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現場到處僅剩斷壁殘垣,狼藉一片。
大部分災黎暫時居住在沒有遭受大火吞噬的祈禱室及教堂里。
(新山9日訊)無情大火將無數人一手建立的家園,一夕間燒毀,導致27戶家庭共300餘人頓失居所,財物損失無法估計,從此不知何去何從?
受影響的災黎,印尼籍占多數,大部分的男性從事建築類工作,女性則從事清潔類工作,有已獲得大馬身份證者或持有工作準證者。
好在上天憐憫,300人中包括30餘名在籍學生以及50餘名年齡在12歲以下的孩子,都沒有在事件中傷亡。
據定居在舊古文茶路貧民窟已有34年的「 村長」阿末(55歲,建築勞工)周六受訪時指出,他於1982年就遷居在此,火患發生時,他仍在工地工作,因此所有財物都付諸一炬,僅剩下身上穿的衣服。
他說,火災起因是一戶家庭發生煤氣爆炸,事故發生時接近晚餐時間,該戶人家正在烹煮食物,不過,消拯局仍在做進一步的調查。
他說,事故發生後,有部分家庭已搬離或到外租房子,然而大部分災黎暫時居住在逃過大火吞噬的祈禱室及教堂里。
他說,很多居民平時收入皆不穩定,如今又面對如此不幸事故,前途可謂茫茫,在外租房每個月200令吉,都是無形的負擔。
36歲的印尼籍建築勞工薩利曼與妻子育有一名1歲的女兒,他說,從印尼來到這裡,這些房子都是居民們一磚一瓦砌起來的。
他說,一場大火將一切燒毀,讓他從此陷入不知何去何從的境地,他希望媒體能將訊息傳達給社會大眾,資助他們在原來的地方重建家園,畢竟在該區居住多年,不捨得離開彼此守望相助的鄰居們。
13歲的國中生莫哈利說,火勢蔓延太快, 他的學校用品包括校服、校鞋及書包全被燒毀,只有課本來得及拯救回來,對明天上學一事感到無措。
記者親臨災後現場,昔日人口密集的地方在周五晚上經歷了3個小時的大火燃燒後成為廢墟,到處僅剩斷壁殘垣,狼藉一片。
大部分災黎向記者透露,他們除了身上穿著的衣服,所有財物及身份證明文件全被燒毀,女生們如今連替換的貼身衣物都沒有了。
在遭遇火災事故後,有災黎獲得暫時居住在附近廣場的展覽中心內,然而更多的災黎則居住在逃過大火吞噬的祈禱室及教堂里,有者則整夜未眠,為將來感到憂心。
他們現階段仍未獲得任何地方組織或團體的援助,然而,記者在這次大火事件的採訪中,深深體會到人間有溫情,也感受到守望相助的精神,這些受災戶都能得到來自身邊的朋友或家人,甚至是陌生人捐助的一袋袋的米飯、糧食以及衣物,讓他們可以從不幸中得到一些慰藉和溫暖。
初步調查,該貧民窟近100%焚毀,在現階段並沒有居民傷亡的報告。有關火患的起因有待消防局進一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