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低迷 中國何不 趁火打劫?

@ 2016-01-17

國際油價低迷 中國何不 趁火打劫?

最近,國際油價一路走低,國內油價「穩如泰山」,很多消費者大呼「應該趁這油價低迷的時機大力儲備原油」、「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

然而,中國有一句老話「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那麼中國準備好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中國完完全全沒有準備好!質疑問題的根源在於中國的石油儲備體系不完善,相對於美、日等國家的龐大儲油能力而言,中國更像是一個不成熟的孩子。

造成中國石油儲備能力落後的原因並不是單一的,我們接下來一一來分析,第一個原因是國家石油儲備體系的不完善,或者說規模小。

國際能源署的建議標準是儲備量約為90天,而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的四個國家儲備基地儲備規模只有1243萬噸,只約合15天的用量,如此巨大的差額 實在不是短時間之內能夠彌補的。然而這只是國際能源署的建議指標,美國、日本、法國的儲備量可以做到這一標準的兩倍左右,這麼細細算來,中國的儲油能力在這些已開發國家面前,更加是落後了很多。

第二個原因,我們就不得不說說民間的儲備了。這一點在筆者看來更加是個「笑話」了,因為由於原油進口的配額限制,大多數的民營煉油廠連原料來源都是極其不穩定的,又怎麼能期望他們提供豐富的原油儲備了。據統計,全國民營油企的全部原油儲備加起來幾十萬噸,而美國的民間油企的原油儲備占總儲量的一半以上。當然雖然說中國的民間油企的出油量可以忽略不計,但這也是一個突破口,一旦好好利用了民營油企的「力量」,中國的儲油能力將可以得到極大地提升。

第三個原因,中國的石油儲備比較原始。什麼意思,就是太低端了,主要還是儲存罐儲存,後期維護比較麻煩,而且儲備地點大多是東部沿海,這在軍事戰略角度來說是很危險的事情。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中國想要趁著國際油價低迷「大撈一筆」的可能性不大,並不是因為不想,實在是準備條件還不成熟。只不過讓人有些嘆息的是,錯過了這一輪油價的狂跌,下一次油價下跌在什麼時候?而那個時候中國能夠「準備充足」嗎?

此前,由於全球供應過剩超過沙特與伊朗緊張關係升級的影響,油價在2016年的最初幾天大跌。而隨著中國股市動盪令有關這一全球最大大宗商品消費國經濟放緩惡化的擔憂升溫,這股跌勢迅速蔓延。早在本周初,因上周五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向好,美聯儲加息預期再升溫,加之供需矛盾緩解無望,以及上周人民幣的貶值「主導」了油價的下挫。本周初曾有金融專家表示,石油價格的大幅下滑可能會繼續下去,從而油價將會再創新低。周內再次「熱議」的伊朗重返原油市場令油價周內再破30美元/桶,布倫特原油跌破29美元/桶,並進一步下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