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上這些白桶是幹什麼的?其實它極為常見

@ 2016-01-12

遼寧艦上這些白桶是幹什麼的?其實它極為常見

在網際網路上一些關於遼寧艦的照片中,我們會看到在航母的舷側,會有一些白色的桶狀物體。這個桶狀物體不僅僅遼寧艦有,其實在很多其他的軍艦上也經常能看到,比如美國海軍的航母和兩棲攻擊艦,而且民船上也有這種東西。有網友問,這究竟是什麼秘密武器,深水炸彈麼?非也,其實這些白色傢伙並不是什麼武器,而是一種用於確保艦員生命安全的工具。

它有一個正式的學名,叫做氣脹式救生筏,有人也將其稱為充氣式救生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的一種新型救生設備。這種救生筏的特點是體積小、占用甲板面積少、相對重量輕、使用方便,救生效果快。氣脹式救生筏裡面不僅僅裝有充氣筏,而且在裡面還有供飲用的淡水、救生餅乾、藥品及焰火救生信號等備品屬具。

氣脹式救生筏通常被放置在側舷的筏架上,我們在遼寧艦上看到的白色桶狀物就是它了。在放置的時候有嚴格要求,氣脹式救生筏通常是筏底朝下平放,不能反放,更不能樹立放置,目的是防止進水變質。一般情況下,氣脹式救生筏不會用繩索捆死,也不用帆布套在救生筏上,更不能將救生筏死死地焊接在筏架上,因為這樣做有可能導致筏桶不易解脫,阻礙逃生。其存放筒是用玻璃鋼做的,可以承受壓力和防曬。此外,為了取保氣脹式救生筏的質量,應當定期進行檢查,這可是用來救生的設備啊,質量不允許出半點問題。

這種救生筏採用自動充脹成型。在投放使用的時候,應當儘快鬆脫脫鉤裝置,從而使之自動滑向水中或被拋入水中,救生筏內儲存的二氧化碳氣體會自動充脹成型。成型之後,剩餘的二氧化碳氣體會繼續向安全閥排氣,並發出「嗡」的一聲。之前不了解這種設備的人可能不知道,會擔心是氣脹式救生筏漏氣,但這是正常現象,不必擔心。我國曾經的一次海難中,就曾經發生過這種情況,遇難人員聽到「嗡」的一聲,以為救生筏漏氣,遂立即從水裡面撈起漂在附近的一個救生圈套在脖子上。

上了氣脹式救生筏之後,應當取出划槳,立即划水離開即將沉沒的船隻。船在下沉的時候會有一股很強的漩渦,來不及離開的氣脹式救生筏很有可能被漩渦捲入海底。此外還應當注意的是,要從工具袋裡面取出手動補氣封箱,並把它的打氣管接頭接在筏底的充氣筏上充氣。如果的確存在泄漏情況,可以用這個工具來充氣。

氣脹式救生筏在誕生的初期,很多人都對它的堅固性和養護條件存在疑問,例如在1948年修訂的海上人命安全公約中就沒有採納這種設備。不過到後來,人們逐漸認識到它帶來的便利。我國開始研製氣脹式救生筏是從1958年開始的,很快就研製成功。

研製成功後,這種氣脹式救生筏在軍用船隻和民用船隻上大量普及。所以說,這玩意兒只不過看起來像深水炸彈,但只不過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出現年頭已經不短的工具。在沉船事故中,我國研製的氣脹式救生筏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現在,大多數研製這種氣脹式救生筏的老同志都已經去世,但他們的成果仍將會為那些急需的人提供幫助。

航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面戰艦,安全措施和救生設備需要考慮得細緻又細緻。身為作戰艦艇,每一點都應該想到,而絕對不僅僅是上面的幾架飛機、幾種武器和各種各樣的輔助設備。比如,航母內部各層甲板之間的樓梯坡度,艙室的高度,艙室的布置,管線的處理,甚至是污水和油煙的排放,都必須經過深思熟慮。這些小細節是最能夠看出一個國家艦艇工業水平的。

全文完,謝謝欣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