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小女孩和奶奶的故事,別讓這種事在你的孩子身上重演!
君君出生在一個不太富裕的農村裡,君君還不到1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外出打工了,君君從小一直跟著奶奶爺爺生活,君君奶奶是一個特別溫柔的人,對君君格外呵護,君君也特別喜歡奶奶,奶奶到哪兒她到哪兒。
奶奶雖然不識字,可是奶奶知道一個又一個的美麗的故事,每天都會用這些美妙的故事哄君君睡覺,抱著奶奶、聽著奶奶的故事,君君很快就會進入甜蜜的夢想。奶奶還會帶著君君一起去上山撿柴,一起去地里種菜,雖然奶奶捨不得讓君君幹活,但是君君還是會主動幫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君君喜歡跟著奶奶,和奶奶在一起就會很幸福。有一次君君午睡醒來,在家裡沒找到奶奶,君君害怕極了,不顧一切的大哭起來,去山上撿柴的奶奶聽到哭聲,趕緊回來,君君看到奶奶後,抱著奶奶哭了好久,從此以後,奶奶再也不敢讓君君一個人了。
君君很愛奶奶,只是有時候也會想爸爸媽媽……
在君君快6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回來了,君君特別開心!有爸爸媽媽,有奶奶爺爺,君君覺得自己特別幸福。可是沒多久,爸爸媽媽就決定搬家了,搬到了離家很遠的小鎮上,而爺爺奶奶還是住在住慣了的老家。
自從搬家後,君君爸爸媽媽發現君君沒有以前那麼開心了,知道君君對新環境不太適應,也知道君君想爺爺奶奶了,就決定每個周末都帶君君回老家看奶奶。果然,君君又開心了很多,也很快和新家周圍的小朋友們成了好夥伴。
可是有一次,君君和爸爸媽媽準備回家時,奶奶牙痛起來了,君君就想留下來陪奶奶,可是爸爸媽媽說她必須回去上學,給奶奶準備好了藥之後,就帶君君回鎮上去了。回去的路上,君君一句話也沒有說。
後來,爸爸媽媽告訴君君,奶奶患上了帕金森綜合症,後來,奶奶去世了。君君沒能看到奶奶最後一眼,君君只看到了靜靜躺在那裡的奶奶,君君嚎啕大哭,好幾天都不說話,後來,君君整個人也越來越內向了……
為什麼君君奶奶對君君的影響這麼大呢?其實,這不僅因為奶奶對君君的無微不至,還因為在6歲以前,君君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君君安全感的來源全是來自於奶奶,而後來,卻因為搬家,這個安全感的來源被切斷了,就算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君君也會覺得缺乏安全感。而當奶奶生病時,君君不能陪著奶奶,君君又會升起深深的自責,君君會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有照顧好奶奶,所以奶奶才會生病,所以奶奶才會去世。缺乏安全感加上深深的自責,讓小小的君君陷入了痛苦。
迫於生活的壓力,隔代撫養的現狀不可避免。可是,如果可以,真的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們都能陪在孩子的身邊,如果不可以,也請千萬千萬記住:不要輕易切斷孩子和那個在孩子童年時期給了他安全感的人之間的親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