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媽媽應慎重添加副食品!

@ 2016-01-18

每一階段之副食品添加原則

三個月內:如前所述,不必任何補充食品,奶水一種已足夠各種需求,喝開水、葡萄糖水、果汁都是晝蛇添足。

四 ~六個月:最適當的食物有果汁、菜湯、米麥糊,而且最好配合每個嬰兒之神經肌肉反射發育,開始使用湯匙練習餵食。

如怕小寶寶對食物過敏,可選擇米粉,不要馬上用麥粉,因為前者是單一穀類,後者成份較複雜。目前市售之米、麥粉。不但方便沖調,且都已流入適量之鐵劑或維他命,比大費周章用米去磨碎成之粉狀「米麩」要來得營養且快速簡單。米、麥粉可用開水或奶水直接泡成糊狀(先以一匙開始),慢慢餵食。最好選在小寶寶肚子餓時才吃。

另一簡便方法,即是先泡好奶,然後把一匙米粉放在乾淨碗中,加入適量已泡好之奶水攪成糊狀,先讓小寶寶吃吃看,米糊吃完可再把剩下之奶水以奶瓶餵食。如喜歡吃或很順利,則過兩天可增加米粉量,仿似泡好之奶水沖調,一段時間後吃到一小碗米糊時,就可減少一次的奶瓶餵食。一般嬰兒每天可吃米(麥)粉30 ~50公克,三匙之米、麥粉如再配合奶粉,即可補充七毫克之鐵劑。

米、麥粉可說是小兒最佳之第一個副食品。

果汁可以新鮮、應時、多汁之水果,如橘子、柳丁、番茄、西瓜、水梨等,以乾淨方式榨汁後加入等量開水即可餵食。菜汁可選新鮮綠葉蔬菜,去莖切碎後放入沸水煮熟,俟冷即可用湯匙餵食。果汁或菜汁每天給五 ~一○c.c.左右。

七 ~九個月:果汁、菜汁每天可增加到三○c.c.,米、麥糊可吃到八○公克。此外,可用湯匙挖出香蕉、蘋果、木瓜等果肉成泥狀(果泥),把蔬菜煮爛取出壓碎(菜泥),取出煮熟之蛋黃加水調成糊狀(蛋黃泥)來餵小寶寶,肝泥(刮下泥狀再蒸熱)、馬鈴薯泥(煮熟壓成泥狀)也可配合吃。原則上,果泥、菜泥每日約三○公克,肝泥可吃到五○公克左右。肉類(裡脊肉刮成肉泥再煮熟)、肉鬆、魚鬆、魚肉、豆腐、豆漿可隨方便及嬰兒喜好,逐漸給予。蛋黃可從四分之一個吃起,增加到每天兩次,有時也可混在米、麥糊中一起吃,全蛋要十個月後方可吃。稀飯、麵條、麵線、麵包吐司、鰻頭都可適量開始練習吃,亦可數種混著吃,例如碎菜肉稀飯。

十 ~十二個月:除原來吃的食物應增量外,可開始吃乾飯、全蛋(用蒸的最好),蔬菜亦可剁碎後食用。

寶寶到了添加副食品的年齡,媽媽除了考慮給寶寶添加什麼副食品外,還要考慮一點,孩子是否是過敏體質。

如果孩子是過敏體質,給寶寶添加副食品就要慎重了。

寶寶食物過敏的症狀

皮膚:皮膚干癢、眼皮腫、嘴唇腫等。

消化道症狀:腹瀉、便秘、脹氣、嘔吐腹痛等。

呼吸道症狀:流鼻涕、打噴嚏、持續咳嗽、氣喘等。

容易過敏的食物

麵粉

小麥麵粉是比較容易過敏的食物,一般在孩子8個月前後左右開始嘗試給寶寶添加。

蛋白、奶乳製品

蛋白比蛋黃更容易引起過敏,如果寶寶發生了蛋白過敏,可延遲到10個月甚至一歲的時候再添加。

如果寶寶對一些鮮奶和酸奶過敏,可以延後至一歲再試加。

水果類:桃子、柑橘類、草莓、奇異果、芒果、椰子

如果發現寶寶對此過敏,延遲一歲再讓寶寶延遲食用。

豆類食物和玉米:蠶豆、豌豆、大豆、玉米

發現明顯的過敏,給寶寶延遲一歲再添加

孩子過敏,要及時的查找到過敏的根源,確定了某種食物,嘗試著用其他食物來代替它的營養。

以避免造成營養的不均衡,影響了寶寶的身體發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