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許多默默為社會付出的人,為善不欲人知,溫暖人間。下面故事中的平凡老人,一生都在為社會付出,即便退休了也拾荒幫助更多窮苦的人,直到過世之後,他的故事才被揭開,所留下的豐富遺產是無價的。
杭州圖書館十幾年來始終開放流浪者和拾荒者閱讀,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洗手,圖書館的溫暖行徑也獲得眾多網友讚賞。不過更引人注意的是一位拾荒老人,老人家在閱讀前會仔細把手洗乾淨,認真在圖書館中讀報閱讀的神情讓人動容。
很多人對他追求知識的精神感到佩服,可是大家再也看不到這位渴求知識、態度認真的老人了。
在不久前,這個老人在過馬路的時候被一輛計程車撞倒,經過緊急搶救仍然宣告不治。
直到老人過世後,他的偉大故事才被一一揭開,累積的遺產震撼世人。
這個老人名叫韋思浩,畢業於1960年代的老杭大(浙江大學)中文系,退休之前是一名中學老師。原本應該是靠著退休金安享晚年的老人,但他卻過著拮据、窮苦的生活,還必須靠拾荒維生,怎麼回事呢?
原來韋思浩省吃儉用,把所有的錢都拿去捐助給貧困學生。他的遺產中沒什麼值錢的東西,但他留下的都是無價之寶。泛黃的捐資助學憑證、希望工程的救助報名卡、受助孩子的來信,每封信都讓人潸然淚下,信中還有受助孩子最近一次的考試成績,韋思浩一直很關心孩子們的學習,可是這些孩子或許到現在都不知道幫助他們的人是誰,因為韋思浩一直隱藏身份,匿名對他們進行幫助。
老人在捐贈上面從不吝嗇,卻對自己極為嚴苛,生活過得十分節儉。他住的房子是早年政府配給的,裡面沒有進行任何裝修,連燈泡也是最原始的小燈管,除了一張木板床之外,沒有任何的家具,看了讓人不禁替他心疼。
韋思浩一生都對自己很苛刻,自己過著貧苦生活沒關係,也要把滿滿的愛和熱情分給那些家庭困苦的孩子們。他的善舉還不只這些,早在十幾年前韋思浩就決定要在死後捐贈自己的遺體和其他可用的器官,並簽署了捐贈的志願表。
韋思浩拿著一根竹竿,穿著一雙早已被淤泥染黑的白色布鞋,隱約可見瓶瓶罐罐至於袋中,這是韋思浩生前給大家的印象,沒有人知道看似落魄的他是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一級老師。
韋思浩雖然落魄,遊走在生活邊緣,但是他的靈魂純凈自然,比任何人都更懂愛的真諦,為善不欲人知的低調精神和對教育的熱誠遺愛人間,感謝有你,溫暖人間!分享出去,讓大家看到老人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