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務新聞》網站16日報道,美國政府內消息源稱,美國國防部國防合作局正考慮通過剩餘物資項目(EDA)向台灣出售AV-8B「鷂」式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該報道引用台灣防務評論人士史哲維(已故)此前的評論稱,購買AV-8戰鬥機是一個「愚不可及的想法」因為「其航程太短,而且未來因為缺乏零部件維護費用會非常昂貴,台灣空軍真正想要的是F-35B戰鬥機」(台灣)空軍一名軍官表示:「不能理解為何美國至今仍不肯提供F-16C/D戰鬥機和F-35。」美國工業界人士則表示這是個「絕妙的主意」,因為出售這些飛機的時候要進行「非常昂貴的機體結構和電子設備升級」。
《防務新聞》稱,鷂式飛機可以滿足台灣空軍對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的迫切需求。因為中國大陸目前擁有估計1400枚短程彈道飛彈,可以在戰爭爆發後的幾個小時內摧毀台灣的空軍基地,而擁有垂直/短距起降能力的「鷂」式將可以讓台灣空軍保持行動能力,並可以允許將飛機藏在山區內。
正從美國海軍兩棲攻擊艦上起飛的AV-8B「鷂」式戰鬥機
一位在台灣工作的美國軍事工業界分析員認為這是一個「好極了的主意」,但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下來的AV-8戰鬥機「使用得過於頻繁,剩餘的服役價值已經不大,至少要進行一些——可能會很昂貴的——結構和電子設備的升級。」
不過空軍對於AV-8並不熱衷,而且他們為了採購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已經用了很多辦法。
台灣「國防部」發言人辦公室表示,台灣空軍希望採購的垂直起降戰鬥機要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隱身性能以及超視距空戰能力。他們也曾考察過AV-8飛機,但是「這種飛機已經過時,而且其性能和能力也不能滿足未來作戰行動的需要。」
除了垂直短距起降能力,鷂式飛機是亞音速飛機,也不擅長近距離纏鬥,一名台灣空軍將軍說,「據我理解,台灣空軍將不會選擇AV-8因為其性能實在有限,且價格昂貴,還存在後勤支持方面的問題。」
台灣軍事評論員史哲維(已故)曾表示,購買AV-8飛機是「愚不可及的想法」因為「航程極端的短,而且這些二手飛機因為缺乏零部件,維護費用會非常昂貴,此外它們的發動機也很難維護。」儘管它可以滿足台灣方面對於垂直短距起降的要求,但台灣空軍真正想要的是F-35B,一名台灣「國防部」的消息源表示,台灣空軍不能理解為何美國政府拒絕向他們出售新型的F-16C/D戰鬥機,並持續拒絕出售如F-35這樣的新一代飛機。這位台灣軍官表示,台灣將繼續鍥而不捨地要求美國出售高度機密和複雜的隱身戰鬥機,即使美國政府可能不會允許。
西班牙海軍裝備的AV-8B「鷂」II+型戰鬥機,該機具備空中加油和使用AIM-120空空飛彈的能力
有意思的是,報道提到,生產AV-8飛機的波音公司在這一消息被放出後態度謹小慎微,拒絕對這一消息進行任何評論。
《防務周刊》分析認為,波音公司可能受到了中國方面的壓力。報道稱,2006年,波音公司關閉了其駐台北的辦事處,遷移到新加坡,這被認為是北京方面的一個成功。波音方面反覆要求《防務新聞》儘量不要刊登AH-64「阿帕奇」直升機其實也是該公司產品的報道。波音顯然很重視與中國在民用航空產業方面的投資和商業往來,北京也利用這些商業往來施展影響力,而且他們顯然不僅僅給波音施加壓力,也希望促使美國其他公司停止向台灣出售武器。
台灣《聯合新聞網》報道了這一消息,並評論認為,「以往』國防部』也曾非正式評估過AV-8B,但興趣不算太高。如今會不會在美方的『建議』下決定採購,將成為蔡英文『政府』上任後,第一個需要考慮的難題。」
觀察者網評論員認為,台灣空軍對於AV-8B飛機顯然並不感冒,而波音公司也是意興闌珊,因此確實這比交易落實的可能不大。但最近美國會內部分議員推動對台擴大軍售的勢頭似乎狠勁,會不會出現一些意外,暫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