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美國新一代運輸機效果圖
近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率先在其官網上發布了自己的未來運輸機設計方案,這款代號為「翼身融合混合布局」(HWB)的運輸機一經公布,就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該機外形設局科幻、另類,採用了飛翼式布局和機身加尾翼的氣動布局,完全顛覆了傳統的運輸機氣動外形,因此被網友戲稱為「B-2和C-17雜交的產物」,也被稱為史上最科幻的戰略運輸機,因此有美國媒體以鄙視的口氣評論稱,在美國曝光史上最強運輸機時,中國卻在加速研製技術上落後於C17的運20。
當前,美國大量服役的運輸機有C5重型戰略運輸機、C17大型運輸機和C130中型戰術運輸機,這些運輸機裝備數量眾多、層次分明、運輸用途廣泛,從而構成了今天美國全球軍力快速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這三款飛機都是上世紀50年代後發展起來的機型,其中C5和C17已經停止生產,為了替代日已老化的美國戰略運輸機部隊,美國航空部門開始全力打造新一代戰略運輸機。
圖為美國C17戰略運輸機群
美國未來運輸機為何採用飛翼式布局?
從美國空軍公布的新一代飛機外形上可以看出,採用飛翼式布局的運輸機氣動外形非常流暢,飛翼式布局的最大特點為,阻力小、翼負荷低、機翼內可利用空間大,也正因此可以獲得更大的載重,此外,飛翼式布局還具有更強的平衡性和操作穩定性、不容易產生機斗向下俯衝的趨勢、機翼不會產生向後彎曲的傾向,是未來大型運輸機的主要設計方案之一。
飛翼式布局可以獲得更高效率的空氣動力和堅固結構,也是為了適應未來運輸機節能環保的技術要求,波音公司計劃將新一代運輸機沿用部分C17的成熟技術,但決定把燃油消耗率減少70%以上,而洛馬公司在這方面要求更加嚴苛,這款展出的未來翼身融合運輸機其設計要求是將燃油消耗率降低90%,毫無疑問,這種激進設計理念勢必會讓洛馬公司承擔更多的發展風險,以及突破更多的技術瓶頸。
圖為中國運20運輸機
中國運20技術上是否已經落後?
中國正在試飛中的運20是當前國產最新型的大型運輸機,也是中國技術最先進的戰略運輸機,由於具有較強的後發優勢,運20在設計上參考了前蘇聯設計的伊爾76和美國大量裝備的C17運輸機,整體技術和材料使用上超過了伊爾76,但是在信息化程度、最大載重量等方面還稍遜於C17,在C17已經停產,美國未來新一代運輸機加速研製的時候,諸葛小徹認為,平心而論,中國正在試飛的運20其實在技術上是落後於美國新一代運輸機。
不過,中美兩國的戰略運輸機的使用定位不同,諸葛小徹認為,美國運輸機是要具備全球快速運輸能力,而當前的中國空軍卻不需要這種能力,因此,載重60噸,最大起飛重量220噸,最大航程780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920千米/每小時的運20已經完全能夠滿足中國空軍的戰略運輸需求,運20不僅能快速將所需物資運輸到全國各地,而且還具備在亞太大部分地區執行戰略運輸作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