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先進轟炸機之:B-2雷達也沒轍的「幽靈」隱身戰略轟炸機

@ 2016-01-08

在上世紀60年代後期,隨著冷戰的加劇,美蘇兩國在發展軍備上的投入熱情持續「高燒不退」,蘇聯的核武器讓美國十分忌憚,但蘇聯在此期間開發的高空高速截擊機和蘇聯嚴密的防空網讓美國人傷透了腦筋。

要想摧毀蘇聯境內的戰略核設施,就必須另闢蹊徑。在此背景下,一款有史以來外形最奇特的戰略轟炸機出現 了,它就是B—2隱身戰略轟炸機。看上去就像不屬於地球上的武器裝備,有科幻小說家指出,美軍很有可能是得到外星人的啟發才造出這麼科幻的產品。

B-2是美國諾斯羅普公司聯合波音公司研製的一款遠程隱身戰略轟炸機,它的首次試飛是在1981年,1989年,B—2正式服役。作為世界上目前唯一一款隱身戰略轟炸機,B—2在隱身性、整體氣動外形和武器系統等方面都具有先進水平。

隱身性是B—2最大的特點,它的隱身性是通過飛翼型氣動外形和隱身材料來實現的。為了達到最大的隱身性,B—2放棄了傳統飛機的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轉而采 用了翼身融合技術的飛翼型氣動外形,這讓B—2的正面雷達反射面積只有0.1平方米。

建造B—2A轟炸機的最初構想始於1975年。句維基百科介紹:當時,美國國防部所屬的「先進計劃局」出籠了一個代號為「哈維」的項目,落實到空軍,就派生出了XST(實驗、隱身、戰鬥)計劃。在這一計劃中,將隱身技術運用到飛機上的設想被首次提出。

富有研製軍用飛機經驗的洛克希德公司捷足先登,率先獲得了軍方的研製合同,並很快拿出兩架全尺寸XST樣機,初步證明隱身技術在飛機上加以應用具有可行性。

B—2的機身塗料採用的是由雷達吸波材料,不過這種塗料價格不菲,據 說B—2塗一次塗料的錢夠買一架小型飛機了。而美軍一架B-2的造價高達4.5億美元。

B —2看起來就像一個w型的「飛毯」,因為它既沒有垂尾,也沒有平尾,這樣的氣動外形在很多人眼裡是無法理解的,那麼它是怎樣轉向的呢?這方面就體現出了美國人的創造力,現在看來都是無法想像的。從天上看它簡直薄的就像一張飛毯。

麻生理工大學的天才 們早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他們設計了一種同時兼具減速和偏航能力的減速板,諾斯羅普官方給出的名稱是「減速板—方向舵」。這個裝置可以向上下兩側張開,在 兩側機翼的減速板做不對稱開裂時,B—2就可以轉向了。

1997年6月12日,在新墨西哥州白沙飛彈靶場進行的作戰試驗期間,B-2轟炸機在一次通過中投放了16顆JDAM制導炸彈。16顆炸彈各自瞄準目標群。目標群包括位於2個地區內的8個目標,2顆JDAM炸彈攻擊一個目標。B-2隱身轟炸機的綜合作戰效能高,利用自身能隱形的特點,在執行作戰任務時通常不需要護航和壓制對方防空系統的支援飛機。

裝備4台F118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B—2的最大載荷達到了23噸,它的彈艙設置在4台發動機的中間。出於隱身性的考慮,B—2沒有設置機身外掛架,不過它 的掛載能力還是十分強大。

在執行核打擊任務時,B—2可以在內置旋轉掛架上攜帶16枚核炸彈或16枚帶有核彈頭的空射巡航飛彈。而在執行常規打擊任務 時,B—2可以攜帶多達82枚集束炸彈或8枚雷射制導炸彈。

美國空軍估計,若使用非隱身戰鬥飛機執行由兩架B-2轟炸機完成的任務,則需要32架F-16戰鬥機以及為其護航的16架F-15、若干架壓制對方防空系統的EF-111與EA-6B和15架KC-135加油機。

而中國人對B-2有著沉痛的印象,B-2就是當年科索沃戰爭中轟炸我國大使館的先進轟炸機,也是其參與的為數不多的實戰任務。而讓南斯拉夫政府毫無察覺的就傾入了其領空,等察覺時為時已晚。歷史告訴我們,弱肉強食,強者為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