之後,印度人的心也沒有在合同上,來自次大陸的人們如果不是上面要求從俄羅斯購買戰艦,他們可能一輩子也到不了莫斯科。
北國的風情不同於印度洋,正好可以美美的領略一番。俄羅斯方面心有領會,對於這些印度人,好吃好喝招待著,順帶送點小禮品。果不其然,俄羅斯順利地從印度手裡拿到了訂單,而且這些訂單的要求遠遠美國中國人的要求那麼苛刻。這20多年的時間裡,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是印度人在幫著俄羅斯養船廠的工人。
印度總共從蘇聯和俄羅斯進口9艘「基洛」級潛艇、1艘「戈爾什科夫」號航母、6條「塔爾瓦」級護衛艦,租借1條排水量達到12770噸的核動力潛艇,而且還購買了大量的配套裝備。由於希望武裝一支強大的軍隊,印度人敢於花錢,不光光是艦艇,天上飛的戰機,陸地上跑的坦克,都從俄羅斯買了不少。
其中非常大的一筆軍售是印度從俄羅斯購買「戈爾什科夫」號航母。最開始俄羅斯人給出的條件非常優厚,船免費送,只要改裝和採購飛機的錢。除了這些以外,俄羅斯還會向印度提供模擬器、訓練、零部件和定期維護等等。這個合同從最初看起來豈止是划算,簡直是天上掉餡餅。
後來,印度人慢慢開始覺察出其中的意味。俄羅斯人開始變得蠻橫,總強調改裝這麼大的一條船有很大的困難,而且船遲遲改裝完成不了。後來俄羅斯乾脆直接把用意說了出來,這艘船用現在的錢無法完成改裝,印度必須提供更多的資金。2009年的時候,俄羅斯希望印度為「戈爾什科夫」號提供29億美元,這簡直是獅子大開口。但是改裝工作已經在進行,印度官方如果不接盤,那麼將遭受國內的廣泛質疑,所以不得不討價還價問21億美元行不行。最終,雙方各讓一步,以23.5億美元的價格敲定合同。
俄羅斯改裝印度航母工程進度比較慢,也有其正當的理由。原本蘇聯時代的航母大多都是在烏克蘭建造的,雖然設計工作在俄羅斯境內進行,但要將設計變成實船,就像手藝人得一點一點兒的回憶和重新摸索。不僅僅是進度比較慢,俄羅斯在改裝這艘航母的時候也是大小問題不斷,這同工人們的熟練程度是有非常大的關係的。但最後,俄羅斯還是成功地改裝了「戈爾什科夫」號,並將這艘船交付給印度海軍。「戈爾什科夫」號的船名也予以更改,變成了現在的「維克拉瑪蒂亞」號。
可以這麼認為,俄羅斯敢於提出新建造10萬噸級的航母,同在改裝「戈爾什科夫」號的經驗是分不開的。不僅如此,在改裝期間,印度人提供的大量資金也讓俄羅斯船廠緩過一口氣。以前都是幫別國幹事,現在終於要給自己國家建造航母了。因此,阿列克謝•拉赫馬諾夫總裁敢於向媒體宣布三年重振航母工業,這是有事實根據的。國外有媒體也指出,俄羅斯能夠有今天,印度的航母訂單幫了它很大的忙,俄羅斯的確應該感謝印度。
中國的航母發展,同俄羅斯的關係不大。無論是獲得第一艘航母,還是配套技術,烏克蘭都提供了極大的幫助。時至今天,中國已經完成首艘航母的改裝,而且正在建造國產航母。雖然現在印度的航母比較多,但它在航母發展方面仍然極為小心,第一條「維克蘭特」號只有4萬噸,而我國的頭一條航母就開始造「遼寧」艦那樣的大船了。俄羅斯艦艇工業的專家認為,在做生意方面,更願意同印度人合作,賣艦艇給印度還有後續訂單,賣船給中國人,他們吃透技術後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全文完,謝謝閱讀,歡迎提出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