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南海爭端再次浮出水面,中國和美日對立,而東協各自為政。」韓聯社5日稱,隨著中國在南海新建設的機場上進行試飛,美國和日本都提出強烈批評,但東協內部對於南海爭端卻發出截然不同的聲音。在東協成員國中,越南和菲律賓政府分別對外表態,要求中方立即停止類似行動。但柬埔寨認為,南海問題正是由於當事國外的強國介入才導致形勢緊張,這實際上是批評美國煽動南海爭端,激化矛盾。有分析認為,隨著中國持續在南海強化主權,美日菲的軍事聯合反制行動也會進一步增多,隨著美軍艦很有可能再次出現在中國南海島礁12海里以內,今年南海局勢有可能陷入惡性循環。
日本《東洋經濟》5日稱,中國不會在南海紛爭中選擇軍事衝突的道路,而美國希望的是維持現狀,美中實際上都在小心地不過度刺激對方,即使是對立關係,也是有節制的對立。而南海周邊各國實際上是同床異夢,在南海問題上的權益主張並不一致。
1月2日,一架中國民航客機在永暑礁機場試飛
今年南海局勢將如何發展?廈門大學教授莊國土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2015年是南海備受關注的一年。一方面通過島礁建設,中國在南海的實際存在明顯得到加強。這和中國經濟全球化加速有密切關係,南海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通道,對中國至關重要,我們也對這些島礁擁有主權,維護航道安全,當然無可厚非。另一方面,2015年菲越等國雖然和中國持續有爭端,但沒有直接對抗衝突,更多的關注點是由美國領頭,日本等域外國家參與進來。2016年我們的南海島礁建設會持續推進,但因為恐怖主義等議題可能會發酵,占美國更多精力,2016年南海問題的尖銳程度相比2015年可能會減弱。
美國智庫發布的永暑礁衛星圖
另外一名美國問題專家則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之前聲稱每季度都要到南海巡航,它應該考慮一下挑釁中國有什麼好處。今年是美國大選年,很多事都會發生,拿中國說事的情況也會經常出現。中國應該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面堅決反對外來干涉,保持外交渠道暢通,二是現場也要做好應對準備。
1月2日,中國在永暑礁進行試飛活動,此舉卻遭到越南與菲律賓的無端「抗議」。美國日前也出面「指責」中國這一舉動「只會加劇緊張並威脅區域穩定」。
據美國國務院官網1月4日消息,在當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在開場白中就中國南海永暑礁試飛一事做出聲明稱,「我們對中國在南海的十字火礁試飛的決定表示關注。在一個有爭議區域的新機場開始試飛行動只會加劇緊張並威脅區域穩定。我們再次呼籲所有聲索方停止填海造島、繼續開發新設施以及前哨軍事化,而是把精力放在就有爭議地區可接受行為達成協議」。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
之後,有記者再次就該問題向柯比發問道,「中國外交部的回應是,試飛的目的在於檢驗設施是否符合民用航空的標準。因此,首先,他們認為這是一個民用航空活動;其次,中國有權在其領土上進行此類活動嗎?」柯比則重申了上述立場,表示「中國的試飛行動無助於地區的安全與穩定,也與美方的看法背道而馳。因為這只會加劇緊張,在該地區的所有填海造島行為必需停止,而且設施的軍事化也應當停止,不管這些設施是否建在人工島礁上」。
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哈里斯向外展示永暑礁布局圖
2日,越南就永暑礁試飛一事向中國提出抗議,我外交部當日便給予反駁。華春瑩在記者會上稱,中國政府徵用民航飛機對該機場進行校驗試飛,旨在測試該機場設施是否符合民用航空標準。有關活動完全是中方主權範圍內的事情。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方不接受越方的無理指責。
之前,美國曝光一條讓菲越不快的消息,中國第一艘航母已經初步形成戰鬥力,具備一定的威懾力。
美確認中國一重磅消息:菲越夜不能寐
12月24日,海軍遼寧艦在渤海某海域進行艦機融合訓練,新一批殲-15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駕機完成觸艦復飛、阻攔著艦等多個課目訓練。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海軍政委苗華率海軍黨委班子成員在遼寧艦參訓並指導艦機融合訓練。據美國《國防》月刊2016年1月號(提前出版)發表題為《中國採取措施讓航母全面投入使用》的文章稱:中國海軍在其惟一的航空母艦上進行了一系列攔阻著艦測試後,準備在艦上部署戰鬥機聯隊。另外至少還有兩艘航母正在建造中。這些航母是把中國從「陸地強國」轉變為「海洋強國」的總體規劃的一部分,美國傳統基金會在最近的一次討論中說,在經過試航以及一系列試飛後,殲-15「飛鯊」戰鬥機飛行聯隊可能於2016年初正式啟用。
中國六架殲15同時出現在遼寧號甲板上
今年以來,在中國的媒體上,不斷宣布在渤海灣劃定禁區進行軍事演習的消息,熟知內情的人們都明白:那是中國的航母在進行封閉式訓練。屈指算來,這樣的消息不說每月一次,也是每隔一個月左右,就能看到一次類似消息,且其中絕大部分肯定是「遼寧」號航母進行訓練。正是在這樣緊鑼密鼓的嚴格訓練下,中國航母部隊戰鬥力建設取得了明顯進步,艦載機駐泊數量、單日飛行架次、起飛和回收效率均有進一步提升,多批殲-15艦載戰鬥機飛行員成功完成艦上起降並通過航母資質認證,標誌著艦載戰鬥機艦上起降技術從探索研究向部隊應用取得了關鍵性突破。
中國六架殲15同時出現在遼寧號甲板上
最值得關注的是,「遼寧」號航母的這次訓練,竟然由海軍司令員和政委親臨現場指揮,顯示這次訓練肯定是不尋常的,很可能是一個重大信號。根據媒體報道的多幅圖片分析,此次「遼寧」號航母的訓練可能是第三批艦載機飛行員的著艦考核,這是繼以戴明盟為首的第一批在2012年11月23日駕駛殲-15戰鬥機首次在航母上成功實施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之後,第二批8名在2014年11月底成功著艦並獲得艦載飛行員證書之後的新進展。由這三批次可能是5+8+10共23名艦載機飛行員合格來看,這意味著中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養工作又向前邁了一步,也意味著離航母形成戰鬥力又前進了一步。另外,從參加著艦試飛的艦載機編號來看,已出現2014號「飛鯊」,這也說明以上艦載機飛行員數量大幅增加外,也說明殲-15的量產型生產數量可能已達4個中隊16架以上,「遼寧」號航母將具備一定規模的艦載機和艦載飛行員配備,而這樣的規模可以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當然,以「遼寧」號航母的容量來看,擁有16架主力艦載戰機僅為其正常編組的一半左右,是並不完整的。不過,對於還基本處於成長狀態的「遼寧」號航母來說,在初期的艦上運行和戰術摸索階段,一個建製作戰單位摸索熟悉之後,再逐步加大進駐的數量循序漸進探索,要比把所有配備的編制全塞進去安全的多。因此來看,第一階段的「遼寧」號航母訓練是4架一個中隊的駐艦組訓,第二個階段是8架2個中隊駐訓,現在隨著第三批艦載機飛行員的成功著艦,「遼寧」號航母將進入第三階段成建制駐艦訓練,這就是4個艦載機中隊組成一個殲-15艦載機聯隊,從而有可能會進入駛離中國近海到遠洋進行編隊訓練的階段。應該看到,這樣一個艦載機聯隊,只是「遼寧」號航母標準主力艦載戰機的一半數量,但這樣的全部由「種子」飛行員組成的精英飛行團隊,能在較短時間內演訓成功,對於中國未來的國產航母建設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殲15觸艦復飛
從中國艦載機飛行員的選拔條件來看,要求滿足「年齡在35歲以下,至少飛過5個機種,不少於1000小時的三代戰鬥機飛行時間」的條件。也就是說,能夠入選的艦載機飛行員早就在原部隊掌握成熟的第三代戰機的作戰戰術和駕駛經驗,在進入陸地艦載飛行員訓練基地後,重點學習如何滑躍起飛和安全阻攔著艦即可。當這兩項訓練成熟之後,再結合在原部隊的作戰訓練學習如何海上編隊和作戰,這樣經過一定時間的配合磨練,就基本掌握了作為一名艦載戰機飛行員的基本技能,從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國航母艦載機飛行員。
殲15在遼寧號上降落
顯然,上述這一切與中國國產航母的建造即將進入下水階段有關。綜合各方消息,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已於2013年底在大連造船廠舉行了開工儀式,據稱這艘001A型航母是「遼寧」艦的改良和升級版,其排水量在7.0萬噸上下。該艦的大概下水時間為2016年中,由於採用非常先進的模塊化建造技術,因而可大幅減少工期。有外媒預測,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應該使用第一個航母基地的省份命名,因而可能會稱為17號「山東」艦。另外,外界還有著江南造船廠將建造第二艘國產航母的傳聞,也就是所謂的002型國產航母。更先進的002型航母是001A型的升級版,其性能大大超過「遼寧」艦,可稱得上名副其實的中國國產航母。該航母類似於美國「小鷹」級航母,滿載排水量達到8萬噸,全部採用全通平直甲板,且設定了4台蒸汽彈射器。如果該航母裝備中國近年所取得的最新科技成果和電子及武器系統,其戰鬥力將非同凡響。甚至有預測稱,目前正在開發的002型航母不但將搭載殲-31隱形戰鬥機,還有可能是中國為接下來的國產核動力航母所建造的技術試驗艦。
分析認為,由於002型航母的設計中有全通平甲板和彈射裝置,所以其在搭載戰機數量和種類上,將會直追美軍航母,而且在作戰能力上也差距不大。這型航母的艦載機除了殲-31「鶻鷹」之外,還應包括殲-15「飛鯊」、「利劍」無人攻擊機、艦載預-1(JZY-1)預警機、直-18反潛/運輸/救援機等,甚至有可能會裝載中國的動能武器。在如此全面的艦載機充分發揮戰鬥力的前提下,中國的新一代航母將開始走上遠洋演訓的征程。
殲15運出機庫
但在這些國產航母服役前,中國海軍必須為它們準備好具備滑躍起飛和著艦駕駛技能並具有作戰能力的艦載飛行員、足夠的艦載機、完全合格熟練的艦員以及能夠在艦上進行維護保養的機務人員,當然還有更加成熟的航母及其編隊指揮員。按照現在第三批艦載機飛行員已經完成著艦和滑躍起飛的考核來看,第四批應該在2016年底完成訓練,屆時中國將擁有總共不少於40餘名完全滿足要求的殲-15艦載機飛行員。也許從第四批開始,中國的艦載機飛行員培訓將進入系統培訓時期,培訓人員數量大幅增加而培訓時間卻大幅減少,從而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養之路。
殲15運出機庫
而話說回來,已經擁有一個艦載機聯隊的「遼寧」號航母,終於在艦載機數量和合格艦載機飛行員數量上雙雙達標,已經具備走出渤海灣這個「機窩」到更遙遠的海域進行更複雜訓練的能力。因此,預計在2016年春季,第三批艦載機飛行員將繼續進行適應性的訓練,以鞏固還略顯生疏的著艦技術。也許,在2016年的夏季,當西太平洋的氣候變好之後,蟄伏已久的「遼寧」號航母將攜一個聯隊的殲-15「飛鯊」艦載機以及其他艦載直升機,再配合中國海軍為其配備的「航母侍衛」組成龐大的戰鬥群,到遼闊的大洋上去執行首次顯示其具備戰鬥力的遠洋演習。這將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