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中國戰略運輸機運-20的即將服役,運-20小批量生產型基本可以確定在2016年保准服役。而這也是中國發展戰略空軍的重要一步。在中國戰略運輸機這一塊短板補上之後,中國距離戰略空軍的最後一塊短板就是戰略洲際轟炸機。目前中國轟-6K遠程轟炸機和轟-6H、M是中國唯一能拿出來使用的殺手鐧,但是整體脫胎於50年代蘇聯的圖-16轟炸機,就算再怎麼升級,畢竟還是落後了。
所以中國空軍必須發展適應未來戰略、戰術轟炸機。從目前來看戰略隱身轟炸機是目前急需的:因為考慮中國周邊的地理位置、戰術打擊需要、目前的技術水平、經濟實力,中國發展一款用於戰術、戰略打擊的隱身轟炸機並不難事。
目前隨著日本、菲律賓、美國、越南屢次在中國周邊挑釁。中國周邊惡劣的環境決定首先發展中型隱轟最為合適。中國地處東北亞,周邊敵人距離都不算很遠。但是就算是距離最遠的菲律賓、日本等國,也目前處於轟-6K遠程轟炸機的全境打擊之下。但是未來中國空軍的目光絕不單單是周邊國家,未來中國隱身戰略轟炸機要完全可以掐住作為咽喉之地的馬六甲海峽,整個東南亞。印度洋都處在轟炸半徑之內。
對美國本土夏威夷、阿拉斯加、西海岸等也足以形成核威懾。目前中國空軍最大敵人美軍主力遠隔一個太平洋,這種地理差距決定了發展戰略遠程轟炸機必須能直接打擊到美國本土,而可以打擊最遠的夏威夷、阿拉斯加威懾也意義不大。因為美國空軍還是可以從本土大量調來主力戰機。因此隱身戰略轟炸機目前來說必須發展。
進入21世紀後,隨著中國整體國力的提升,整個航空工業設計、製造都有飛躍式的發展,如中國殲20隱身戰機已經服役,中國航空裝備的研製能力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大型高亞音速、超音速風洞測試技術,符合材料整體成型、製造技術、大尺寸鈦合金壁板加工、焊接技術、現代航空雷達,電子技術等都先後獲得突破,並且已經為中國自行研製隱身轟炸創造條件。特別是殲20、運20等戰略戰機的順利進行,為最終打開戰略轟炸機研製鋪平了道路。運-20的研製對戰略轟炸機的研製起到了促進作用,因為在動力、航電、製造技術、材料等方面。兩者都是有很多相同之處。這實際也證明了中國是有能力製造隱身戰略轟炸機的。
筆者認為中國隱身戰略轟炸機應該是亞音速,雙發雙座飛翼。作戰半徑8000公里以上,載彈量10噸以上,可以掛載巡航飛彈攻擊,足夠核擊第二島鏈之內的所有美軍機場,同時包括反航母戰鬥群認為。目前中國應該做就是講超大型大涵道比發動機技術如WS-20等成熟之後,再研製隱身遠程戰略轟炸機。而目前來看中國隱身轟炸機已經不是遙不可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