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家長向三寶媽諮詢有關於孩子睡覺時會打鼾的問題,她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麼小的小孩也會打鼾?
那麼三寶媽現在就把一些相關的知識匯總一下,詳細的解答大家的這些疑問。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們所說的「打鼾(打呼嚕)」是怎麼一回事。
大家都知道一般正常的呼吸是沒有聲音的,而「打鼾」就是在睡眠呼吸過程中發出異常的聲音,而這種聲音的產生主要是一些生理或者病理的原因導致喉嚨、口鼻咽部等呼吸道相對狹窄,呼吸氣流通過這些狹窄通道時產生較大的震動而發出的聲音。
下面我們先來談談一些引起孩子打鼾的生理性因素,如果是這些原因導致的打鼾,家長們不需要太擔心,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糾正一些被忽視或者錯誤的小細節,就可以改善孩子打鼾的症狀。
1哭鬧
孩子有時候會哭鬧,尤其是嬰幼兒哭鬧次數更頻繁。孩子哭鬧後咽喉部及鼻咽部粘膜會有充血、水腫,造成呼吸道的變窄,而且哭鬧時眼淚、鼻涕等分泌物增加,停留在鼻腔阻礙了呼吸道氣體的流通,氣體在狹小的氣道中通行就容易出現鼾聲。
▼應對措施
如果這種情況出現的打鼾,家長不需要太擔心,只要及時清理乾淨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等鼻咽部和咽喉部粘膜的水腫情況緩解後,症狀自然消失。
2孩子的睡姿不正確
家長沒有注意孩子睡眠過程中的姿勢,頭部後仰,仰睡時舌頭在重力作用下會往後掉(醫學術語稱之為「舌根後墜」),相對應堵住了一部分咽部氣道出口,造成咽腔狹窄,影響了呼吸道氣體進出導致出現鼾聲。
▼應對措施
在睡覺期間越是年幼的寶寶越需要家長關注,因為他們自身的身體協調功能還不完善,出現頭部後仰呼吸不暢時不懂得自我調整,所以家長要不時觀察孩子的睡姿,尤其是聽到孩子有打鼾的時候,及時糾正一下孩子的睡姿,避免頭部後仰。
3枕頭高度不合適
枕頭高度不合適也是造成孩子打鼾的一個原因。枕頭高度過高會使頸部過曲,增加了呼吸道原有的生理彎度,影響呼吸道的通暢性,氣體在相對狹窄的氣道通行時就會產生鼾聲。
▼應對措施
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的生長需求,調整不同高度的枕頭,睡覺時儘量讓頸部在最合適的生理彎度,這樣呼吸道也會保持最有效的通暢。
說完常見導致打鼾的生理性因素,下面我們再談談一些常見的導致孩子打鼾的病理性因素。
1發育異常
先天性鼻咽喉部結構的發育異常,這和孩子的先天發育有關,包括一些骨骼結構異常和(或)軟組織結構異常,造成上呼吸道狹窄,使呼吸氣體進出活動時出現鼾聲。
▼應對措施
這種先天性因素的結構異常,需要到醫院的五官科進一步檢查鼻咽喉部結構情況,必要時手術治療。
2肥胖
相信這個很多人都有體會,對於肥胖的成年人十有八九都會睡覺時打鼾。同樣的,肥胖的孩子也一樣。其原因主要是肥胖的人體相對應口咽部的軟組織也會脂肪增多、增厚,在睡覺時這些軟組織在重力作用集中下墜於咽喉部,導致咽腔狹小,氣體進出不暢出現鼾聲。
▼應對措施
控制孩子體重。不要以為肥胖就可愛健康,過度肥胖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很多的影響,包括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等等,不良影響遠大於孩子的「可愛」。
3疾病
一些呼吸道感染、過敏等引起鼻咽部粘膜炎症反應,出現粘膜水腫、分泌物增多而導致呼吸道狹窄,出現鼻塞、打鼾的症狀。
還有一種常見病因就是扁桃體、腺樣體肥大。
扁桃體和腺樣體同屬於免疫活性器官,在兒童時期發育快速,具有防禦功能,是兒童人體的一個保護屏障,到了一定的年齡體內的免疫系統成熟,這兩個免疫活性器官就會自行萎縮甚至消失。
但是如果孩子體質弱,免疫力低下,經常呼吸道感染,就會導致扁桃體和(或)腺樣體應激性增生,醫學上稱之為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增大後的扁桃體和(或)腺樣體,會使呼吸道變狹窄,阻礙呼吸道的通氣通暢,出現打鼾症狀,甚至是堵塞呼吸道導致窒息。
▼應對措施
增強孩子的免疫力。如果呼吸道感染要及時積極對症治療,以減少對扁桃體和(或)腺樣體刺激;如果扁桃體和(或)腺樣體已經增生增大,根據其增生程度及影響程度,進行保守治療或者手術治療。
如果孩子長時間的呼吸道受阻,通氣不暢,就會影響體內的供氧情況,進而影響心肺功能,內分泌功能及大腦發育等等,還會影響孩子的面容外貌。因為打鼾(打呼嚕)是呼吸道不通暢或者受阻的一個表象,所以在孩子處於高速的生長發育期,家長們不要忽略孩子睡覺打鼾這個問題。
三寶媽上面提到的幾個導致打鼾的常見因素,家長們可以作為參考進行初步的自我判斷,如果孩子是生理性因素導致的打鼾,家長們要及時糾正完善日常的生活細節;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就要及時就診,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