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NBA最難防的人不是科比、不是麥迪、也不是答案、而是他

@ 2016-01-07

十年前NBA最難防的人不是科比、不是麥迪、也不是答案、而是他

當庫里靠著一招無解的檔次+三分球大殺四方,成為NBA最難防的球員時,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是在十年前,在那個巨人林立、東艾西科南麥北卡稱雄的時代,誰是當時NBA最難防的球員?

是力拔山兮氣蓋世、單手就能夠打爆禁區的大鯊魚·奧尼爾;

是技術精湛、靠一招45度打板就能夠把對手投暈的石佛·鄧肯;

是單挑無解、球風飄逸干拔銷魂的超級鋒霸T-mac·麥克格雷迪;

是鬥志萬盛的艾弗森、是單場81分的科比、還是虐框狂魔卡特……

其實,以上這些超級巨星們,他們都是當時聯盟中最頂級的巨星,也是每支球隊戰術板上頭號盯防的獵物,說他們容易防,那無疑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不過,如果要說起最難防、或者換個角度說,在當時聯盟中球星們最不願意去對位、去防守的那個球員是誰?

如果換成這種說法,那麼答案就顯而易見——理察·漢密爾頓。他絕對是當時聯盟超過一半的人不願與去對位和防守的那個傢伙。作為NBA歷史上最優秀的投手之一,漢密爾頓不僅繼承了雷吉·米勒的精準度,還很好的繼承了前輩們的跑跳能力,尤其是無球跑動能力。

漢密爾頓何許人也?此君在1999年NBA選秀大會在首輪第7順位被華盛頓奇才選中,在奇才效力的三個賽季里,漢密爾頓的表現非常穩定,數據也逐年增長。在離開奇才的前一個賽季,他的場均數據上漲到20分3.5板以及2.7助,已經成為一名非常合格的得分手。

不過,對於理察而言,離開奇才、離開喬丹其實也未必是壞事,至少從後來的事實證明,在離開奇才後,他在底特律找到了更好的歸屬。在活塞,他與比盧普斯雙人組成為了當時後場最恐怖的殺手。加之普林斯、大本以及拉希德的相繼加盟,漢密爾頓在活塞的作用更是被直接突兀出來。

作為一名純屬的得分手,哈密爾頓在活塞的首要任務便是得分。由於昌西的存在,他不用理會一大堆糟糕的組織問題,由於雙華萊士的存在,他的防守任務變得無比輕鬆。簡單點來說就是——得分、得分、再得分。

不過,對於嚴重偏瘦、身體對抗較差的漢密爾頓而言,想要在巨人如林的NBA肆意取分,那就必須有過人的本領。作為一個高大廋,漢密爾頓的身高和體重是嚴重不對稱的。身高2.01米的他體重卻只有87.5公斤。對比一下同時期的分衛,1.93米的韋德體重達到99.8公斤,比漢密爾頓足足中了24斤。就算是科比,他的體重也達到93公斤,而眾所周知的是,科比只有1.98米,比漢密爾頓還要矮出3公分。

比力量、比對抗、比速度……漢密爾頓都比不過人家,不過漢密爾頓能夠在NBA效力16年之久,僅靠一招跳投那是行不通的。真正讓他在NBA成名、且能夠肆意取分的必殺技是——無球跑動。

漢密爾頓無球跑位分析圖,看上去更像是在跑馬拉松

以同時期的雷阿倫為例,君子雷也是NBA有名的無球跑動、接球就投的射手手。尤其是在綠衫軍和熱火效力時期,雷阿倫依靠著身邊的一般天才隊友造勢,他總可以通過無球跑位,輕鬆獲得空位的出手機會。當年在綠軍和熱火,他能夠屢次上演絕殺或扳平的關鍵球,多數的出手機會都是通過無球跑位製造出來的。

不過,如果撇開兩人的歷史地位不談,如果僅就無球跑動能力而言,雷阿倫充其量就是歷史一流的無球跑位,而漢密爾頓絕對是現象級、歷史級的大咖。這點或許科比是最有資格發言的,在2004年NBA總決賽湖人與活塞大戰中,漢密爾頓就是靠著一次次的無球跑位把湖人硬生生的給拖垮了。

所以,對於當年湖人或者科比,與其說是被活塞或者漢密爾頓投死,倒不如說是被活塞和漢密爾頓硬生生的跑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