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1最新改版曝光,增加特種用途價格卻連連下跌

@ 2016-01-14

殲-31是中國研製的第四代(俄國標準第五代)雙發中型隱形戰鬥機,是針對國際市場需求研發的第四代中型多用途戰鬥機,綜合作戰效能優異,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2012年10月31日上午10時32分,殲-31成功首飛。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個同時試飛兩種四代機原型機的國家。並且殲-31與中國重型隱形戰鬥機殲-20形成高低搭配,並擬推出隱形戰機出口型號,還有發展為替代殲15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鬥機的潛力。

殲-31飛機具有,高生存力:低雷達可探測性、低紅外輻射特性、優異的電子對抗性能、低易損性設計;多任務能力:強大的目標探測和外部信息綜合能力、優異的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大離軸角全向攻擊格鬥空戰能力、對地和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適應複雜氣象條件和廣地域使用能力;優異的綜合保障能力;高性價比。

殲-31戰鬥機為雙發布局,兩側DSI進 氣道,傾斜式雙垂尾,採用了波束控制理論設計飛機的外形,菱形機身,機身上、下部分分別向上和向下傾斜,從而折射側面的照射電波,可以降低側面雷達對於飛機的威脅。該機最值得稱道的新技術是DSI進氣道、波束控制理論設計飛機的外形和全向矢量發動機尾噴口。

但該機也有美中不足,首先是飛行座艙罩,仍舊是殲-11等沿用的兩段結合式,這就不如殲-20的一體式先進和有利於隱身。該機可能裝備了新型發動機,特別是其新穎的全向矢量噴口,它前輪是雙輪設計,這是艦載機的典型特徵,便於降落在相對狹小又處於運動中的航母跑道上。但是,這款飛機也明顯缺少著艦尾鉤和可摺疊機翼等。該機的機動性較好,又具有隱身性能,可協助重型殲轟機作戰。

未來殲-31的戰略目標是首先潛入敵後摧毀重要的高價值目標,為非隱形戰機殲-15發動攻擊開路,形成攻擊兩個梯隊,較好地執行特殊作戰任務。所以說殲-31將來在中國的位置非常重要,既可與殲-20形成高低配進行戰略打擊,也可以與殲-15搭配進行特種打擊,甚至是殲-31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會引領中國空軍,成為空中的領頭羊,其意義非凡。

近日,中航工業透露殲-31出口型戰機的價格將會非常便宜,可能會比現今國際市場上的西方第三代戰機還要便宜,這對於統治世界戰鬥機市場的西方國家來說不是個好消息。據透露這一切都是因為殲-31戰機採用了多種成熟技術,並且未來定型的殲-31戰機將會大大的提高其特種作戰能力,因為未來空軍的對抗將可能不再是群式,因為戰機的日常維護不是一筆小數目,可能會拖垮一個新項目的進行,所以性能優越的特種戰機將會是一代新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