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唯一核動力巡洋艦:俄基洛夫級戰力彪悍可敵航母
二次大戰結束後,一般的觀念多認為大型艦的時代已成過去,許多國家都在50年代將所擁有的戰鬥艦除役解體,僅美國保留有4艘愛荷華級 戰列艦。是時世界各國所建造的最大型水面作戰艦隻,為1961年完工的美國核動力巡洋艦長灘號,排水量為17525噸。因此當蘇聯海軍開始建造一艘巨型軍艦---基洛夫號時,曾引起海軍界極大的震撼。基洛夫號在波羅的海造船廠建造,於1977年下水。
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蘇俄稱為Project 1144.2 Orlan (海鷹),是俄羅斯也是世界上僅次於航空母艦的最大軍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核動力的現役巡洋艦。它的大小已經接近二戰的戰列艦. 所以也被西方稱為巡洋戰列艦, 排水量和武器火力類似戰列艦但是任務和角色跟巡洋艦一樣,蘇聯方面則是統一稱為 "大型飛彈巡洋艦"。美國唯一與之噸位相近的核動力飛彈巡洋艦是長灘號,不過噸位略小,並且設計和建造的年代要早得多。
俄羅斯並沒有核動力航空母艦,但是大力發展核動力巡洋艦,可見核動力巡洋艦的戰鬥力是多麼可怕,據有關報道,俄基洛夫級戰力彪悍可敵美國航母。
由於「戈爾什科夫」號航母將停航大修,基洛夫級巡洋艦就成了俄羅斯海軍的當家主力。為確保遠洋戰力,俄海軍對於大型飛彈巡洋艦愈加重視,而採用核動力、裝備多種武器的「基洛夫」級巡洋艦也開始頻繁參加大型軍演,不斷向外界展示其威武的身軀。
蘇聯解體後,由於受經費及維護問題困擾,「基洛夫」級巡洋艦一度風光不再。然而隨著俄羅斯海軍重返大洋腳步的加快,「基洛夫」級巡洋艦再度受到重視。俄海軍不久前宣布,將重新啟用2艘閒置多年的該級艦艇——「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和「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
到那時,俄羅斯海軍將擁有3艘核動力飛彈巡洋艦,如果將其分散部署,充當各艦隊旗艦,可以有效提升海軍部隊的綜合戰鬥力和遠洋行動能力;如果將其集中部署到一個艦隊,那麼俄海軍就將擁有一支戰力驚人的「核艦隊」。面對3艘「基洛夫」級巡洋艦這一超強組合,恐怕就連美國航母編隊也要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