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機槍傳奇典範:馬克沁機槍 四挺MG08擊退5000士兵
馬克沁重機槍首次實戰應用是在1893—1894年南中非洲羅得西亞英國軍隊與當地麥塔比利——蘇魯士人的戰爭中,在一次戰鬥中,一支50餘人的英國部隊僅憑4挺馬克沁重機槍打退了5000多麥塔比利人的幾十次衝鋒,打死了3000多人。
從現代機槍分類來看,機槍大致分為重型,中型,輕型。各國都有具備本國特色的機槍,不管是輕型,中型,還是重型都是為未來戰爭作準備,各有各的特點,能在不同的地方得到最好的發揮。
1884年開發了第一代的馬克沁機槍,直到一戰的時候機槍技術已經成熟,那時在德軍中普遍裝備了這種機槍,甚至到二戰在德國的軍隊中還有使用。因為它的衍生型MG34那時還沒有大量生產,從它生產到二戰這麼多年它都沒有被它的衍生型淘汰,也是一支非常經典的重機槍。
馬克沁機槍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成功的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其口徑為 11.43毫米,槍重 27.2千克,採用槍管短後坐 (19毫米)式自動方式,水冷槍管;
採用容彈量為333發6.4米長的帆布彈帶供彈,彈帶可以接續,理論射速 600發/分,可以單、連發射擊;也可以通過射速調節器調整為慢射速 100發/分。
馬克沁機槍結構複雜,採用水冷槍管較為笨重,帆布彈帶受潮後可靠性變差,但在近代戰爭中曾被普遍使用。
為了保證有足夠子彈滿足這種快速發射的需要,馬克沁發明了帆布子彈帶,帶長6.4米,容量333發。彈帶端還有鎖扣裝置,可以連接更多子彈帶,以便長時間地發射。
機構製造完成後,馬克沁本想秘密地進行射擊試驗,卻不料走漏了風聲,英國劍橋公爵殿下聞風趕到小作坊參觀,而皇室一動,舉市跟隨,大批名流要人接踵而至。在眾目睽睽之下,馬克沁機槍的肘節機構像人的肘關節一樣快速靈活地運動,子彈颶風般呼嘯掃射。觀者無不目瞪口呆。從此,馬克沁和他的機槍名揚世界。
馬克沁重機槍獲得成功後,許多國家紛紛進行仿製,一些發明家和設計師針對馬克沁重機槍的原理和結構進行改進和發展。
1892年,美國著名械設計家白朗寧和奧在利陸軍尉馮奧德科萊克幾乎同時發明了最早利用火藥燃氣能量的導氣式自動原理的機槍,這種自動原理為今天的大多數機槍年採用。
美國槍械設計師霍奇基斯所設計的1914型機槍是最早的氣冷式機槍,這種機槍取消了水冷式機槍上笨重的注水套筒,使機槍較為輕便。美國槍械設計師霍奇基斯所設計的1814型機槍是最早的氣冷式機槍,這種機槍取消了水冷式機槍上笨重的注水套筒,使機槍較為輕便。
這款重機槍的連續射擊性很好,只要有充分的冷水和彈藥準備,它的火力也可以持續很久,在戰場上是一個戰無不勝的利器。一戰二戰中很多國家也使用這種機槍,德國配置最多,德國軍隊在剛開始時戰鬥力確實非常強,離不開這種重型機槍的幫助。
中國在建國之後也仿製了這種重型的四式機槍,並且也改進了很多成為具有中國 色的重型機槍。它也成為世界十大機槍之一為世界各國軍方尊敬,也為很多機槍迷喜愛。
重型機槍一直是戰爭中很重要的存在,有沒有它軍隊的戰 鬥力會有很大的落差,從它被製造出來那時起,就註定了它戰場致命利器的命運。MG08重型機槍就是這類的代表,從英國與它小殖民地的戰爭就可以看出它的威 力,各國爭相裝備,爭相研發,誰擁有得最多最好,戰場上的得勝幾率肯定更高。
圖示:網友繪製未來升級版的新世紀馬克沁機槍
這款武器發明已過去百年,但還在換髮生機,世界名槍的稱號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