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NBA5大個人秀所穿的球鞋(上)
小編作為一個半資深籃球迷,從2003年左右開始看球,不過那是還是個孩子,一場場經典比賽還在此時此刻還是記憶猶新。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一一介紹一下當時他們所穿著的球鞋,排名不分先後。
2007年東決G5 詹姆斯爆砍48分9板7助連得25分拿下天王山
球鞋:Zoom LeBron V
底特律活塞坐鎮主場迎戰克里夫蘭騎士,最終兩隊經過兩個加時鏖戰,騎士109-107力克活塞,在七局四勝的系列賽中以3-2率先拿到賽點。
說到這場比賽,詹姆斯無疑是最大功臣,最後連續砍下25分,准絕殺上籃幫助其實鎖定勝局,當年的小皇帝打什麼位置都是Mismatch。
說到這雙 Zoom LeBron V 小編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猶記得當年剛出Zoom LeBron IV的時候真的是做夢也想有一雙啊!無奈1680的軟妹幣的價格簡直嚇的我要死,簡直是勒布朗·要你命3000·IV,到了五價格到了1280,感覺不能再錯過了,畢竟2007年左右,Kobe陷入獨自戰鬥的泥潭,T-mac也不溫不火,KD剛入聯盟,勒布朗是聯盟最炙手可熱的明星,所以一咬牙一跺腳,買了一雙V,總的來說這雙鞋的魔術貼設計非常有特點,當時覺得大鉤子簡直帥的沒朋友,包裹性異常出色,但是缺點是重量過大,不適合PG、SG穿著。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詹姆斯的腳型是不是和我不搭啊,我買了45的居然小拇指還擠,最終還是安安靜靜的躺在了鞋櫃里,不過現在偶爾還是會拿出來穿的。
神奇的「0號特工」永遠的大將軍,吉爾伯特·阿里納斯絕殺爵士
球鞋:Ts lightswitch gil
嗨,我是吉爾伯特·阿里納斯。
這是我的故事。
我剛進入NBA的時候,職業生涯前40場比賽,我是在板凳上度過的。他們說我得把板凳坐穿。
我想他們根本沒看到我的天分。覺得我就是個0,一無是處。
我沒有坐在那裡怨天尤人,而是不停的訓練,訓練。
在沒有人信任你的時候,你的任何努力都會為自己加分。
這已經不是我能否打好籃球的問題了,我要證明他們是錯的。
為什麼我的球衣是0號?因為我要提醒自己,每天我都要全力奮戰。
相信大家還對這篇廣告記憶猶新,雖然大家知道當年的TS是阿迪達斯走下坡路的開始,但是這絲毫不影響這雙鞋在我心中的地位和意義。反而他的鞋底更適合外場比賽,相比於耐克更低的價格,出色的防滑,絕對是街球場上carry全場的優秀搭檔。
再來回顧一下這個經典勵志廣告:
附贈彩蛋一枚:尼克揚亂入……
Linsanity絕殺猛龍:一場就首發,兩場20+,三場拿兩雙,四場贏曼巴,五場周最佳,六場玩絕殺
球鞋:hyperdunk 2012 low
曾經黃皮膚的林書豪是被整個美國籃球食物鏈都放棄的球員,大學期間林書豪被籃球傳統名校史丹福放棄,參加NBA選秀時他又被所有球隊經理放棄,隨後雖然林書豪雖然得到勇士的短期合同,也參加的了火箭隊的訓練營,但是最後都沒有逃脫被裁掉的命運。
直到他得到紐約尼克斯短期合同之後,林書豪才得到了一個不是機會的機會。
時任紐約尼克斯主教練的麥克德安東尼回憶,在2012年2月5號之前,紐約尼克斯賽季開局8勝15負,連戰連敗,德安東尼的帥位不保,這時候紐約尼克斯遭遇了連續的傷病,主將甜瓜、小霸王斯塔德邁爾還有兩個老後衛巴郎戴維斯和麥克比比全是因傷缺陣,在2月五號紐約尼克斯迎戰新澤西籃網之前整個管理層就已經想好了,裁掉林書豪然後再選一個對球隊確實有所幫助的運動員來。
所以這場球根據管理層和教練組的計劃這場球就是林書豪在紐約尼克斯的最後一場球,這最後一場球德安東尼也挺有意思,我讓你打打,反正也就那水平平時訓練都看得見,這樣裁了你也心服口服。就在這種情況下讓林書豪去打球,可是誰知道面對新澤西籃網隊的全明星後衛德隆威廉士,林書豪替補上場獨得25分7次助攻率隊取勝。
第二場對陣猶他爵士,砍下28分8次助攻率隊取勝。第三場對陣奇才23分10次助攻率隊取勝,第四場面對不可一世的洛杉磯湖人和科比布萊恩特,林書豪狂砍38分7次助攻率隊取勝,第五場面對森林狼林書豪20分6籃板8助攻率隊取勝。
而這場比賽將林瘋狂推到了頂點,此款純黑hyperdunk 2012 low,是林瘋狂期間一直穿著的比賽用鞋,低幫、純後衛用鞋,非XDR版本不太適合外場穿著,耐磨性一般,和高幫的一樣採用了lunarlon緩震技術,為雙腳提供出色的緩震和啟動。鞋面的動態飛線帶來出色的包裹性和支撐。
T-mac 35秒13分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個飆分奇蹟。
個人認為麥迪的35秒13分是比雷吉米勒的8.9秒8分更具難度的存在,難點大致是以下幾點:1.穩定的馬刺隊。2.罰球全中。3.暫停中斷。
當年的麥迪穿著的球鞋:T-mac 4
柔軟的黑色真皮在兩側成不對稱狀,細膩的雙排走線將鞋分出層次。塑料框架和網格坐落腳跟處,給人一種踏實和華麗的感覺。後跟「簽名布」那裡,銀色金屬色縫線外加摩砂皮顯出鞋本身的尊貴。作為無鞋帶設計的款式,內靴的意義重大,處處的黑白配色,給人的感覺就是「與世無爭中帶著堅決的態度」。
但在使用過程中,有兩個不能不說的缺點。
第一,後跟的HUG開關很難擰,這樣每次穿鞋很費盡。
第二,當把HUG擰到適合雙腳的程度時,走路還好,但打起球來總感覺這HUG技術很脆弱,生怕一個寸勁兒把塑料開關或鋼絲弄斷,讓人不放心。當然嘍,麥蒂在場上不關心這個,可對於花一千多人民紙買這雙鞋的普通消費者,還是會很留心腳下HUG的質量的。
最後是一個當年阿迪達斯演繹35秒13分的一個廣告,雖說推廣的T-mac 5,但是不得不說廣告非常經典:
Kobe Bryant 81分
說到搶頭條這件事,數年前有一天,麥迪怒砍43分;AI拿下39分;伊戈達拉壓哨補籃絕殺KG的森林狼;太陽超音速雙加時對轟301分,其中雷阿倫42分,馬里昂37分;那天灰熊替補麥克•米勒拿了30分……然後,那天湖人打了打猛龍……就沒有然後了。
球鞋:Zoom Kobe 1
說到這雙鞋我還是很有感情的,上腳感覺非常出眾,首先是腳踝的保護被ZOOM KOBE 1作為重頭戲出現,在內靴中的腳踝位置有兩塊圓形皮面用於保護腳踝處單薄的皮膚。中間的夾層里還有和AJ14上相似的記憶海綿,使腳充分適應鞋子的包裹。而內靴向上延伸的部分作用雷同與2K4、2K5上的魔術貼,可以防止腳踝嚴重翻轉。ZOOM KOBE 1的中底部位使用了顛覆傳統TPU材料的碳纖維作為支撐片。這種編織狀的材料實際上是貼附在支撐片上的,作用多大不敢多說,其實還是為了標新立異。在防止腳掌作用移動的功能上,碳纖維和TPU的效果實在是差不多。
在ZOOM KOBE 1身上看不見任何一處明顯的透氣孔,事實表明多那幾個小空也確實解決不了問題。所以ZOOM KOBE 1在內靴上做起了文章,延伸到後跟頂部的提鞋拉帶其實是內靴的一部分。ZOOM KOBE 1的整個內靴都是由這種彈性好,透氣性佳的網眼面料做成的,所以穿在腳上再舒服再透氣也不覺得奇怪了。並且ZOOM KOBE 1的鞋麵皮層與內靴不是完全縫死的,這樣更有利於鞋子的散熱。鞋底大量的透氣孔和前掌鏤空設計合作使其具有了更出色的透氣性。可以說ZOOM KOBE 1在散熱透氣方面做的相當好。
當科比遭遇跟腱斷裂重回賽場的第一場比賽穿著的就是Zoom Kobe 1 的大師之路版本,現在重看05年科比的表現,不知不覺過了10年,現在真的是不求81分但求82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