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陡坡的攻略是坐騎!
說到抽車,就會想到利用自己的體重一口氣衝上陡坡,但許多初學者的抽車無法有效的發揮力量。「抽車的時機是很重要的,就算能以正確的姿勢來抽車,如果不能用在適當時機就一點意義也沒有。」須田先生也表示,就算同樣是抽車,依據坡度不同,騎姿也會不一樣。
「與其說是騎姿改變,不如說是改變重心。」
Q.無法長時間維持高功率
A.慢慢地上爬是最快的!
使用抽車能以20km/h步調爬坡的人,一旦耗盡體力坐下騎車,通常速度就會降低到10km/h以下,不如一開始就用15km/h左右的坐騎會比較輕鬆,而且時間上也差不多。坐騎時如果覺得辛苦,就有必要盡快將檔位調輕。
配合坡度移動上半身的重心
由於有重力作用,所以當坡度越陡,身體就會變得越往後退。這時候若將身體重心盡可能往前移,就能有效率的活用體重。但如果在坡度平緩時將重心前移,會使平衡變差活用體重。
在陡急上坡時:身體的重心移動到自行車的前方
確實拉扯把手,身體的重心往前移動,曲柄從1點鐘變成3點鐘處時來移動體重的話,就能有效地轉換成速度。
在平緩的上坡:挺起上半身,使體重落下的感覺
常被用來當作休息型的抽車,也就是平緩上坡時的抽車。與平地相比重心落在稍微靠前處,以垂直向下踩踏的感覺將體重傳到曲柄上。
在和同伴一起騎車時,若和前面的騎士越拉越遠,試著縮短距離就會浪費無謂的力氣。也就是說,騎車時不被拉開距離的話就能夠輕鬆地奔馳。一起來看看如何不浪費力氣、又能輕鬆快速的奔馳法吧!
保持扭力&一定迴轉數
平常和同伴們一起騎車,遇上交通號誌變綠燈起步、上坡坡度變陡、難度高的下坡接連出現時,應該有不少人會在這些情況下落後脫隊吧?
以圖片中女生植田為例,上坡時與同級實力的騎士相比,能輕鬆地爬坡,但她卻不擅長下坡和停止再起步,常常會被一起騎車的同伴拋在後頭。
指導者須田先生表示:「騎乘上會因為自己擅長或不擅長的項目而和同伴拉開距離。且如果在擅長的領域太過努力,使用超過所需的力量,等遇上不擅長的環境時就會無法隨心所欲地來應對。」
地形起伏時,維持相同功率!
Check.01 快的人
上坡和下坡都確實踩踏來提升速度!
對腳力有自信的中高階者不會浪費下坡的速度,流暢連結上坡,與上坡用力踩踏、以慣性來下坡的人相比,整體時間變快不少。
Check.02 慢慢騎,速度卻很快的人
上坡降低檔位、下坡持續踩踏
重點在於「不用慣性來下坡」,所以上坡結束時需保留一定程度的餘力。確認好距離和坡度,以較輕檔位來慢慢上坡。
Check.03 緩慢者
上坡時奮力,用慣性下坡的無限循環
是初學者常見的錯誤。由於不斷在每個上坡全力以赴,所以總是靠慣性來下坡,不斷重複這循環,就會讓上坡的速度越來越慢,要特別注意!
起步不落人後的切換檔位
在平地容易和前方騎士拉開差距的原因之一就是啟動加速。擅長起步的人,會在停止前先換檔讓起步更流暢喔!
「巡航速度越快,在平路時就會使用愈重的檔位。在速度拉高時會覺得沒那麼沉重,但一旦停下車,從靜止狀態來踩動同樣的齒盤時,就會覺得沉重。就算急忙調輕齒盤,但由於必須要降低2~3檔,不僅會對變速器造成負擔,最糟的情況下還有可能落鏈。另外,就算能在起步時奮力踩動沉重齒盤、一鼓作氣的加速,重複多次以後就會耗損過多力氣,累積疲勞。為了改善這些問題,就得在將要停止前,事先變換到較輕的檔位。」
事實上須田先生遠遠看到紅燈,就會換檔然後慢慢的停車。起步時也是維持坐騎流暢地騎行。
「如果要在停車前換好檔,等前方騎士做出手勢才開始動作會有點來不及,所以必須越過前方騎士的肩膀來觀察前面的號誌,就能從容不迫的應對,預測前方狀況來騎車,是輕鬆騎乘所需的基本條件。」
【煞車】
換檔之後,一邊煞車一邊慢慢減速。在停車線前才緊急煞車會嚇到後方騎士,要特別注意。
【換檔】
當發現紅燈時,就將前齒盤維持在最大齒,在停止位置的10公尺前將飛輪向內調2~3片降低齒輪比。
Check.01
慢條斯理的加速,慢慢的追趕就好
並不是指降低巡航速度,而是慢慢提升速度。綠燈後的啟動加速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若要從靜止的狀態馬上恢復到平時的巡航速度,會慢慢的累積疲勞,就有可能變得比理想的巡航速度要慢。
Check.02
OK的人
很早就發現燈號是紅燈,馬上進行換檔,之後按著煞車慢慢地減速。到達停止位置時已經換成較輕檔位,所以能流暢的加速起步。
Check.03
NG的人
由於只看著眼前,較慢注意到紅燈,如此一來自然無法換檔,而是直接以較重檔位在接近停止的地方緊急煞車。
使騎乘更輕鬆的事前準備
除了團隊騎行的秘訣,騎車前的小小保養維護也是更輕鬆奔馳的小訣竅。接下來就要傳授大家一如其名、只要知道就能騎得更輕鬆的實用知識!
【平地篇】
Q.隊列中哪個位置是最輕鬆的呢?
A.容易追趕上前面的第2順位是絕佳位置!
事實上讓初階者在最後面反而會更加消耗體力,安排初階者在第2順位,前面只有1個人,所以容易把握前方狀況,也能看到領騎者的指示,比較會有安心感。就算速度變慢、被後方騎士超越,與前車友間的距離會被填補,所以不需要擔心會被集團海放。
安排經驗豐富的頂尖騎士騎在前頭,這樣就能妥善安排步調、應對突發事故。最後一名盡量是對自己腳力有信心的中階以上騎士為宜。
Q.上坡會落後怎麼辦?
A.勇敢地騎在集團前方!
巡航速度30km/h以上,跟在後頭才會比較輕鬆
以25km/h慢慢騎時,跟車的效果就會降低,反而是「不能落後」的壓力比較大,常會讓人身心俱疲,所以上坡時初階者就勇敢的騎在前頭,藉此從這樣的壓力中釋放出來。不過進階者跟在後頭時,並不是在初階者的正後方,請拉開一個車身以上的距離吧!不然的話會讓初階者在後方逼近的壓力下導致步調過快。
須田先生說:「許多騎士為了讓初學者騎得更輕鬆,會騎在前方幫忙牽引,但如果巡航速度在25km/h以下,就無法期待有太多的牽引效果。從步調分配和掌握路況方面來看,由頂尖騎士在前方引導會比較好,但如果是熟悉的路線,不妨讓初學者在前頭自由奔馳。」
Q.對一起騎車人要注意的是?
A.自由奔馳的同時也控制步調!
Check.01 視野開闊的領騎者要帶領隊友騎安全路線
如果路上有小石子或樹枝等障礙物,盡可能提前告知後面的人是最基本的。且並非只是告知,像是「避開右邊」等做出具體的指示也很重要。
Check.02 在適當位置設置休憩點,讓初學者有時間恢復體力
越是長距離的狀況下,越需要頻繁的讓身體休息。帶著陷入撞牆期的初學者一起奔馳是非常困難的,當他的速度變慢或是出現不舒服的表情時就出生詢問,這也是領騎的重要工作。
【上坡篇】
漫長陡坡的攻略是坐騎!
說到抽車,就會想到利用自己的體重一口氣衝上陡坡,但許多初學者的抽車無法有效的發揮力量。「抽車的時機是很重要的,就算能以正確的姿勢來抽車,如果不能用在適當時機就一點意義也沒有。」須田先生也表示,就算同樣是抽車,依據坡度不同,騎姿也會不一樣。
「與其說是騎姿改變,不如說是改變重心。」
Q.無法長時間維持高功率
A.慢慢地上爬是最快的!
使用抽車能以20km/h步調爬坡的人,一旦耗盡體力坐下騎車,通常速度就會降低到10km/h以下,不如一開始就用15km/h左右的坐騎會比較輕鬆,而且時間上也差不多。坐騎時如果覺得辛苦,就有必要盡快將檔位調輕。
配合坡度移動上半身的重心
由於有重力作用,所以當坡度越陡,身體就會變得越往後退。這時候若將身體重心盡可能往前移,就能有效率的活用體重。但如果在坡度平緩時將重心前移,會使平衡變差活用體重。
在陡急上坡時:身體的重心移動到自行車的前方
確實拉扯把手,身體的重心往前移動,曲柄從1點鐘變成3點鐘處時來移動體重的話,就能有效地轉換成速度。
在平緩的上坡:挺起上半身,使體重落下的感覺
常被用來當作休息型的抽車,也就是平緩上坡時的抽車。與平地相比重心落在稍微靠前處,以垂直向下踩踏的感覺將體重傳到曲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