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跟韓劇中表現的很不同,實際上韓國是一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國家,土地貧瘠,一年四季很少能吃到新鮮蔬菜,所以泡菜才成為韓國人餐桌上的主力。
各種肉食也巨貴......總之,一切似乎都不像韓劇說的那麼光鮮亮麗。那麼韓國人真實生活是怎樣的呢?
從大田市中心出發,行車不到30分鐘,幾乎沒有過度,高樓、柏油路變為平房和鄉間土路,空氣清新,讓人心曠神怡。
晨曦下,遠處炊煙裊裊,腳下溪水潺潺,爽朗的雞鳴,隱約的犬吠,河水上冰面上炸裂的聲音,矮牆下鄉村老人搬動醬缸的聲響,正是鄉下特有的旋律。韓國的農田主要是稻田,大米是韓國人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
「炊煙在新建的房屋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韓國的農村也完全能套用這句歌詞。
當地人喜歡用色彩艷麗的鋁扣板將房頂裝飾起來,這是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地方。
村口的大石頭上刻著村莊的名字,這個不懂韓語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但你一定猜不到橫幅上的內容。這是一條慶祝某家的兒子考取漢城大學碩士的賀幅,韓國農村至今還保留著這樣的風俗,真是一人金榜題名,全村人引以為榮。
村長熱情的要拿咖啡招待我們,我們還是選擇了袋泡茶。
這個作品是「稻草人的一家」,被村民捧為冷泉村的吉祥物,不禁感嘆韓國真是一個善於講故事的國家,中間的窟窿是為了拍紀念照留的,村長熱情地給俺們做了示範。
韓國傳統的房屋結構,房門很矮小,還懸在牆上,屋外是懸空的乘涼台,我馬上想到夏天的午後在這裡躺著睡一覺該是多麼愜意。
村長隨便走進一家(開始我還以為是他家,後來才知道不是),直奔後院翻人家的醬罈子,還讓我品嘗,在韓國大醬味道的好壞,能說明這家生活是否幸福,甚至能預示國家前途安危,看來這大醬在韓國完全被神化了。
這些大醬、辣椒醬可都有年頭了,腌制了三、四年的才是精品,跟我們腌的四川鹹菜一樣的道理。
基本的農活還在維持,劈柴這差事似乎只有在電視劇里才見過。
韓國的城市生活:韓國機場裡擺放的泡菜罈子。
韓國普通街道,其實和中國小城市的街道沒兩樣,甚至更舊些。
東大門門口的路邊攤,在韓國挺普遍的。看起來像是麻辣燙。
cheese-cake價格不到兩百元人民幣,並不便宜。
拌飯,不太辣。來韓國吃的最好吃的東西。
冬日戀歌的取景地。
韓國最知名的女子大學校內,在這裡看到的女孩子還是比較時尚的,但是大部分和中國高校的女生差不多。
韓國特別普遍的小吃店,我們來吃了幾次。類似於成都小吃,點什麼就在紙上畫勾。
街景,人比較少,看起來有些許荒涼。城市就比農村整潔許多,但也不像韓劇中的那麼華麗堂皇。
韓國比較傳統的民居,跟中國的瓦片房像得不要不要的。
在韓國吃的唯一一次牛肉,很貴!超級貴!
首爾樂天遊樂場,類似於國內的歡樂谷。
兩塊烤雞排和幾塊蘑菇,味道不錯。合人民幣117元!
韓國的房價也和中國大城市有得媲美。在城市裡買房一平也去到兩三萬。
我吃到這些蘋果的時候一點也不開心,還很生氣,因為太貴了,普普通通一個蘋果竟要50元才能買一個!
韓國地方太小了,所以他們真正羨慕中國的就是地大和人多。因為地少,所以肉價很高。
認識一些韓國人,每次來中國都要狂吃。在韓國,吃一次甲魚至少要2000多人民幣,所以一到中國,他們就找甲魚來補一補。
就連咱們的清湯麵,他們都喜歡的不得了。一些從來沒來過中國的韓國人,還以為中國多窮多可憐呢,等來過以後,都說中國原來這麼好,可以隨便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