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核爆了!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01月06日09時30分在朝鮮(北緯41.30度,東經129.10度)發生4.9級地震,震源深度0千米。據韓聯社與法新社報道,朝鮮方面6日稱,該國進行了「成功的」氫彈實驗。消息一出,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關注。為何人們談「核」色變?先來看看這些核爆瞬間!
是不是有那麼一瞬間覺得蘑菇雲還挺美的?不得不告訴你,這都是美麗的錯覺!你要知道,核爆會讓一個地方瞬間變成地獄!房屋瞬間支離破碎、人和動物因核輻射患上疾病甚至死亡,也可能讓一座城市瞬間消失……
美國觀測員在拍攝「黃蜂第一」(Wasp Prime)空投試爆的場景。1955年上半年,美國在內華達試驗場實施了「茶壺行動」核試驗。3月29日,「蘋果-I」和「黃蜂第一」先後被空投試爆。這是美國首次在一天內進行兩次核試爆。
在「常春藤行動」核試驗中,美國在馬紹爾群島的埃尼威托克珊瑚島上試爆了一顆代號為「邁克」的氫彈。「邁克」是美國試爆的第一顆技術完全成熟的熱核武器,爆炸威力達1040萬噸TNT當量。「邁克」的巨大威力使得試爆點「埃魯格萊伯」島瞬間從地球上消失。
核爆摧毀房屋全過程。房屋瞬間被」撕「得粉碎!
新地島核試驗場歷史上最輝煌的一頁無疑是在1961年10月30日使用一架特別改裝的圖-95V戰略轟炸機成功試驗了5000萬噸級的「核彈之王」,即被研製人員稱為「伊萬」的重達26噸的A602EN超級氫彈。炸彈在4500米的空中在預定地點引爆,7到10秒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能量的1%,瞬間溫度達到1000萬攝氏度,壓力高達10億個大氣壓。火球翻滾,蘑菇雲升騰,高達80公里。強光耀眼,讓人感覺比100萬個太陽還要亮。3米多厚的冰層被熔化,試驗場內的所有建築、裝備全部蕩然無存,大批試驗動物灰飛煙滅。整個北方地區的無線電通信全部中斷,方圓4000公里內的飛機、飛彈、雷達和通訊設備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
1954年9月14日在蘇聯奧倫堡州進行了「雪花」原子彈爆破試驗。當日9點33分,蘇聯當時研製的威力最大的一顆原子彈在托茨基草原上空爆炸,森林被燒為灰燼,村莊被平地摧毀。從1952年起,附近村民共有3209人因受到輻射而死亡,爆炸之後只有2人當場死亡,之後經歷了兩次高峰:爆炸後的5-7年和90年代初。在參加托茨基演習的4.5萬名軍人中,有一半人被評為一等和二等傷殘,74.5%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20.5%的人有消化器官疾病,4.5%人有血液病和遺傳經歷。
這是蘇聯第一次核爆試驗的場景!
這是前英國皇家空軍、業餘攝影師約翰·阿爾弗雷德·米爾松拍攝的英國核試驗照片。他於20世紀50年代親眼目睹了英國在南澳大利亞一個叫做Maralinga的沙漠中進行核彈試驗的情景。米爾松的這些照片被他的女兒珍妮特·霍麗斯發現。她說,父親曾告訴過她,上級曾命令父親等人圍成圈,站在爆炸點附近。由於當時還沒有意識到核輻射的危險,監督核試驗的人沒有穿任何防護服。此後不久,很多人患上嚴重的流鼻血以及癌症等疾病,也有很多人數年後發病。現在成千上萬的人正以「輻射中毒」的名義向英國國防部要求賠償。2009年,英國最高法庭受理了1000名服役老兵起訴國防部的案件。
這個月亮好大好亮?錯了!這是核爆炸後沙漠上空出現的巨大火球,地面上用於測試的坦克、吉普車以及其他車輛,在強大的爆炸中被毀掉。儘管只能看到火球底部的情景,但是月牙形的衝擊波肉眼可見。
1946年,在太平洋中的核爆,圖為驅逐艦和其他艦艇被核爆摧毀的情景。
1946年7月1日,太平洋馬紹爾群島。一朵巨大的蘑菇雲突然爆發於北太平洋海域比基尼島上空。這是美國「十字路口行動」核試驗的第一次試爆。此次試驗的目的在於,研究核輻射對大型艦船的影響。
1955年,美國內華達州核爆實驗地,攝影師們正在拍攝騰起的巨大火球。
1958年,一枚只有廣島原子彈一半大小的小型原子彈被引爆,數噸海水被掀起,產生驚人的破壞力。
1953年,內華達州試驗場,瞭望山實驗室的攝影師拍下加農炮發射的原子彈爆炸情景。科學家們非常渴望研究和了解原子彈爆炸後的蘑菇雲效果。
一艘距離核爆地點8公里的海軍軍艦,被核爆衝擊波掀翻。
1945年,一位攝影師拍攝到日本長崎遭到原子彈襲擊後一家羅馬天主教教堂的破碎殘骸。
哇,海上日出,美醉了。
其實,這是在1961年南太平洋上空。氫彈爆炸後的大火球開始擴散……
轉自:央廣軍事
如拒絕轉發傳播請聯繫修改或刪除,編輯郵箱:3427337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