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獲得了中國最高科技進步特等獎:但獲獎項目保密讓西方急傻眼了

@ 2016-01-11

圖片為近日獲得2015年度中國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相里斌先生,據了解,近日,媒體觀察者網和中科大創新公益基金會專門報道了,相里斌先生已獲得今年中國國家科技獎最高獎項的消息,在此之前,在多數媒體的報道中,中國2015年年度獲獎名單中並沒有相里斌先生的名字。有意思的是,在2015年6月公布的本次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項目名單中,同樣也沒有相里斌的名字,這可能說明相里斌先生得獎項目與通用項目無關,而是比較特殊的專用項目。

【鷹眼圖說軍事 鷹眼快評欄目第231期】軍事專家雷澤先生告訴鷹眼軍事記者,我國最高科技進步獎的通用項目名稱都是對外公開的,而專用項目由於其涉及國家安全和國防建設等特殊因素,大都只是對內宣布,對外保密,只有少數項目對外公開但僅是為了起到宣傳目的,比如我國921「載人航天」、HY2000預警機工程、10號工程——「殲十」戰鬥機等等,據公開資料顯示,相里斌先後承擔國家重大、重點項目20餘項,研究主要集中在衛星技術等領域。

圖片為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先生,軍事專家雷澤先生告訴記者,實際上,涉及到國防工程的大多數中國科學家很少在媒體上被曝光和關注,為了保守國家機密,中國的科技人員隱姓埋名、埋頭苦幹、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精神讓人動容,他們的豐功偉績和科研成果也許已經發揮著巨大作用,但人們知曉之時已經時隔很多年。于敏老先生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此後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于敏也發揮了關鍵性作用,為中國建立起有用、能用的核威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于敏與多位核武器專家共同提議加快我國核試驗速度,搶在美國玩弄「全面禁止核試驗」陰謀之前,完成了我國核武器小型化和穩定化的數據採樣,對於國家可謂功不可沒。但在80年代之前,他們的姓名都是嚴格保密得,而直到最近,于敏先生的研究項目才得以通過官方媒體公之於眾。

最後,我們來舉幾個例子,在最近幾年官方媒體逐漸公布的一些國家科技進步獎項,他們每一個都是含金量十足,而項目名稱也如雷貫耳:99式主戰坦克項目、「北斗一號」衛星系統、殲轟7A工程、我軍第三期指揮自動化網絡項目。。。

鷹眼圖說軍事,用圖說軍事的微信自媒體,認認真真做軍事原創,我們讓事實說話,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tsjunshi81(長按可複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