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學摩托車,要知道這些

@ 2017-02-11

一、基本姿勢和基本要點:要想成為優秀的摩托車手,必須掌握好正確的駕駛姿勢。無論騎什麼樣的車,每個騎手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保持身體平衡,姿勢要端正,不能左歪右斜。

第二,身體要放鬆,姿勢不要僵硬,雙手輕輕握住車把,不要死死按著,如果死死的按著方向把,就不能很好的控制方向,不能充分發揮摩托車特有的轉向靈活性。另外,兩手除了控制方向外,還要控制離合、轉向燈及剎車等,所以一定要靈活。

第三,在保持身體和車的平衡的同時,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地改變身體的姿勢。例如,轉彎時身體隨車體的傾斜而變換姿勢,做到人車一體。 正常行駛時,身體坐在車上,脊椎呈弓形,臀部不要太向後或向前,兩手輕扶車把,肘部稍彎曲,下顎回收,目視前方,身體向前傾斜時,不要用手臂的力量支撐身體,身體的重心應該落在下半身,這樣可以使方向把靈活地轉動。 騎車時,兩腿不要張開,應輕輕夾住油箱,下半身與車體保持一致的狀態,在轉彎時,通過移動身體的下半部使車體保持平衡。兩腳自然地放在踏板上,離合器手柄一般用小指、無名指和中指握住,用食指和手心握住車把。剎車手柄一般用兩指或三指握住,其餘手指握住車把,不能用整個手握住剎車手柄,這樣的話,就無法轉動油門了。

也只有在正確的駕駛姿態下,才會更好地發揮出摩托車的應有性能。 騎手的駕駛技術是高還是低,只要看他的姿勢就明白了。因為只有姿勢正確,才能有上乘的駕駛技術。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象大賽騎手那樣,把屁股用力壓向彎道內側在大街上開摩托車,反倒有些出洋相了。正確的方法,是看他們如何根據需要,不時地改變姿勢,什麼時候放鬆,什麼情況下把體重壓向哪個方向,這樣的觀察和模仿是很在益處的。但是不要注意表面,而應掌握它的實質。另外,通過自己親自駕駛摩托車試一下,如果不適合你的自身條件,那麼再好的姿勢,也是不可取的。 綜上所述,所謂騎車姿勢,就是以怎樣的姿態控制操縱摩托車這種行為的外在表現。因此,只靠姿勢的模仿來操縱摩托車,將會事與願違。反過來說,那些只以能開動摩托車為目的的騎手,他的姿勢也一定是很難看的。而無視摩托車性能,只憑渾身力氣來操縱摩托車的人,也一定是很粗笨的。因為有一定自重的摩托車,是在一定速度下奔跑的,而決不是取決於你臂力的大小。當然,合理地利用你的力量和體重,更有利發揮摩托車的性能,這就是安全、快速。

啟動發動機 先將摩托車檔位變到空擋,如果有風門開關,先將風門關小;有些踏板車還要捏緊剎車,打開電源開關,如果是電啟動的話,注意啟動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秒,啟動不了應該等一會再啟動。如果是腳踏啟動,用腳踩下啟動杆至發動為止。發動機啟動後不要立即加大油門,應使發動機的溫度升高後再駕駛,否則有可能損傷發動機。

起步、換檔和停車 發動機啟動預熱以後,先檢查燈光及開關是否正常,白天行車不要打開大燈,然後收起腳架,注意觀察前後情況,打左轉向燈。握緊離合器,掛一檔後左腳撐地,右腳放在制動踏板上。逐漸加大油門慢慢鬆開離合器,感覺離合器完全接合後再加大油門。待熟練後,掛檔、捏離合器、加油門一氣呵成,瞬間就可起步。 摩托車起步後,隨著速度的加快就要用高檔了。換檔時,左手迅速握緊離合器,關小油門,右腳掛檔後鬆開離合器,然後加大油門,完成從低檔到高檔的過程。換檔時,離合器是分離的,也就是說這時的動力並不輸出,因此要儘量縮短離合器分離的時間,在換檔時離合器握緊前應減小油門。如果要停車或減速,就要從高檔換到低檔,其動作與低檔換高檔差不多。 正常情況下停車時,應先打右轉向燈,然後減速、換低檔,最後停車。

剎車 摩托車都有前後兩個剎車,在行進途中剎車時身體會向前移動,此時前輪承擔較大的重量,大家知道車輪與路面的摩擦力與車輪對地面的壓力成正比,因此前剎車在制動時起主要作用。根據不同的車速,前後輪的制動力分配比例也應該不同。車速較慢時,前後輪的制動力基本相同,速度較快時前後輪的制動力分配比例一般為7:3,速度特別快時前後輪的制動力分配比例一般為8:2或9:1,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在剎車時,身體會向前沖,此時不要將體重壓在雙手上,應該用膝部、腳和大腿等夾緊車體,防止身體飛出去。 另外必須注意的是,在制動時要防止前輪被「鎖死」,因為前輪「鎖死」後無法控制方向,尤其是在彎道剎車時。而且前輪「鎖死」時,制動效果並不好,最理想的制動力就是車輪快要「鎖死」前的一瞬間,只要刻苦練習,你一定能做到。目前,有些高檔摩托車安裝了ABS(防「鎖死」制動系統〕,其原理就是在車輪將要「鎖死」前減小制動力,然後再制動,如此循環就能達到防車輪「鎖死」的目的。

彎道技術 摩托車轉彎時車體會向內側傾斜,此時肩部放鬆,用大腿和膝蓋夾緊車體,眼睛朝著彎道的方向,身體向彎道內側傾斜,用膝蓋和大腿夾緊車體,把身體向彎道內側移動,體重由內側的腳踏板支撐,這種姿勢多用在轉彎半徑大、車速高的情況下。另外一種姿勢是,車體向彎道內側傾斜,而身體卻向彎道外側傾斜,動作要領是:用膝蓋和大腿夾緊車體,向內側拉車把,保持上身不動,使車體先向內側傾斜,這種姿勢一般用在彎道半徑小、車速比較慢的情況下,最常見的姿勢還是人和車共同傾斜,傾斜的車體和身體成一直線。不論採用何種傾斜姿勢,動作都要自然迅速。 在進入彎道前的直線路段就要減速、制動,油門處於關閉狀態。到了要轉彎的地方時,用腳登踩彎道內側的踏板,車體開始傾斜,這時,稍稍加點油以均勻的速度過彎,快出彎道時,開始加大油門加速出彎。

二、開摩托車的方法:

摩托車很容易開的,不用怕。兩手腕握緊車把,左手把是死的,右手把(油門操縱把)向身內旋動就是加油。左手大拇指在下面,其餘四指按在前面的是離合,右手腕握緊車把,右手大拇指在下面,其餘四指在前面的是前剎車。左腳踩在腳下踏上左腳尖踏著的是檔位杆,右腳尖踏進著的是後剎車。

開動時,先確認是空檔(儀錶盤綠色的空檔燈亮)一般是左手按緊離合,打火起動發動機,左腳尖踩下掛1檔,右用慢慢加一點油門,左用慢慢放離合,這樣車子就走起來了,可以加大一點油,完全放開離合,等車子走快一點,就可以按下離合,鬆開油門,左腳尖踩下掛2檔,這樣就正常行駛了。

注意初次開車時要眼看前方!

考試時可能要你轉彎轉8字型可半坡起步,轉8字型時慢慢開掛2檔車子會走動就可以了。半坡起步時油門儘量加大一點就好了。

三、摩托車駕駛的一些小技巧

正確駕駛是安全的前提

單人駕駛時,駕駛員乘坐姿勢應自然,身體垂直,上身略向前,兩膝微曲,兩腳自然放在左右腳蹬上,握緊車把全身肌肉放鬆,頭抬起兩眼平視前方,視線在20~30m。

雙人駕駛時,重心應前移,防止車輛加速或上坡時前車輪離開地面,導致轉向失靈車輛摔倒,造成人身或車輛事故。乘坐人員應雙手握緊扶手或緊緊抱住駕駛人員,以免車輛急轉彎時被甩掉。

轉彎時,駕駛員會受到離心力的作用,離心力的大小與車速的平方成正比,與轉彎的半徑大小成反比。因此,摩托車在轉彎時要適當降低車速,重心向內傾斜,並保持與車體一致。這種人體與車體同斜的轉彎姿勢,為最自然、最穩定、最易掌握的駕駛方法。轉彎時,乘坐人員的姿勢沒有嚴格的要求,可以向外傾,也可以向內傾,因為車輛行駛時主要靠駕駛掌握車輛平衡。

四、怎樣練習駕駛摩托車?

為了確保安全,學習駕駛摩托車,一般要從原地和場地駕駛練習後,才能轉入道路駕駛,切勿在道路上學習駕駛摩托車,以免發生意外事故。學習駕駛摩托車,要先學會騎自行車,有利掌握車輛行駛的規律性,這樣可以縮短練習駕駛摩托車的時間。

原地駕駛:支起摩托車的支架,駕駛員騎在摩托車上。駕駛員的姿勢要正確,反覆練習油門加大或減小、離合器分離或接合、以及前後制動和換擋的動作,並熟悉這些動作之間先後配合的次序。在上述這些練習的基礎上,可把摩托車支起,使後車輪脫離地面,啟動發動機反覆練習加大油門、離合、換擋、制動等動作,體會這些動作的操作要領。這項練習的時間不能超過5分鐘以免發動機因冷卻不良而過熱。

場地駕駛:在原地駕駛練習的基礎之上,再進行場地駕駛練習,先要練習正確啟動發動機,再練習油門、離合器、變速換擋動作的配合,以達到能平穩起步。車把不來回擺動,向所指定的目標行駛,並能平穩停車。要初步掌握變換擋位的操作過程,熟悉轉彎動作,正確地動用轉向燈,可以向任意方向轉彎。平時駕駛時,主要依靠控制速度,來減速停車。為了預防在行駛中發生特殊情況,要有意識地練習緊急制動,但必須在平坦的道路上練習,車速不得高於20km/h。正確完成緊急制動操作的過程是,迅速減小油門,同時握下離合器握把,先制動後車輪,再制動前車輪。經過場地駕駛練習,能熟練掌握各個動作要領後,才能在道路上駕駛

上車方法:站在車體兩側的上車踏板上;同時彎曲雙膝,直到坐在車座上;使你的體重仍在雙側的踏板上,上身向前傾斜,兩手自然放在摩托車兩側的手把上。至此,上車的動作全部完成。

不要認為這很簡單,要著重注意兩點,即臀部「接觸」到車座上,然後將雙手扶在手把上。否則,當臀部還沒有坐在車座上,胳膊也沒有負擔體重時,就開車,哪怕只跑上一小時,你也會精疲力盡。除了把臀部坐在車座上,還必須調整臂部的位置,絕對不許將車把握得太緊,防止體重落在手腕上。 只有採取這種基本的騎車姿勢,才能使體重恰到好處地落在車座——手把——踏板這三個部位上。也只有這樣,才能根據情況,調整各部位的用力程度。 「負荷控制」這句話很對,要掌握好左右方向的負荷分布。可以通過前後左右的移動,在身體得到瞬間活動的同時,消除對摩托車附加上不必要的力。這樣,就能慢慢地減少兩條腿的力量,使體重自然地落在車座上,從而養成正確的騎車姿勢。 即使臀部坐在車座上,手臂和腕部也應處在一種「游離」狀態。這樣,你才能敏感到車把的動作。在摩托車直行時,車把會自然地左右振擺,保持正常運行。如果雙手死死地握住車把,反而影響了車把和轉向機構的固有功能,使摩托車發生搖晃。甚至導致翻車事故。 下半身是通過車座和腳踏板來支撐的,而前傾的上半身是由下半身支撐的。為了不使上身向前倒下,就要利用背部肌肉的力量,即下腹回收,腰部放鬆,使脊背呈現「弓形」。這種姿勢,不僅能使上半身平穩,還可以保持身體的柔軟性。 肘部為半曲伸狀態。只有這樣,才能使腕部始終保持一種輕鬆的「游離」狀態,達到柔軟性、自由性。下顎微微抬起,但決不是向前伸出,否則就會使手腕和肩部受力,而影響操縱的自如性。 無論是直行,還是轉彎,都不要有意識地扭動身體對車體「加力」。這樣不僅影響微細自如的操縱動作,還會增加你的疲勞感。越是摩托車高手,他的姿勢越輕鬆,長時間或高速駕駛也不感到疲勞,原因就在於全身放鬆。當然,漫不經心也是不對的,關鍵是能及時放鬆。因為摩托車本身就具有抗左右振擺的性能,當然這也是你的下半身起了作用,這就是再三強調的「雙膝夾緊」作用。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了「雙膝夾緊」的重要性,在駕駛員培訓班也反覆強調這個問題。除了雙膝外,也可以使大腿內側靠住燃油箱,並用腿肚子貼在側罩上。

借車怕上火,裝控鎖

控鎖,裝在手機里的暗鎖,

防盜防飆車。

控鎖點火器由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研究生研究三年後出品上市,世界上第一款手機控制的智能點火器,管車利器。

容濟火花增強器,改善點火電流,增強點火能量,提升發動機動力,改善著車狀況,節省燃油。


相关文章