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執持錫杖,手捉香爐,身披霞光,行腳野外。
寺院無功德箱,不搞經營買賣。
全體僧人日中一食,過午不食,每天睡4個小時,日打坐時間為「五支香」(禪宗術語:燃燒五支香的長度)。
圖為雨中行走。
同為女人,僧與俗。
好奇的路人。
路上遇到被過往車輛碾死的眾生,僧人用隨身攜帶的方便鏟將眾生鏟起,就近掩埋,以息其怨氣,長養慈悲。
路遇信眾頂禮。
沿途不住旅館、不住人家,不住寺院,露宿野外。
圖為途中休息,路人圍觀。
路遇被棄的亡故小豬屍體,僧人們合力挖坑掩埋。
途中信眾送來從刀下搶救回的眾生,僧人為其做三皈依等放生儀軌,道源寺住持釋妙融法師主法。
僧人們威儀具足,為眾生進行三皈依等放生儀式。
幫助年長的僧人背起沉重的背包。
休息時打坐。
走過崎嶇的小路。
過齋時間將到,僧人被分為多組,前往途經村中乞食。
過齋時間將到,僧人被分為多組,前往途經村中乞食。
60歲的道源寺住持釋妙融法師帶隊前往村中乞食。
僧人分組,前往村中乞食。
與住持同組的僧人須手持錫杖,前往乞食。
依照佛制出家戒律,乞食時只乞食物,不乞金錢。
村民布施米飯。
前往村民家乞食。
乞食歸來,所有僧人將乞到的食物倒出,交給「凈人」(由僧人指定幫助僧人辦理特定事宜的居士)
乞食結束後,僧人們依照受持戒律的條數多少和受持戒律的時間長短,依次而坐,等待過齋。
「出食」:僧人們在過齋前先布施食物給鬼神等眾生,以熄滅貪心,增長慈悲。
正式過齋前唱「供養文」,反省一天的修行是否對得起這一頓飲食。
僧人過齋。
過齋後,離開乞食地,找一僻靜處進行短暫休息。
拿出睡具,在太陽下晾曬以去除潮氣。
僧人誦經。
寫日記。
縫補破了的僧服,久而久之,僧服便成為「百衲衣」。
師父為弟子補衣服。
用針挑破腳上磨出的的水泡。
僧人在樹下打坐。
撿起枯葉,畫上漫畫,寫下法語。
行腳需要攜帶的佛門法器——錫杖。
寫日記。
尋找露宿地點。
行腳在外,不住人家,不住旅店,露宿野外。
打著手電讀經。
鋪好睡袋,準備休息。
第二天,繼續前行。
為他們祈禱,因為他們一直在為我們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